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過在銀行工作的朋友,其實他本身為會計師專業,對銀行的運作都頗了解。止凡就借機問下他對銀行業的前景看法,借此知道一下大型國際銀行如渣打、匯控的狀況如何,然而,他的回應令我感到擔心。
朋友提出了一個叫「巴塞爾協定」的東西,可能不少內行人與及研究銀行股的人都會知道,這是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成員,為了維持資本市場穩定、減少國際銀行間的不公平競爭、降低銀行系統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推出的資本充足比率要求。朋友指出這大概是由類似瑞典這些中立國成立,再由各銀行代表商議出來的。
1988年推出第一次巴塞爾協定(巴I),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至少要維持在8%的水平。2004年推出了巴II,到金融海嘯過後,在2010年推出了一巴III,增加了銀行資本壓力測試這些遊戲規則。目的都是希望銀行體系更穩健,即在賺盈利之餘,槓桿比率亦不要太盡,變相安全一點,但又會賺少一點吧。
朋友說其實這些巴塞爾協定條款相當辣,銀行都十分小心謹慎,跟隨得頗吃力。以往的銀行暴利在近年都開始少見了,尤其在金融海嘯之後,因為巴III,銀行的賺錢能力被大大削弱,因此我們這些年看不到「會飛的大笨象」四處作收購。而最大問題是,據朋友所言,巴IV應該在2019年推出來,到時會是自金融海嘯之後進一步大幅收緊資本充足比率,隨時會達至17-18%左右,到時銀行的生意就更難做。
按這個數字,在成熟地區的銀行體系可能會自我要求得更高,例如香港銀行體系頗穩健,到時巴IV要求18%,香港銀行普遍做到20%也不為奇。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就是比從前減少了超過一倍的賺錢能力了。
銀行賺錢絕大部份利潤都是賺息差,平息借人家錢,例如我們的銀行存款,再以相對高息借給別人,可能是借給生意人,又或者按揭借貸人之類。按這邏輯,借入一元,借出一元,賺息差的遊戲很不錯。可是在危機關頭,全城缺水時,借銀行錢的人未還錢,借錢予銀行的人要提錢,銀行週轉不靈就會出大事。所以,這個8%資本充足比率的意思大概就是借入一元,要留8仙,只可以借出9毛2仙,若由8%提升至20%,就代表只能借出8毛錢。
以前留8仙,借出9毛2仙,槓桿比率達11倍,若要留2毛,借出8毛,槓桿比率只有4倍。或者換個角度想,以前借出9毛2仙賺息,還1元的利息,剩下來的就是息差盈利。未來可能只能借出8毛賺息,又是要還1元的利息,不是辛苦很多嗎?
保留兩成,與今天內銀的存款準備金很相似,但不要忘記,內銀是在保護下賺息差,不是在利率市場化之下競爭的,所以內銀的借入借出息口可以差很遠,在國內放數時收10厘20厘也不鮮有噢。
朋友話,本來銀行可以靠另一個方法賺較多錢,可以靠advisory,例如協助企業上市,收取顧問費。問題是企業找銀行協助上市,為求可以同時融資,向銀行借錢更方便,但往往銀行因為balance sheet已經盡了,不能借錢出街。於是,收緊資本充足率,不只是8毛息還1元息的問題,更連advisory這類生意也會大跌,情況頗不樂觀。
朋友認為今天只有內銀還有賺暴利能力,因為還未與國際接軌,賺著不公平的息差,又可以不跟隨國際規定,更有阿爺在背後,出事的話就直接注資,完全不同玩法。這一點我們從其年報都會看到,內銀的股東回報率與成本率,實在令國際銀行被遠遠的比下去。暴利了多年,但其股票又便宜了多年,只因怕壞帳問題,相信大家都對這多年的現象相當理解的。
朋友的意見,多少真?多少假?我沒有能力去驗證,但感覺也有不少參考價值,雖然只是朋友間「吹吹水」,但也值得留意與深思吧。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有緣於標竿兄的新書分享會上認識一位年近五十的blog友,就叫她W小姐吧。當時覺得她聽到了價值投資時很醒神,似有很深啟發,學習態度亦十分積極。近日,她似悟出了另一種投資方法,是短炒美股,炒動量,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她還斷斷續續錄了共超過一小時的說話留言PM我(fb會自動斬成每條留...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謝謝分享!止凡兄和朋友間的吹水都好有見地。
回覆刪除朋友算是專業內行的,我就只是業餘,吹水而已,哈哈。
刪除"以前留8毛,借出9毛2仙" , 是不是8仙?
回覆刪除Oscar
對呀,已修改,謝謝Oscar。
刪除我幾位銀行家朋友, 個個都話除左可以借出既錢少左, 淨係做compliance都用左唔少人力物力, 賺少左但係成本高左, 簡直係雙重打擊。
回覆刪除還有文中朋友所講的協同服務都少了機會,是三重打擊噢。
刪除係... 真係慘。
刪除可惜。
刪除行內人對銀行的看法,的確有值得參考的地方。謝謝止凡兄的分享!
回覆刪除我也有學習機會。
刪除規模大、太有名也會引來反效果,被人槍打出頭鳥!
回覆刪除這是「大得不能倒」的負作用,國家要搵錢時,就會拿這些大企業開刀。
刪除我從沒擔心此方面,監管者都是人,這就好辦事。現在他們只是出事後做點事,最明智是危機初現時加強監管,有如金管局對樓市較機警,銀行的議價力將會扭過來。
回覆刪除銀行從不做蝕本生意,國際銀行的地位特殊,強如英政府,匯控話遷冊,即使可以妥協,萬事有商量。
減槓桿對銀行無問題,只是更安全,從來審慎對銀行有利,我並不覺金融的角色有何轉變。
這是從好處去看,凡事樂觀一點,這是投資人所需要的。
刪除如果說的是整個銀行業,我相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我們不擔心整體社會對(私營)銀行業的需求,那麼我們又何需會擔心整體銀行業的長遠未來盈利會有問題?
回覆刪除當然過程中可能會有短期的動蕩甚至部分銀行倒閉的問題,但不會是整個行業沒有前景,監管機構亦會在有需要時提供保護。
我的看法反而是未來的工商業資金成本會上升。
看金錢流動,結果可能是中小企融資成本增加,很有深度的分析,即管看看結果如何。
刪除只可講銀行的暴利時代已過,,
回覆刪除未來的盈利會開始放緩,,
不過,,這些問題都全在於壞賬的問題,,
其實都真係講左好幾年,,
所以,,,,,
努力,,互勉之...
cleverpeople...
要恢復元氣,可能這幾年都「飛」不起來了。
刪除當年大家樂和大快活都被人唱到無人要, 又最低工資, 又租金上升, 結果羊毛出在羊身上, 快餐越賣越貴都咁多人食, 生意反而越做越好。
回覆刪除除非全世界真係對銀行沒有需求, 否則銀行大不了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
這個觀點跟上面追求兄的觀點差不多,都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成本轉移的想法,多謝分享。
刪除但富國銀行仍佔 Buffett 24% Portfolios
回覆刪除無錯,這點值得深思。
刪除但富國銀行並非「國際銀行」。
刪除-來自小新的文
重點是當巴IV出來了,資本充足率真的如此提高了,富國銀行會否跟隨。
刪除美國監管機構嚴謹看住銀行,尤其是被歸類為「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摩通,富國,美銀等等 ... 實硬要跟隨巴IV,美聯儲規定,等等 ...
刪除-來自小新的文
這就代表要跟巴IV了。
刪除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我記得建行2014年報有提到佢地要跟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既資本規則,有一定資本充足比率,呢方面內銀應該同國際銀行一樣吧。
另外想請問止凡從何得知「在國內放數時收10厘20厘」? 本身有小量0939, 有興趣知多d內銀放數既野。
Wallace
呵呵,搞錯了,搞亂了CCB 和 CCB(Asia)的年報
刪除CCB年報應該是「按照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及相關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商業銀行應達到最低資本要求,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不過CCB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有12.12%
國內放數收很高厘數,這都是從朋友身上聽來的,故事頗可靠的,因為一些做生意的朋友與及銀行工作的朋友都是這樣說,地下錢莊更利害,有朋友的媽媽更有小道向這些錢莊借出私己錢,每年收8厘,錢莊成本都8厘,借出的厘數可以想像。就是聽來這些故事,大概有個感覺,但確實的報導內容則欠奉了。
刪除建行充足與否,看人行要它多少,遊戲規則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