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 止凡在《投資Blog 閱讀報告》一文中透露過在鄧小閑的投資blog中學會利用孖展戶口幫助理財, 在留言中看到古謙兄希望我可以分享多點詳情, 事實上沒有什麼太高深的財技, 只是利用孖展戶口在理財上得到一些方便而已。
孖展給人的感覺像洪水猛獸, 很可怕, 比樓按、信用卡、甚至財務公司更可怕, 常打趣地說如果給長輩知道借孖展炒股票, 一定被罵得狗血淋頭。不知道孖展給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如何呢? 可能跟以上的概念差不多, 因而根本沒有好好了解孖展這個東西。
要靈活運用孖展戶口就先要好好了解孖展的運作, 在這麼讓我非常簡單地解釋一番。在孖展戶口內的股票 (如果銀行認同是優質的話), 會當作抵押品而有一個孖展借款比例, 簡單一點, 我們就拿50%作討論吧。假如你擁有現市值100萬的股票, 借貸額不能超過 50%即50萬。
風險在哪裡呢? 就是每天你擁有的股票價格都會變化, 如果升20%的話, 股票市值為120萬, 故50萬的孖展借款變為42%左右, 從孖展水平看變相安全了一點。相反, 如果股票價格下跌20%的話, 股票市值變成80萬, 故50萬的孖展借款變為63%左右, 孖展水平過了銀行指定的50%, 銀行就會call margin, 客人就是補會差價, 否則銀行會幫客戶放股票 (先放流通量高的優質股) 補夠孖展水平為至。
這就是孖展可怕之處, 不像一般借貸, 孖展會因市況波動而突然追數, 甚為可怕, 但如何利用呢? 簡單說, 就是好好控制孖展水平, 甚至從不動用孖展現金。那開孖展戶口來幹什麼? 可以是應急錢, 銀行的循環貸款戶口不用也是收手續費, 有了孖展戶口就不需要循環貸款吧。我兩年前的結婚酒席不收信用卡, 擺酒前要到銀行出張11萬本票給酒樓, 擺酒後才有人情禮金, 孖展戶口令我不用放股票找數。還有, 在股市非常低迷時, 見股價便宜得流口水之時, 可考慮利用孖展進攻。
用了孖展戶口, 我不再跟財務策劃師的建議要預留半年支出作備用, 因為股票作抵押後可作應急的資金多的是, 沒有借出時不用付利息, 這是補充個人現金流的好方法, 如果做生意的人, 應該會深深體會現金周轉的困難。
當股票組合慢慢成長, 甚至過100萬時, 把它們全放在孖展戶口, 銀行就容許你有上限為50萬的應急錢, 而你極其量只需要10萬、8萬的話, 這是非常安全的操作。孖展戶口放到一個不大貪、穩健、合理、注意風險及有財務知識的散戶投資者上, 是一個可以好好運用的工具。
反之, 每每把孖展水平用到非常盡, 或是對持股及股市運作不了解的話, 好容易被沒頂。請小心, 股災可以令股價下跌50%以上, 你看金融海嘯的匯控由120蚊跌到33蚊, 這都是運用孖展要留意的風險。了解後, 你會發現四叔早前說的利用孖展可1000萬變 4000萬是推人去死, 完全放大了孖展作為槓桿的用處, 沒有注意當中的危險性。
之前都有發文討論過有關利用孖展戶口的概念, 大家有時間可以重溫一番。
有關靈活運用孖展戶口在上落市套利的討論
《有趣投機玩法》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02/blog-post_04.html#more
有關利用孖展戶口取代循環貸款及稅貸的討論
《特別的操作》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more
有關借貸的討論
《談借》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3149.html#more
至於太詳細的就由大家自行研究, 例如孖展水平到多少百分比為之高? 恒指 PE水平跟孖展水平的安全性有多少關係?
孖展戶口還有什麼好用法, 不妨留言分享。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作為打工仔,投資股票可謂兼職,能認真追蹤及了解十支八支股票已經算十分勤力了。還要以找尋爆升10倍以上的明星股為目標,實在難上加難。一般的情況都會變成追逐市場消息,買這買那,可能曾經擁有數十至數百支股票,為的是找出「代表作」,希望找到明星股。 【加入 「止凡公海」TG channe...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98年差D就係俾5號由百幾跌到3X打殘,孖展比率開頭已經唔高,但咁跌法,相信幾多孖展比率都會死,需然死唔去,但已經重傷.
回覆刪除但係依家我都有用孖展,但只係好細的孖展比率,如10%,
點解重創後都重用,我可以話用得好,佢係一樣好好的工具,但要小心使用,唔係會好易傷到自己
ww
多謝補充, 寫呢類文好驚害死人, 唔係人人都有足夠財商駕馭孖展操作, 多說些反面教材更好呀!
刪除我不反對「孖展戶口放到一個不大貪、穩健、合理、注意風險及有財務知識的散戶投資者上, 是一個可以好好運用的工具。」
回覆刪除只是這些「不大貪、穩健、合理、注意風險及有財務知識」條件卻沒有幾個人做得到, 反而被「貪婪及恐懼」主導買賣的人卻不少, 而孖展戶口提供了方便, 更容易令人在貪婪時忘了風險, 放大投資(機), 悲劇由此而生。
同意, 所以炒孖展在傳統上還是大忌之作
刪除除了抽新股外,好像没用過孖展(但有用過槓桿).我想孖展對香港9成8的散戶都没有用處.不是孖展本身的性質問題,而是實際運作上是相當昂貴.最基本的問題題是利率及金額.孖展利率往往是P+1%~3%,這對比其他貸款的成本最少高了4%~8%.能超越基本借款成本另加孖展費用的投資機會根本很少.第二是孖展的抵押品有很多的限制,最了指數成分股能拿到市值的5成的抵押金額外,其他股份可以說是毫無價值.以高昂的價格借零頭小數只是瞎胡鬧.
回覆刪除自己數年前有一個想法是:以某些房地產基金6%至10%息率為抵押品,同時以比私人借款更低的息率(因有額外的抵押品)借款做利率套利(另外收取股價回歸常態的額外資本增值).但已知的零售銀行都没有這種服務.
對呀, 沒有講及利息, 如果沒有注意利息問題, 也是不能駕馭孖展的投資者
刪除我也理解止凡兄的擔心,無錯,武器落在不懂駕馭的人手裡是非常危險,不能有效運用應該不沾手為佳。多謝各位的分享。
回覆刪除不懂寧願不用為妙
刪除孖展是把双刃剑
回覆刪除主要是股票的孖展利息太高,借唔過
股票是鬥耐性的, 借了孖展会消磨耐性
我也是在汇丰跌到3X的时候差地扑街
小心小心...
刪除不懂善用Leverage和OPM,要达到财务自由,谈何容易呀。
回覆刪除同意
刪除如果用銀行證券孖展還好, 但用證券行孖展戶口又放成個身家落去, 如果間證券行摺咗, 賠償基金只賠現時好似是15萬, 所以好易無咗成個身家 ! 當年就有証達證券破產事件 !
回覆刪除如股市下跌, 股價下跌之外, 孖展額都會減, 本來可以借5/6成可能得返4成, 所以減上減 ! 有D股仔無孖展額的, 所以一定要問清楚有幾多孖展借 !
斬倉時經紀絕不留手, 見價就掟, 所以可以去到好低價, 除非你自己沽貨找數 !
十分同意,證券行關門大吉不太罕見,我還是信大銀行。
刪除的確,到淡市時這些證券行甚至銀行會落井下石,所以計好條數,預很大的安全邊際很重要。
現在可能是借貸時機之一。
回覆刪除任何時候,借貸投資,都有很多考慮,投資者要管理好風險才行。
刪除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