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見鍾記的新書發布會,又有機會細聽扎實的投資智慧。其中聽到一個頗重要的論點,或者對不少散戶來說是一個迷思,就是如果投資者早知哪個投資項目回報最高的話,何不把全副身家都放進去呢?
當然,正所謂「有早知、無乞兒」,哪有早知的事呢?這問題並非想指正「倒後鏡」式的立論謬誤。而是作為投資者,既然對某單一投資項目信心十足,預期回報亦相當高,何需還把投資分散進行。
就這個迷思,曾經訪問過blogger好友90後Ricky,他作為一位經常投資英國房地產的價值投資者,突然一注獨贏買Tesla股票。訪問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考量,大家可以回看影片。今次聽到鍾兄的意見,又對此命題多點了解。
鍾兄把風險與回報一起考慮,而風險代表波幅,這是現今金融專業的定義。就風險(或波幅)來說,不同投資項目有不同高低。簡單來說,股票的風險大於債券,而債券的風險與現金差不多。按這個排位,投資者可按風險承受能力作合適的資產配置。當然除證券外,還有別的投資項目,例如物業、商品等。
對於風險就是波幅,而波幅越大就代表風險越高,雖然我未必完全認同,但也捉住了一個重點,價格波幅大的投資項目對一些投資者的確有較大影響。鍾兄舉例,1972年股市瘋狂,當年更有一隻股票叫「香港天線」,雖未有任何盈利,但被人熱炒令股價飛天。後來出現股災,恒生指數由千幾點跌到百幾點,大跌九成。
鍾兄借當年情況指出波幅風險問題,若你經歷70年代股災時,只有20多歲,而你長遠看好恒生指數,買入後沒有任何動作,留待到今天,它已升至二萬幾點,加上年年收股息,無論當年買入時是千幾點或是百幾點,今天70多歲的你也回報甚豐。
然而,倘若70年代股災時,你已是一位80歲的老人家呢?經歷了當年的九成跌幅,相信於有生之年也未能等到股價返回「家鄉」,賠上身家,鬱鬱而終。
記得有位前輩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該公司的退休年齡為60歲,到60歲定必要離職。時為2010年左右,當年前輩年紀為58歲,經一番考慮,選擇提早兩年退休。
與前輩交談了解,原來他作這決定時,重點考慮是那份強積金。因為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眼見自己的強積金跌掉一半。難得2010年市場相對算是風平浪靜,股市回升了不少,還是決定提早退休,取回強積金好了。他擔心若多做兩年,到退休年齡之時再不幸遇上股災,強積金帳面跌幅比起多做兩年的薪金還要多,得不償失。
作為一個個體,自身的年紀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投資考慮因素。難怪有時中年或老年人會認為90後Ricky的投資取向相當進取,而他卻不以為然。既然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作為普通散戶,有何方法把它解決呢?
文章連結:經濟通
鍾記的新書發布會:https://youtu.be/g7BBdOaakvQ
推介影片:
其實投資集中與否,可考慮自己對一間公司的資訊量及深入程度去決定。
回覆刪除如像巴菲特、李嘉誠這些在要麽是非常專業投資者,要麽是自己在經營的一盤生意,由於對他們投資的公司,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他們可更集中資源投資或增持自己的公司。
相反,像我們這些散戶,即使勤力看年報,但數據仍是有滯後,對比董事會股東,亦沒有話語權,所以對公司的掌握必然打折,在這情況下,分散投資會較有保障。
很好呀,點出重點來
刪除同意, 自己就敢all in個股啦, all in SPY/QQQ/VOO ETF就有得諗
刪除你想講 "唔敢"?
刪除有本書提出個類似你的觀點, 關於年紀,生命周期同投資之間的關係. "Lifecycle Investing" , 中文書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
回覆刪除Thanks for sharing
諗起呢條片...
刪除https://youtu.be/re6KY0EyDDU
一個人能夠作出投資,再用方法去獲取更多,已經是一種大運
回覆刪除勞力付出受到現代經濟學的剝削,愈做愈少
所以分散投資已經比基本時有更多,應該有就心足,貪字吾敢話貧,但本來就不屬於你
四個字...知足常樂
刪除“倘若70年代股災時,你已是一位80歲的老人家呢?經歷了當年的九成跌幅,相信於有生之年也未能等到股價返回「家鄉」,賠上身家,鬱鬱而終。”
回覆刪除70年代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約67.8歲,女性約75.3歲。
假如當時香港有一位男性的市場參與者,60歲,他買在1973年3月8日恆生指數最高點1744.96點,並且,他只活到當時的平均壽命67.8歲的話,那麼,他的確等不到香港股市“重回家鄉”他本人已經Game Over!因為香港股市要等到1981年7月3日恆生指數才再次站回1745.72點(PE 20.64倍。股息率2.6%)。這需要8年3個月又19天!
假如當時香港有一位女性的市場參與者,60歲,並且,她也活到當時的平均壽命75.3歲以及同樣的操作的話,那麼,她肯定等得到香港股市“重回家鄉”!
假如1973年3月8日這位60歲的男性或女性的市場參與者都能活到1987年10月1日,也就是說,14年半後,他們都能見證到恆生指數站上歷史新高的3949.7點,當然,他們也同樣再次見證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兩個月又六天下跌至1894.9點(1987年12月7日),跌幅高達52%!
一句話,香港的股市充分地展現了不確定性,也為價值投資者提供了許多低買高賣的好機會,所以,Benjamin Graham 的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本書的第3章、第8章與第20章值得一讀再讀。是研讀,不是看!相信我。
恆指現在看似低位但 PE 並不便宜,有點難操作
刪除共富捐九成身家如何計PE ?
刪除ch兄真係...頭腦清晰,哈哈
刪除恆生指數第一個長牛起始於1967年8月的58.61點,終結於1973年3月8日的1744.96點,整體升幅是2877%,歷時5年又6個月。年均資產增值是523%,真是驚人!我完全找不到當時的數據,因為恆生指數公司開始公佈它的PE與股息率的月數據1973年5月。我使用了5月份的數據估算1973年3月8日1744.96點得出當時的PE是101.2倍,股息率是1.08%,我的老天!那是多麼危險地高,竟然還有人瞓身入市,真是令人佩服!我完全找不出當時有哪一位市場參與者真的做到了全身而退。美國1930年代發生89%的股市暴跌,略低於恆生指數91.4%的跌幅,我透過了Benjamin Graham知道他的前輩傑出投資者Roger Babson的確能做到了全身而退!這讓我很想知道究竟我們香港當時有沒有這樣的能人!
刪除當年股市紙醉金迷,魚翅撈飯,應該唔多人清醒。
刪除https://www.cpleung826.com/2015/04/blog-post_14.html
“假如當時香港有一位男性的市場參與者,60歲,他買在1973年3月8日恆生指數最高點1744.96點”是“1973年3月9日1774.96點”之筆誤,見諒!
刪除1774.96點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1973年4月便暴跌至734.83點,整體下跌了58%!經歷一年後,也就是1974年4月,恆生指數繼續下跌至300點(PE是12.28倍,股息率是5.09%),整體又再次下跌了59.17%。從1973年3月9日的1774.96點跌下來是82.9%。可以撈底了吧!唉!恆生指數在同年的5月份反彈了33.7%至401.16點,便繼續下跌至1974年12月10日的150.11點,PE是6.22倍,股息率是10.19%。從300點算下來是49.96%,只差一點又下跌了一半,而從從1973年3月9日的1774.96點跌下來是91.56%!這可是全球股票歷史上的超級記錄。
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創下了6092點的歷史新高,PE是51.57倍,PB是7.79倍,股息率是0.3%,不足一年又一個月,也就是說,2008年11月4日下跌至1706.7點,PE是16.2倍,PB是1.87倍,股息率是2.43%,整體下跌了72%!這比香港同期的下跌達65.18%要慘烈得多。假如你真的買在上證綜指2007年10月16日的歷史高位6092點,真不幸,到現在,整整快14年了,你仍然回不了故鄉!
自從恆指優化納左d新經濟股同科技股後,恆指的PE好似扯高左,同埋股息率又低左,以往十年的平均PE和平均股息率好似參考意義不大了。
回覆刪除成份不停變,估值諗法都要不停調整先得,或者投資其他地方...
刪除所以20年開始就冇再供恆指ETF了,改為月供優質股累積現金流資產,一邊供一邊學攞個(感覺)。
刪除幾好,加油
刪除股票數目越少
回覆刪除單一股票構成風險越大
不可以預期萬一任何事情可能發生
自己的看法可能全錯
CEO可能出事
公司有問題受到沽空報告打擊
監管等,還有很多
當萬一情況發生,分散投資可以減低損失
如果認為萬一永遠不會發生,呢個係一種賭博
都係"萬一"既問題
刪除時代進步咗, 今時今日已經唔需要提早退休, 可以喺網上將 高風險 轉低風險基金, 咁就已經可以保住本金同埋盈利。
回覆刪除講得幾輕鬆,例如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