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6日星期日

馬化騰:錯在你太老了

母校寄來的通訊中,看到馬化騰的一篇演講節錄,止凡覺得頗有意思,所以貼出來分享一下。我沒有看演講全文,只看了通訊中的節錄,但已經引來不少思潮。



首先是講述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關係,馬化騰提到今天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密切結合,每個人都思考怎樣更好利用互聯網。相信今天內地科網兩大具頭就是「雙馬」,騰訊與阿里巴巴,無獨有偶,這兩家企業都頗著重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關係,馬雲曾經講過他的主要工作是幫助中小企更方便地做生意,我也曾經因為要幫海外讀者購書而明白一些「生意」的限制,原來就連寄完貨後匯款都困難重重,這兩家企業就是希望打破這些限制,決解這類問題。

記得科網泡沫時,98年科技股大升,任何企業加上".com"就被炒上天,不少科技公司更是蝕大錢,PE過千又有,沒有PE又有,當訪問這些公司管理層時,他們就會話:「這是科網時代,我們是科網公司,請不要拿舊經濟的標準來替我們估值」。當然,這聽得一眾價值投資者一頭霧水,一年蝕一億,兩年蝕三億,怎樣可以透過進一步集資與行業增長而賺錢呢?

傳統行業是舊經濟,但盈利、現金流這些準則不可能改變,若不依從,很難成為巨企。思考與傳統行業結合,這一點我頗欣賞雙馬,雖然我今天還是對這些科網股票沒有興趣。



馬化騰提醒,今天前十名互聯網公司有六家美國,四家中國,這足夠令中國人感到自豪。至於,被問及中國企業是否有抄襲,他則不以為然,覺得今天互聯網幹得最好的是美國,所以美國以外的國家都會學習與copy美國模式,這無所謂誰抄誰的問題。

今時今日,勝者為王,作為巨企,說的就是成功之道,不順氣的隨時可以告它,看看「真理」何在。其實,抄襲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所定論,fb電影都有講過其創辦fb的概念是抄來的,但一個概念,與成功執行還有頗遠路。另外,apple與samsung都在不同國家告來告去,你話我抄你,我話你抄我,有時勝訴,有時敗訴。所以話抄襲時,在不同時、地、人,都會得出不同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準則,還是那句,勝利者、成功者,總是說得漂亮的。



最後是一個用snapshot的例子,馬化騰表示他們幾位管理層都不明白一些新潮玩意的吸引之處,錯在太老了。其實我對這些互聯網公司股票沒多大興趣,主因也是我感覺不到其可貴之處,可能下年已經有另一個好網、好app取代,可能一下子被冷待。就算是今天當紅的,也不太明白其盈利如何能穩定地保持著。好像fb、google,我很喜歡它們的網絡產物,但我都不太明白其盈利是怎樣維持,與客戶人數的增長又有何直接關聯。

當一些東西話變就變,變得太快,而我又不太明白,不能成為「局中人」,沒有潮流感覺,可能我也太老了吧。自知能力圈不在那裡,血汗錢也不應放到裡了。

既然馬化騰也說自己太老追不上潮流,我也講講,其實我與太太都不懂用淘寶的,試過以前有朋友在淘寶買東西時話有適合我們的貨品,太太才托朋友在淘寶買下。連上個淘寶都不懂,實在很難明白阿里巴巴的投資價值與優勢。

30 則留言:

  1. 我同意互聯要結合傳統產業,因它們如生俱來是改善生活。
    他們只是平台,但極盡優勢,是壟斷了互聯入口,如果成功接入出口,它們的作用更大。
    我同意以估值看,很難受我們這些價值型青睞。
    但我們無法不去了解它 ,它確實在顛覆產業,如報業已可見,它們不是虛無,確實在影響著世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從虛擬中賺錢,就已經是顛覆了傳統的價值投資了。

      刪除
    2. 的確如此,近日報業雜誌接連出事,頂不住了,的確有影響。

      刪除
  2. 既然不明不白又唔知價,應該如何投錢落去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是不好投了,不過要做到這點不是容易,身邊不少見升就買,但對投資項目不甚了解。

      刪除
  3. 傳統行業,在它們起步時,都是新興行業,他們都是不停地在進化和寅變中,而當優化到逹一定程度,就會慢下耒,而續暫變成傳統行業同公司……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有道理,而一個新興行業到變成傳統行業,所花時間可能超過一世紀也說不定。

      刪除
  4. 縱然不是能力圏範圍,但無可否認,互聯網產業將會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光看看FB, whatsapp, Amazon, 等發明者的致富速度就覺得匪疑所思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發明者對世人作出很好的貢獻,影響很多人生活,抵他們成為巨富。

      刪除
  5. 互聯網的確變行愈來愈重要……但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了,搞不好明天突然冒起了一個新的公司,創造了一個新的網站、app,就能瞬間把今日還如日方中的網站打垮,取代它們的位置。
    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行業,科網公司也不是我那杯茶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觀察這十多年,的確有如此的現象,一些看來不可能被取代的網站,一下子都被取代及消失了。

      刪除
  6. 匿名27.7.15

    Amazon 展現傳統行業加科網的威力,簡單來說,Amazon 做的就是網上零售。

    Amazon 股價在 2008 年股災後,低見 40-50 美元,現價 529 美元,是 Peter Lynch 夢寐以求的 ten bagger。

    緣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又是一個結合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好公司。

      刪除
  7. 大數據年代,愈來愈多的產業受影響。施永青先生這篇文章,講述內地的地產霸權,都有可能因大數據而沒落。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71011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有看過,若地產商後知後覺,的確被新一代帶著走,不過今天的地產商高手不絕,總會演變的。

      刪除
  8. 其實我自己由1999年開始已開始係互聯網購物,大概都明白佢地點賺錢,但係始終有好多原因另我唔係好想買科技股。例如,Google其實個business model係幾好,佢大部份營利都係黎自廣告(例如search page頂個d),又相對需要投放較少capital去做生意。但係佢有個好大問題,佢做太多嘥錢而冇回報嘅,例如Google Glass, Google Wave (冇人記得leh?)等等等x100。我覺得好浪費。

    亞里巴巴,個concept係好work架,好似ebay咁,又係capex少,生意大。但係我好唔鐘意佢管理層。我記得之前佢都係香港上過市,過左一排用番招股價私有化番。咁你即係零息借錢咁滯? 咁對股民我好難信你。而且Wall St Journal 爆過佢d股東關聯交易好鬼亂,真係千絲萬縷。又係搞到我冇信心。

    以上係我記得發生過嘅野,有記錯大家多多包涵。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仲有騰訊我又真係唔係好明,買個手遊番黎股價就升到天咁高... 係,遊推出之後真係可以賺唔少錢。Maintain d server又真係唔係好大cost... 但係,遊戲你一係自己開發,一係就問人買,依d都真金白銀。一個遊戲一般壽命有3年已經叫好叻,3年內真係可以回本兼大賺? 仲要係天價買番黎... 我唔明... 我真係好唔明。

      刪除
    2. 你提到阿里巴巴的往績,事實上要投資一家公司,其管理層的質素的確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手遊的市場我就更加不懂,價值投資者若想不明白,很有可能該企業是拿消息來炒作股價,讓自己高位出貨之類,我不知道馬化騰動機何在,即管看看。

      刪除
    3. 博雅傳動上市時,我睇本招股書,但是睇唔明佢點賺錢。

      刪除
    4. Mandy真勤力,不了解就不投資。

      刪除
  9. 互聯網是我地呢輩人的,若幾年後再天翻地覆一次,就係大家滅亡之時。
    陰謀論d, 只要教識下一輩人用我地呢輩方法搵食,咁就可玩弄佢地於股掌。
    又諗下,我地上一輩人點搵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頗深奧,即是上一輩帶著下一輩走,自然能繼續坐享其成?

      刪除
    2. 無錯.
      幾時都係下一代擊敗上一代

      刪除
    3. 這是進化論噢,哈哈。

      刪除
  10. 匿名27.7.15

    謝謝分享︰
    都好耐冇留言了,人出名自然多批評。睇開D :D

    亦有好多人亦不知就裏就開火批評,
    就如我財務去睇一件事,你就用哲學去睇,無謂到極。
    比你辯嬴又如何?

    不過板主...算了吧﹗現今好多人都係講多過做,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

    BBQ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有點不明白,若我躲起來,自己投資賺錢自己事,不知多自在,如今把知識點滴作分享,卻被挑釁文字獄,的確有點嘆息。

      刪除
    2. 依家香港好"人怕出名豬怕肥"... 只要有少少名氣就好多人出黎批評一通。成個氣氛好負面。

      刪除
    3. 這的確悲哀,亦要想想如何面對。

      刪除
  11. 現今人們要利用互聯網,不論企業或普通人,而互聯網會把某些東西效率提高。
    從我觀察國內企業當中,好大部份傳統企業受到互聯網沖擊也不少,而今年好大部份企業也開始擁抱互聯網,從而進行對企業效率提高的一部份。
    港資的優勢是前期有資金,而進入後期,港資的創新也缺少。但國內的企業要靠創新突圍而出,發展出公司的一套有限方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於創新的領域看,我認為香港頗落後,只搞金融、地產、旅遊、零售,沒太多創新氣象。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