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均隔多久會看一次戶口呢? 上網或到銀行也好, 止凡發現身邊不少朋友是每天的指定動作, 而理財及投資動作也一樣頻密。
如果是慣於炒作的, 不用多說, 不是我杯茶, 在此祝你好運贏多些。但如果是價值投資, 看好一支股票未來五年、十年、廿年的發展的話, 投資落盤不用在一時三刻決定, 買也好, 賣也好, 一年數次已經是不少了。配合我的投資理財模式, 買賣股票實在不會急於一時, 目標價的前後一、兩星期也不為過, 所以都會習慣在周六、日預設買賣盤, 讓其在周一至五自動執行。
記得巴菲特對一群MBA學生說過, 假設你的人生只有20次的投資機會, 相信每一個投資決定都一定會是深思熟慮的, 於是建議他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投資決定都假定自己一生只可以有20個投資機會來辦。
如果是這樣, 我發現頻密的檢查戶口是沒有好處, 反而會令自己心思思想做多餘事。另一方面, 銀行又會即時替你計算投資組合的市價及總值, 有時你開戶口就會看見自己即時身家, 看到某支股票賺了不少, 又或是蝕了不少, 而在思想上掙扎一番, 對投資情緒亦影響頗深。
我多年前發現這個問題, 所以以前會迫自己沒有特別事情 (特別事情例如過數、入貨、檢查出糧等), 就不會開戶口看戶口內的數字, 以免看後影響心情, 因而大約每星期最多只開戶口一至兩次。如今已經習慣了, 沒有特別事情都完全不會看戶口, 連出糧也懶得開戶口看 (百分百相信公司的會計部)。
如果不是匯豐無聊規矩話孖展戶口一定要在戶口數目有變化後就要寄信到家中的話, 我真的不會每天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少身家。(無錯, 股票孖展戶口, 每天戶口內的數目都一定會有變化, 所以每天都會寄一封信到我家, 亦不能用電子信件代替, 打過電話去問也是這個答案, 反正洗費及不環保的人又不是我, 還是算吧)
之前都出過文寫過, 數身家真的會越數越少, 不時時刻刻計算身家, 資產就自自然然又會累積起來。少點留意身家的數字遊戲, 情緒少點受影響, 反而更能專注工作發展及個人資產投資分析。不過這個小秘訣可用在我身上, 不知能否用在諸君身上。
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作為打工仔,投資股票可謂兼職,能認真追蹤及了解十支八支股票已經算十分勤力了。還要以找尋爆升10倍以上的明星股為目標,實在難上加難。一般的情況都會變成追逐市場消息,買這買那,可能曾經擁有數十至數百支股票,為的是找出「代表作」,希望找到明星股。 【加入 「止凡公海」TG channe...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我之前用匯豐孖展又係日日寄黎,不過佢利息冇優惠後,好貴就取消左
回覆刪除ww
實在唔明點解咁 stubborn
刪除成日睇戶口實在好囉囉戀,無嘢揾嘢來做,我試過...
回覆刪除係呀, 呢個正係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刪除成日睇戶口有時真係浪費時間。
回覆刪除睇睇個戶口, 時間又唔耐, 不過睇完可能勁諗野同想有所動作
刪除如果長線就唔好睇, 我以前買完股諗住長楂, 點知日日睇, 見短時間賺左一兩千就沽左去慶祝, 最終梗係錯過左好多十倍股
回覆刪除係呀, 尤其是未係咁有紀律的投資者, 少睇為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