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李嘉誠先生出售港燈股權,今天看報章,多篇專欄都在討論個人見解,止凡有電能實業持股,所以亦湊一下熱鬧討論一下。
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借用 facebook功能
提起facebook,記得有一套電影是講述其創辦人的思維,的確非常厲害。止凡及身邊朋友亦不時利用facebook成功找到「失散」多年的舊同學及舊朋友(當然還有一些是你永遠找不到的),我想不少blog友亦有利用facebook加入不少舊朋友。
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
改變自己更好
今天止凡駕車時聽到收音機,播放著政府就長遠房屋策略舉行諮詢會的一些錄音片段,當中有一位80後發言,質問房屋局長有關高樓價問題,指自己及不少朋友不能上車,因為香港的私樓樓價實在太高。在發問中,這位先生清楚地說明了一些數字,透露了他財務知識的底子。
2013年9月20日星期五
Intouchables 的啟示
早前看了一套電影《Intouchables(逆轉人生)》,講述一位四肢癱瘓的富人請了一位看護,電影中交代了他們生活中的小故事。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本來整套電影都沒有刻意想帶出什麼啟示或道理來,但止凡看到一半就開始想著一些東西,亦得到了一些啟示。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半桶水才怕被批評
從前的止凡對人家的批評都很「上心」,很容易被人家指指點點就會感到不快,又會據理力爭地平反,總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自己是強人,證明人家才是錯的,對於對與錯非常執著。然而,人大了,工作經驗多了,另一階段的成長過程稱為「入世」,慢慢「入世」之後,個人的棱角又慢慢減低,個人變得圓滑,亦減少了很多憤世嫉俗的情感。
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公司股東有趣想法
買股票即是做公司股東,這個概念說了很多遍,但要真正透徹明白實在不容易,有多少個打工仔會處理過上億的數字呢?但如果有方法把數字都化成能理解的範圍,這又是另一回事。例如大家對10萬8萬,買車、去旅行及買物業等個人投資及消費都會算得特別精明,能否把這個精明計算範圍應用到股票投資上呢?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知識學習後就永遠跟著你
今天的止凡,年紀不算老,但亦不算年輕了,人生總算有點點經驗,其中一點是對知識學習的概念,算是有些體會吧。面對學習及了解新知識時,很多人會拿年齡作藉日,太年輕時又說自己有的是時間,可以遲些才學,年老時又說自己學多無謂,不如不學。我認為學習東西及道理跟年齡無關,而且應該是越早學越好,越早覺醒越好。

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從生意角度投資
投資不是賭博,當有足夠水平的時候,每宗投資都能夠從生意角度去作出研究。生意中要考慮的風險、回報期、成本
、投入時間、回報等等,有了這些概念,自然能「一理通、百理明」,對各式各樣的投資作出正確的思考。止凡指的投資包括股票、物業買賣、做生意,或者是買賣
蘋果產品及淘寶、ebay,甚至是到賭場及香港賽馬會,只要考慮周全,賭博都會變成投資,問題在於是否真正明白每個投資中的要點。
2013年9月1日星期日
先出擊再調整
正在看富爸爸另一本書《Before you quit your job》,書中內容提醒了止凡一件事,就是企業家不需要得到所有「綠燈」才開始行動,否則永遠不會有行動。始終在香港教育制度的影響之下,令我流著「怕失敗」的血液,永遠都要思前想後,慬愼過慬愼,找到必勝方案才出動,可惜成功並不是這樣運作的。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