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

甘心坐艇的朋友

上周恒指狂跌,五日跌超過千五點,觀察到不同群組開始出現「獸叫」,最多人質問的是為何阿爺不停在「自插大腿」?看來不少網友可能跌痛了。周末時在YT做了一個投票,至寫稿前有近千位網友投票,結果近六成選擇了「好開心想跌多一點」或「對中概股心淡」,看來網友都安然無恙,可能小弟主場,結果都有點導向性吧。


身邊有位朋友,每次跌市時總會買入,那隻跌得勁就買那支,操作近乎盲目。由於這朋友每次跌市都買進,群組內其他朋友已經分不清,到底是某股大跌所以他買入?還是他買入了某股所以大跌?只要見某股大跌,其他朋友就會在群組處問:「XX先生,那隻股票為何跌得這麼勁?是否你又在大手買入呢?」,又或者:「請你不要買(我的)阿里巴巴(9988),放過它吧,求求你。」

雖不知該朋友的投資回報,但近年逢跌買入中港股票,估計未必太有斬獲。當然,單看一兩年的投資回報也未必公平。輕輕了解過朋友的投資理念,他主要參考股票過往股價,例如阿里巴巴恒常股價在二百多元水平,當見它一跌下來,股價不到二百元,代表很抵買,他就即買。他認為好股要便宜,當然充斥壞消息,價值投資就是要人棄我取,大家都怕時來拾便宜貨。

以前都有提及,應用「人棄我取」時也有不同情況。投資者應專注「價值」多於「價格」,所以更要無時無刻地檢視投資項目的價值。可能一些新聞或國策消息會大大削弱投資項目的長遠價值。當價格波動時,投資者可能得出以下幾個情況。

1.找不到原因

當風平浪靜時,某隻股票或板塊突然大跌,若調查一番之後仍找不出原因,我會偏向保守一點。因為作為散戶,有時的確處於一個資訊不對稱的不利位置,所以若找不到大跌原因,還是穩當一點,小心駛得萬年船。不過,一般很少會出現此類情況,大跌原因多數可從報章消息處看到,儘管可能是遲一兩天,但很少會不明不白。

2.短線因素

跌市時不難找到多角度的分析評論,散戶自己也可以理解分析一下,再作判斷。若結論是該原因只會影響一些短線價格,例如一些投資者情緒、資金流向、企業單一虧損事件等。長遠價值不變,短線因素令股價大跌,的確是收集好時機。

3.長線因素

有時大跌不一定是源於短線因素,有機會是結構性問題,影響投資項目的長遠價值。此情況就別人棄我取了,因為很多人死於這些價值投資陷阱之中。有時一些事件發生,是長線還是短線,有點模糊,若難以判斷,我偏向保守一點較好。

朋友不似想得深入,只見數月前中央開始打馬雲,9988大跌,他就買入,至今還在坐艇中。近日中央打網上遊戲,再推《個人資訊保護法》遏制科技公司對各類數據的收集行為,0700與9988大跌,他就買入,亦有坐艇準備。

近日多個中概股板塊被輪流打,包括教育、奶業、網上醫療等,被政策上的整頓,結構性地改變這些企業過往的盈利能力。於此情況下,拿過去的數字,包括營運數字與股價,作為參考,意義不大。作為價值投資者,最好深層有智慧地了解「人棄我取」,投資得更安心。

文章連結:經濟通

推介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an-xin-zuo-ting-55409961

34 則留言:

  1. 近日中國大陸強調促進「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制度安排,希望富人和企業積極做慈善。騰訊控股十八日表示,將投入人民幣五百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畫」,這是對大陸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今年以來,已有多位大陸科技業大佬紛捐出巨款「做慈善」。
    這篇文章也許值得一讀:
    《北京觀察/打土豪分田地?「共富」新論的三重拆解》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69452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投資港股,現在還需要對國內的各樣政策作一番深入的了解才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都有睇呢啲新聞,真係要檢視基本面先衝入去買嘢

      刪除
    2. 人生苦短,如其研究國策,不如做有意義的事

      刪除
    3. RC兄對呢方面偏向保守?

      刪除
    4. 多年前有內房,年頭有買過科技,現在還有一點中教,物管。總括就係没有好結果。現在只會減,直至清倉中慨。

      要小心幾時"共富"香港。

      刪除
    5. 你將投資重心轉去美股?

      刪除
    6. //這篇文章也許值得一讀:
      《北京觀察/打土豪分田地?「共富」新論的三重拆解》//

      台灣野一心睇大陸衰, 我覺得無乜野參考價值
      居然寫一個對政府支持度最高既地方唔反係奇怪, 你話你有乜用?

      我睇係因為中美貿易戰, 中資受困系國內, 係要搞班大孖沙既最佳時機
      而另一方面係因為經濟增長受環球疫情同中美貿易戰拖累, 年青一代發展機會受限, 唯有打大孖沙主意

      分享一個大陸UTUBER既論點,
      幾百倍市盈率合理嗎?
      資產股市快速升值,錢從何來?
      剝削賭輸既人, 同埋後來者無產投資者
      要創造更公平既社會, 就要壓止資產股市脫離現實升值,

      香港早幾年成日有人彈出泥話打倒XX霸權,
      我係笑佐
      香港, 人人都有一顆做"XX霸權"既心, 只係更多人係有心無力, "等我上埋車先"
      到真係有人打既時候, 一片看衰
      合理

      系"努力地學緊上車""已經上佐車"集中既BLOG 講呢D
      我傻的嗎?

      --Dogdogchi

      刪除
    7. 係,今年月供voo qqq ,手上也有幾隻大野 msft tsm aapl etc,最后應該都會轉晒 voo qqq。

      刪除
    8. dogdogchi分享都幾得意,夠現實。

      RC兄慢慢化繁為簡...

      刪除
    9. 十幾年前聽巴老講正常人要買S&P500,只係自己懶叻,以為可以勁個大市,浪費幾多時光。現在有小朋友,更加對睇市,睇財報失去興趣。

      刪除
    10. 咁都幾理性喎

      刪除
    11. 止凡兄繼續玩3 隻腳?

      刪除
    12. 《中國富豪捐款潮 學騰訊捐款免災? 拼多多百億扶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701221

      刪除
    13. 3隻腳,係呀,長遠策略。

      刪除
    14. 助共同富裕 阿里巴巴也掏千億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71865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刪除
    15. 捐錢保平安

      刪除
  2. 謝止凡分享
    監管不是第一次
    不過今次是否有結構性的改變?
    值得去深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係心淡?定習慣?

      刪除
    2. //不過今次是否有結構性的改變?//

      大概係槍打出頭鳥
      除佐國策相助項目, 芯片之類
      邊間搵到錢, 就要出錢"共富貴"

      對投資者泥講應該唔係好消息

      --Dogdogchi

      刪除
    3. 嚇怕散戶之餘,大戶資金都怕了

      刪除
    4. 止凡兄
      我的看法相似
      現在是信心問题,多於財務上數學問題

      刪除
  3. “共同富裕”在中共早期毛澤東就提到過,發展為鬥地主,在他1949年至1976年文化的大革命結束,事實上,是“共同貧窮”。最誇張的時候,前人民日報主編劉賓雁與記者採訪中國大陸西南省分的窮戶,全家上下全部值錢的東西加起來,不值人民幣100元!到了鄧小平上台,“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於是,全國都在倒買倒賣,到1989年,通貨膨脹是兩位數字。鄧小平的識見,不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與《建國大綱》,像南方大港與北方大港以及三峽大壩等都見諸於《建國大綱》,《三民主義》更提及“均富”、“小康社會”、“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等民生思想,都來自早年北歐的社會主義思想。
    我很好奇今秋的中共會如何論述他們的“共同富裕”!是不是“共同富裕”四個字比“均富”兩個字講出來更有力,那我就不知道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孫中山先生的大學是在香港大學讀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一提到他都尊稱他為“國父”。我讀劉賓雁與他的論述,他們讀初中的時候都需要熟讀《三民主義》與《建國大綱》,並且課後分組討論。

      刪除
    2. 孫中山先生不去鬥地主,採取“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屬於良性的“平均地權”。

      刪除
    3. 這方向,是走回頭路嗎?還是更上一層樓呢?

      刪除
    4. 得閒去youtube 睇"趙氏"。

      刪除
  4. 好耐冇留言, 唔知仲記唔記得小弟,响你嗰篇"錢從何來?"與你交談過, 有關衍生工具及粵語片黑色幽默放錢入棺材的故事, 仲登過上IMONEY。
    十幾年來一直抄港股, 心灰意冷轉投美股, 炒左幾年,輸爆廠,輸得仲金,回想二十幾年來, 如從未涉足投資, 如股票(及其他衍生工具)及基金, 都儲到唔少錢, 諗住斬手指唔再玩。
    睇書唔記得邊位高人講過:股市長期向上(近十多年港股除外---有波幅冇升幅), 但大部份人都輸錢, 而輸錢的原因, 90%係個人的心理因素。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亦都講過, 投資主人走路時,小狗會在前面跑來跑去,
    也有可能會跑得太遠,但遲早會跑回主人身邊。
    自己都同大部份人一樣, 敵唔過自己的心魔, 輸錢全係自己的責任。以股神上身, 低買高沽, 但最後每每係高買低沽.
    台灣有位做證券行十幾年的施老師, 金融海嘯時中年失業, 有一天忽然悟出簡單的佛系投資心法, 只按紀律去做, 長期就可賺錢, 不必理會市場的噪音。十分同意佢的一句金句, 大意係:我們投資是為了賺錢, 就像做運動是為強身健體, 不是要去拿奧運金牌, 所以只要有錢賺就好,該獲利就要獲利, 再升也不要可惜, 說明守紀律的重要。
    所謂別的聖杯可能是你的墓碑(請用國語讀先壓韻), 參考別人的方法, 結果可想而知。
    既然港股沒有升幅(十幾年都在二萬幾至亖萬樓下波動), 而個股又好難掌握,馬雲得罪阿爺, 冇運行, 業績幾好都冇用,罰你一百五十億, 請問財務數據可以看得到嗎?技術分析可以預測嗎?
    所以都係買ETF算, 像恒生枓技股ETF, 本月跌破歷史低位, 咪入少少囉, 本週似乎見底, 再入多少少, 如好彩賺到20%可以分段走獲利。今年初電動汽車因芯片短缺大跌, 分段入相關ETF, 依家都比低位升左接近一倍< 之前己分段走絶大部份左獲利, 再升與無我無關。依家買芯片及恒生科技股ETF。
    港股不可長期升,只可作為提款機, 賺到的錢, 去買美股基金, 美股長升長有, 只買不賣,每月派息, 年息有7.5厘, 再用收到的息再投資, 有REINVESTMENT的效果, 根據七十二法則, 約十年就可賺一倍(未計基金價格升幅)。7.5厘回報比買樓收租高, 又唔使怕租霸。
    最後套用STARMAN的金句:先現金流, 再價值, 最後才看股價, 但多人郤把次序倒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去年寫的《》有以下的話:

      恆生指數這50年來升升跌跌,從1970年1月的164.11點,發展至2019年12月31日的28189.75點,整體的升幅是17077.35%,除以50年,年平均增值是341.55%,這還沒有計算入股息率,光是資產增值便覺驚人!(1973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年平均股息率是3.63%)讓我們先來看恆生指數從1970年代至2019年12月這50年每一個10年的平均值,如下:
      Date--------------1970s---1980s---1990s---2000s---2010s
      10 Years average :348.5---1729.7---8422---15606.1---23748
      這50年來,可以窺見,恆生指數是穩步上漲的。1980年代的千位數比1970年代的百位數上漲了好幾倍,1990年代又比1980年代又上漲了好幾倍。可惜的是,進入21世紀這兩個10年,恆生指數雖然繼續上漲,但是,勁力已大不如前。然而,穩步向上漲則依舊不變!

      刪除
    2. 《》符號裡忘了寫進“數學期望值與指數基金ETF投資”。

      刪除
    3. 是這篇文章,有印象
      https://www.cpleung826.com/2020/12/blog-post_20.html

      刪除
  5. 未來要做到真正的“共同富裕”(均富),勢必面對AI。AI將會使目前50%的重複性很高的工作逐步侵蝕掉。昨天轉台轉到《魯豫有約》真好訪問這方面的專家李開復先生,只看到一小部分。我在機頂盒(Unblock)的YouTube上找到,剛才在電視把整個節目看完。李先生就談到AI與工作消失後的境況!也談到我一直很關心的AI與股票投資的問題,李先生大概不太懂股票,停留在一般買進賣出賺錢的概念。但是AI分析股票的客觀數據是不會感情用事的,這一點可以放心。去年我寫過一篇文章《數學期望值與指數基金ETF投資》,事實上就是依據凱恩斯的主觀概率論與Graham的Buy-Low哲學寫成,這個工作交給AI去做,可能做的會比我好。當然,我不把方法說出去,AI要自己想出這個方法恐怕也不一定能自己想得出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魯豫有約》的視屏鏈接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KbtnMjJVo&ab_channel=%E8%83%BD%E9%87%8F%E4%BC%A0%E6%92%AD%E5%AE%98%E6%96%B9%E9%A2%91%E9%81%93NengLiangMediaOfficialChannel

      刪除
    2. “視屏”是“視頻”之筆誤,見諒!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