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Fight Club》,裡面有一段對白講述大型工廠對回收產品的考慮,所有考慮都只會是金錢上的考慮,公司會計算要回收的數量,不回收時產品出事的機率,出事的嚴重 性,可能負上的法律責任,所有可能的訴訟費用等,再加上公司品牌商譽的負面值,止凡稱之為「責任費用」,如果責任費用的銀碼比回收產品為低的話,公司的決定 是不會回收產品的。
近日豐田及本田要回收數以百萬輛的汽車,有消息指豐田早在上年八月就已經知道汽車出現問題,並在新出產的汽車上作出調整,認為豐車沒有及時作出主動回收及有隱瞞的意圖。
真奇怪,不知道為何我一聽到這些懷疑就覺得豐田已經隱瞞了,只是用數月來觀察及計算回收費用及責任費用,作為一間世 上數一數二的上市公司,公眾對它的期望不只是賺錢能力,還有社會責任,豐田及本田在汽車界已經跑贏其他公司幾條街,希望他們樹立良心企業的榜樣,令資本主義更加完滿。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曾在Blog內分享過一位網友(AC兄)的經歷,談論他近3年來的投資成績,由1萬美元開始,第一年就賺得30萬美元,三年共賺得600萬美元,過程並非透過炒賣Bitcoin之類的產品。今天已經財務自由的他,約小弟食過便飯,分享投資與生活,我把部分交流內容寫了兩篇文章,引來不少討論。
-
話說小兒出世後筆者已想換車,希望換一輛高身一點的7人車方便出入。可是小兒都3歲多了,仍未成事。由於舊車早已過7年,每年都要驗車,每次續牌與驗車前都會思前想後,最後答案都是「續多年再說吧」。如今太太要生第二胎了,所以今次下定決心,近日終於完成換車的動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