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跟貼市場的朋友
止凡身邊一直充斥不少跟貼大市的朋友, 所講的大市是股市或樓市都有, 其中一位朋友因為密密睇樓做足功課, 所以緊捉市場脈搏, 對政府推出政策後的市場反應可以有第一手資料, 每過一段時間就可能對後市有新的感覺, 這個新的感覺可以是跟之前180度反轉的, 心想他絕對有當炒家的條件, 因為市場有問題時他都能第一時間撤退。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2010年10月31日星期日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2010年10月2日星期六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雞巴男」 - 全城熱話
昨天止凡跟老婆在家看了 youtube 上一條片, 講述有輛七人車切線入巴士線後, 車內兩母子下車與途人對罵的片段, 本來看完都只是一笑置之, 誰不知今天看 AM730 時發現頭版報導這條影片, 原來兩母子在影片中與途人對罵時說了很不少難聽說話, 包括「你要搭巴士呀, 真陰公囉!」, 觸動了很多網民, 因此網民對其兩母子大起底, 現在這兩母子的背景、歷史、舊照等通通都被放上網, 影片中男子又被取名為「雞巴男」, 又成立了群組, 群組的點擊率十分之高, 此事件因而變成城中熱話。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看無線《摘星之旅》
無線今個星期開始一套由兩岸演員演出的新劇集, 主角由林峯飾演, 是一位繼承父親遺留下來的家電廠太子爺, 可惜因為決定錯誤累到廠的股份落到仇人二叔(劉松仁飾演)手上, 二叔是上市公司主席, 凡事只從生意角度考慮, 收購得手後便想關閉間廠作其他商業動作。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2010年8月2日星期一
有線有新招
昨晚, 止凡在家看港姐的時候, 突然有線電視的職員上門按門鐘, 心想, 在私人屋宇能走上門, 應該是合理的上樓以及樓下保安放人, 所以警覺性自然放低了一點 (平時一開門就會講句不需要, 謝謝, 閉門)。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2010年7月30日星期五
2010年7月23日星期五
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
2010年7月9日星期五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2010年4月28日星期三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科學家創造真正隨機數字 防堵密碼破解漏洞
(法新社巴黎 14日電) 物理學家今天報告,他們設計了一種機器,可以創造出真正的隨機數字,解決密碼學上的漏洞。他們所使用的原理,就是曾被愛因斯坦(Einstein)嘲笑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action at a distance)。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2010年4月6日星期二
2010年3月17日星期三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2010年2月19日星期五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汽車回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Fight Club》,裡面有一段對白講述大型工廠對回收產品的考慮,所有考慮都只會是金錢上的考慮,公司會計算要回收的數量,不回收時產品出事的機率,出事的嚴重 性,可能負上的法律責任,所有可能的訴訟費用等,再加上公司品牌商譽的負面值,止凡稱之為「責任費用」,如果責任費用的銀碼比回收產品為低的話,公司的決定 是不會回收產品的。
2010年1月17日星期日
2010年1月8日星期五
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香港家庭分類
總共有 29 個類別, 你是哪個類別呢? 看了這個會知道自己已經很幸福。
(資料取自香港郵政網:http://www.hongkongpost.com/chi/services/circular/neighborhood/index.htm)
(資料取自香港郵政網:http://www.hongkongpost.com/chi/services/circular/neighborhood/index.htm)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