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本Michael J.Sandel的書,其中最出名的一本是"Justice",之前止凡在這裡都有討論過(見《正義 - 一場思辨之旅》),大家也不妨看看來豐富一下知識。Michael J.Sandel是哈佛大學的政府哲學教授,從他的書中我學到了一些很有用的思考方法,就是把要決定的東西形象化。
Michael的書所討論的大多是具爭議的議題,不少說出來可能大家從來都沒有想過,好像問題不大,但深入一點分析之後就會衝擊我們的道德界線,原來我們的道德、真理、公義等概念,不是對所有事情都有一個清楚的界定。
Michael其中有一本著作是"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中文書名是「反對完美」,書中重要篇幅都討論生殖技術選擇出完美人類的道德問題,選擇優良的胚胎怎麼樣呢?選擇優良男性的精子作人工受孕的又可以嗎?這跟找個好的男女朋友作傳統交歡又有何分別呢?相反有對聾啞人士希望透過生殖技術選擇一個天生聾啞的小朋友,因為他們覺得聾啞令生活更完美,這樣又有問題嗎?作者會不斷挑戰大家的道德界線,越看下去,大家會發現不少例子會開始模糊,不知如何界定。
書中就有一個例子,就是人類在爭議現今科技中人工受孕的問題,當中就爭論「胚胎」在社會上的身份問題。有人認為「胚胎」都受精了,應該以人類看待,甚至有人權及生存權利的爭議。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看,醫生把沒有放進母體的「胚胎」棄掉,做法是否有問題呢?
這帶出了一個不簡單的問題,到底如何定義一個人,受精開始計算?懷孕開始計算?懷胎多少個月開始計算?還是出世才算數?從知識角度、道德角度、邏輯角度、宗教角度、政治角度,這都不容易找到答案。
一面看這本書,心中就激起不少思潮,看似用邏輯正面作出定義及分析的確困難,亦很難有一個大部份人都同意的答案。誰不知Micheal提出了一個思考方法,就是拿一個場景作例子,再作比較,頓時把事情形象化了。
假設在一場火災之中,情況十分危險,火災現場一間房內有一名小朋友,另一間房內有一盤30個胚胎的盤子,如今你只可能走到其中一個房間內救「人」,而沒有被救房間內的「人」就肯定死亡,你會選擇救哪邊呢?就是簡單的一個場景,把所有腦子內的天秤都結合了,很快就跑了一個答案出來。
這裡不是在討論答案如何,可能還是有爭議的,相信未必所有人都會選擇相同答案。而我想討論的是在Michael的書中所學習到的思考方法,把它應用於其他地方,令所分析的問題得以形象化,決定自然很快地跑出來。
當投資遇到一些難以決定的時候,拿一套邏輯正面分析可能不容易得到答案,我都會假想自己是該公司的老闆或合夥人,在這個角度的話我會如果決定呢?這會排除很多迷思。例如,曾經有blog友提出有關一些ETF或股票的交易量低的問題,詢問這些股票是否值得投資?希望我可以給點意見。不時又會有blog友問及一些股價長期不能反映公司價值的股票,又是否值得投資?
這類問題,如果你直接地分析,好像有點問題。例如,交易量低的股票,到股災時不就難以沽貨嗎?只能一直「坐艇」下去,哪到底多少交易量才算合理呢?至於,股價長期不能反映公司價值,多長才算長期呢?一年?兩年?股價持續低迷,不能反映公司真正價值,不是影響回報嗎?對這些問題有所迷惑,其實是觀點及概念的放置跟企業持有人不同所致。如何考察自己的思維跟企業持有人是否一致,不妨採用Michael的思考方法,提出一些場景作考慮,答案自然浮現。
熟習了這個思考方法之後,對一些上市公司,或將要上市的公司所提出來的動作,分析起來會快很多,合理很多,思想亦獨立很多,跟未來預測、股價表現、市場因素等完全脫鈎,更容易分析企業管理人的動機,增加投資的把握。
當然,如果你一開始就不認同投資是企業生意人的想法,在應用這個形象化思維時就要改一改。例如好像專找尋一些當炒股,就要把自己代入炒家,又或者莊家,甚至是政策制訂者,看看自己的思維又有何變化,更快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6年9月21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有緣於標竿兄的新書分享會上認識一位年近五十的blog友,就叫她W小姐吧。當時覺得她聽到了價值投資時很醒神,似有很深啟發,學習態度亦十分積極。近日,她似悟出了另一種投資方法,是短炒美股,炒動量,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她還斷斷續續錄了共超過一小時的說話留言PM我(fb會自動斬成每條留...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新思維,活捉機,速化危
回覆刪除三字經?哈哈。
刪除用左派書黎講右派經濟..
回覆刪除而家過度自由既經濟就係完全忽略道德同公義
不少社會也有的現象,左極而右,右極而左。
刪除Sandel的講法最主要是批評效益主義思維的漏洞,沒有考慮intentionality在人道德處境的影響。不過在公共領域講道德,如果沒有效益主義,也就很難平衡各人之得失做出公允的抉擇。現在社會許多講的效益其實不是效益主義,而是私利主義,因為許多機構都沒有評估計及他人之整體效益。
回覆刪除反而想知道投資的知識是如何成立的:我就算以合理證據確設相信我做出了實質良好的判斷,而且事實上我賺到錢,我如何說自己已經知道到賺錢是因為這良好判斷的技巧,而並不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巧合?這似乎是投資版本的Gettier Problem。
讀者
T
花時間思考合理的投資方法固然重要,但很多時透過經驗反覆驗證也是重要的,始終理論與實踐也同樣重要。
刪除對於我來說股票是一個新奇的世界,沒有練歷成為我最大的弱勢。
刪除最近弄上了Fisher的《非常潛力股》,十五點以及閒聊法固然是亮點。可是我比較在意的卻是第二部中關於股票價格與價值的歧義問題,算是部分解答了我的問題。價格趨向與大市價格趨向的相異在於金融圈的評價,而此評價的浮動,許多時候在於視角的改變,不在於基本事實的改變。
如果以短期波幅獲利是零和遊戲,而長期增長獲利是真正支持價格上升因素,那麼先於公眾對企業基本面的優勢有所洞察,在長遠必然有最大的優勢。公眾何時發現這些因素似乎是運氣,但錢向有利潤的地方走,不可能是運氣。
想通了,大概可以明白:倘若真的這麼強能在騰訊爆升前知道那些有利的基本因素,也許那是一個好的投資。然而此刻的股價反映市場對其的樂觀,是否出於其盈利能力的研判?我相信歷史能告訴我們答案。
那就得出了一個不太算有用的實踐資訊:看到許多明顯不能碰的東西,然後看到很多邊界個案,分散投資則回報與大市相若,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容易找,找到的人值得有高於市場回報。想了一堆,還是回到原點,但是眼界是擴充了,哈。
讀者
T
看到T兄這篇留言,想起下面這篇文章,可能對你有啟發。
刪除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9.html
對對,就像看清這一點,對物業投資也豁然開朗:只要不預期幾年後大跌,現在升了多少不是影響因素。就算大跌,基本因素不改變的話,持貨總比持現金好,就如巴菲特的看法,所有政府政策總不可避免地向通脹傾斜。又或者就像Fisher所講,如果真的有不可抗力(例如當年預期的美蘇大戰),那麼投資甚麼,或者持有現金,結果都是一樣變成廢紙。
刪除只是升到脫離基本因素,應該是不難觀察的事情,至少那種風險不值得承受。
這麼基本的事情,止凡兄總已寫過,謝謝你的印證。
T
我傾向寫基金理念,如何演化就看各位blog友的能力了。
刪除「人」和「肧胎」在火場這個例子真的形容得不錯,和「小孩」和「老人家」的例子道理一樣,道德的背後,其實亦存在價值的選擇?
回覆刪除形象化一點,我們較容易看清心中的一把尺。
刪除火災現場一間房內有一名小朋友,另一間房內有一盤30個胚胎的盤子
回覆刪除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一定是要救小孩, 因为小孩是一个成型的人类, 主要是他的感官神经以经发育,被火烧会感觉痛苦.
以神經系統的發現來評定,這想法很有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