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凡繼續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查理作為巴菲特的最佳合作伙伴, 靠的正是基本常識, 不過雖說基本常識, 但能成功運用的人少之有少, 還能將跨領域的知識發揮出來的人更是萬中無一, 至少在職場上十分少見。
查理在學習上有一個很好的概念, 就是每天要學多一點, 做到每天晚上比當日朝早起來時更聰明, 他在一個演講內容提到, 如果我們用計時器觀察巴菲特的生活, 會發現他每天由起床到睡覺之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閱讀, 其餘大部份時間都在跟聰明的人討論交流, 可能用電話, 可能是會面, 在巴菲特身邊就會看到他一天比一天聰明,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本身已經聰明絕頂的人還在不停吸引知識會有多聰明。
查理坦言巴郡過往二十年十分成功, 但如果用二十年前的知識來繼續管理巴郡, 一定不會像過往二十年般成功, 所以巴菲特每天都在進步, 他也一樣。
還有一點, 查理認為作為有知識的人, 不斷學習不是一個選擇, 而是一個責任, 上天給予你一個很好的腦袋, 很好的知識, 絕對可以好好鍛鍊去做福社會及人類, 但如果滿足現狀而不作每天學習及進步, 這將會是一種可恥的浪費。
我都好興幸能夠看到查理這些偉大而簡單的知識, 正正因為我都不停學習, 要不然就不會有機會看到他的演講辭, 對人生作出啟發。
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同意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