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投資﹕現時樓價太高 寧可等
2010年9月13日
【明報專訊】過去一年本港樓價升,但田北辰卻不為所動。自從在1997年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之後,田北辰多年來一直保留相當現金,不隨便入市。雖然間中他也會把多餘現金拿來買物業,但他直指現在樓價太貴,不知下一個低潮(down cycle)何時來臨,所以他寧可等。
談及投資心得,田北辰有一套獨特見解。自97金融風暴後,他甚少投資股票,買的也是長線藍籌,更不相信基金經理,因他認為基金經理會蠶食自己的財富,保留現金是最好的做法。他現時持有近一半的資產是現金,形容自己的投資「好穩陣」。
當田北辰不需要大量現金時,便會投資物業,但近年專注G2000生意及自由黨黨務的他,買賣物業都交由太太代勞。「樓價現時太高了,話就話泡沫不會爆破,我就不信。」他指樓市每隔6至7年會出現一個down cycle。「很多時候低潮來臨,最應該買的時候,就是大家最冇錢的時候。」
田說這種等待低潮才入市的策略,令他省回不少周章的時間。「我不貪心,用來保值的東西,會看長線。」他買的物業基本上買了就不會放售。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