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企業裁員總是在香港

今天聽到渣打要裁員200人,香港員工佔100人,管理層為求自保,總會找打工仔開刀。這新聞令止凡想起數月前,曾經跟朋友討論過她公司的裁員問題,她早前就收到公司通知,將會被裁員,而這消息亦不止她一人收到,而是差不多所有相同地區的員工都收到。




朋友認為那次被裁員的原因,不一定代表問題在員工一方。她所服務的公司是世界性的,而且世界各地的員工都有所交流。據朋友透露,公司是因為要減人手, 所以需要作全球性的裁員作「交數」的動作,但結果就只有香港及新加坡這兩個地區的員工被大幅裁減,獲留任的也可能要大減薪金之類。

下意識一想,是否代表香港及新加坡這兩個地區的業績都很不妥呢?這些員工都最應該裁減呢?答案非也,這兩個地區的成本效益都是最高的,業績好,員工薪酬一般,而員工福利就相對少,所以按業績來作裁員決定,不可能先裁這兩個地區,反而保留歐洲大部份員工,實在奇怪。

那為何朋友工作那家公司的管理層會作出如此的決定呢?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原因,是因為歐洲大部份國家都有很好的勞工法保護。例如這家公司主要地區芬蘭,要裁掉公司的員工是非常高難度的動作,員工可以以有很多途徑及條例去控告公司,在芬蘭作為資方都會非常小心,因為裁員成本都可能會非常之高。在這些地區,要減員工成本的話,只能夠以自然流失,別無他法。

那全世界最資本主義的地方,法律條文又最保護資方的地區是哪裡呢?就是香港,與及常常與香港作比較的新加坡。作為管理層,最快交出業績的方法,雖不是好方法,但也最快見效的,就是cut cost、裁員。裁員的話,應找最無麻煩的地區,還是會先找這兩個地方「開刀」呢?這分析把整件事情都合理化,解釋了為何業績好,成本低的地區,反而被人先裁員。

這又令我想起多年前匯控在香港大裁員的事件,記得當年金融海嘯來襲,匯控管理層需要cut cost,用最快捷的方法,全球裁員「交數」。當時報章大肆報導,明明在金融海嘯之下,全球餘下少數還能賺錢地區,而且是賺得最多錢的地區是香港,但裁員最厲害的就偏偏是香港,為何貢獻越多,越保不住自己份工呢?朋友這個親身故事,就給了我們答案。

確實,我不敢說很了解世界各地的勞工法,在香港及新加坡裁員是否最容易,我也沒法去考究,朋友分析的原因也沒有好好驗證。不過,我偏向相信這個結論,因為結果太反常了,我相信香港及新加坡的競爭力一定相對十分之強,但如果多家世界級公司在裁員決定時都作這樣的決定,我想它們也衡量過利弊,認為裁人請人的動作,還是這些地區最方便,這是企業家的天堂。

今天看到渣打出手,近日渣打業績低迷,我曾經出文分析過渣打的問題與價值,見《渣打出事後還值多少?》,當時分析了渣打的核心問題是韓國業務,這個市場自2007年至今只貢獻了合共20多億美元,但近一年多的資產減值已經把過往的所有盈利輸清有餘,就是這個原因整個公司業績被拖累了。管理層多次表示未有放棄韓國市場的打算,但又要救回公司業績,於是決定裁員,又是在香港大手開刀。這對股東可能算是個好消息,但作為打工仔,可憐也,還是要自強吧。

很多人都會問,到底如何看一家公司的管理層質素,我會話最好在公司有大事情發生時,看看公司管理層如何應對。今次渣打這個做法,並非對症下藥,只是為交業績,就減成本,這個邏輯會令公司越縮越少,並非可取。其實,美國及英國出產的CEO,最叻就是這一招,年薪過千萬,合約期內賺幾年錢已經很和味,在任內瘦身裁員,利用減成本來極速交數,之後再分bonus,談何容易,公司問題有否得到解決呢?下一任CEO去想吧。

從這次渣打裁員看到的管理層決定,沒有解決公司問題,並非長遠對公司有利,亦非可持續性的決定,純粹為交業績做靚盤數。至於渣打的投資價值,我還在等它「出血」的一刻,在此特別要提醒「渣打同香會」,萬事小心。


34 則留言:

  1. 止凡兄你講一講,嚇到我鼻哥窿都無肉:(
    香港不是裁得比較少嗎? CEO當時不是說不會放棄香港業務?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你已經買入渣打,買入之前定必有深入分析,我的發表不應該嚇到大家的。

      事實證明,開刀總是先找香港。

      刪除
  2. 匿名8.1.15

    原來有這樣的因素,第一次聽,好新鮮!
    玉桂

    回覆刪除
  3. 今次咁做, 要出血機會唔高了.
    淡馬鍚唔沽就無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在等待韓國業務繼續惡化,盈利進一步跌,迫它減派息之類,裁員乃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還有希望。

      刪除
    2. 逐步退出韓國市場會否只是裁員好呢?

      刪除
    3. 解決韓國市場問題的方法未必一定是退出,可以研究其出事核心問題,是當地經濟問題嗎?是短期還是長期問題?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問題嗎?是營運效率的問題嗎?找出問題再對症下藥,股東再可看其解決方法成果如何,這更能體現出高質素的管理層。

      若CEO眼中只有裁員,或者見那裡蝕錢就shut down那裡,這未必高明。

      刪除
    4. 可是沒有看到渣打管理層有做以上的動作,難道真的會出血?

      刪除
    5. 這正是我的感覺,可是我不是先知。

      刪除
  4. 如果我係股神一定唔會買入呢間企業,企業發生問題管理層没有想辦法扭轉理虧損業務,只是通過裁員去減省支出,經過這件事其實也可以反映一班管理層的能力,也可能只想保住自己的高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到企業擴展到一定的規模,請來的CEO都是這種思維的,相比起香港電視王維基、759老闆林偉駿等創業並上市者,前者這些受薪打工王實在比下去。

      刪除
  5. 雖裁員是利好業績既信號,但這論點真係把最大用即人裁走真係自癈武功一樣。渣打這樣下去PE只會越走越底。大粒分紅分左好多股東利息走,也不效長遠持出發展。 我怕會像匯豐之後會供股去解決資金流問題。若果出現那股價要再睇底唔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會預測何為底部,見底不見底之類,就留給財演吧。我只看價值,今天自己估值一下,還未有極大的折讓,市場認為裁員消息令公司價值提升不少,但我不這樣認為,所以還是沒有動作呢。

      刪除
  6. 分手總要在雨天, 裁員總要在香港.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悲矣,香主萬事小心。

      刪除
  7. 裁員Cut左Cost, 股東不嬲都唔會點樣有意見, 反而最憎見到分少左錢
    跟止凡兄講既一樣, CEO很多時都好識去欺負勞工法差既地方
    係美國裁員越多的公司就會被罰更多的失領保險費用, 以作補貼失業救濟金成本, 所以僱主通常都唔會亂請或亂炒人, 不過資本主義味越重的地方都好難去實行這類法例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行資本主義,也要對打工仔有保障,總要談平衡。

      刪除
  8. 但係調返轉諗,
    因為易炒人,
    所以o係請人方面考慮反而無咁多,
    經濟好時可能會請多d人。
    不過經濟唔好就裁得多過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都是純商業社會的考慮,企業家天堂。

      刪除
  9. 止凡兄,話說我office旁就是香港英商會,員工福利和上班時間好得令人妒忌....

    p.s. 在止凡兄的網頁link去巴黎兄的blog,找了一下建行的文章。「長線投資的角度看,即你是買早了、買貴了、或放遲了,但它總是一個好的生意。」嘗試把股票當成生意,不看股價實在是很有難度。畢竟社會新鮮人本金少....但這些心理關口的確是需要克服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做好自己,不用妒忌他人。

      可以話,越早養成生意人角度作投資,投資成功機會將大增。

      刪除
    2. 止凡兄,我回想到你上次問我低價買入的話,何謂"低買"。我現在有點明白了。
      所謂低價買入,並非股價,而是這份股份相對能為我賺錢的價值。
      如果其價值高於其價格時,不論股價多少都可以買入,是這樣嗎?
      但我又衍生出其他疑問。怎樣知道其價值高於其價格?
      市場上常有人評論預計某某某股票最高可升到x元,那x元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作為價值投資者,除了用一般數據去計算其價值外,還有什麼方法?

      刪除
    3. 你的概念不錯。

      市場人士話這股可升到xxx,這又不是這個概念,只是總喜歡預測的人士言論。

      要估值,這更需要財務知識。例如,一家茶餐廳,每年賺10萬,你覺得它值多少?100萬?1000萬?你會先問很多問題,包括負債、過去盈利歷史、毛利、地區、成本之類,資料還可以更複雜,看完再估值,這是三言兩語所不能解釋的。心中有數之後,再看看人家賣什麼價錢,看有否物超所值。

      越了解多,你就越發現越多新問題,慢慢來,你開始進入價值投資世界了。

      刪除
  10. 匿名9.1.15

    在逆境時才能看出管理層的功力。 權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逆境是看管理層功力的其中一個良機。

      刪除
  11. 比較其他地方,係香港打工保障的確較差,這亦都係動力之一大家要盡早達到財務自由,各位加油努力!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港一直是英國殖民地,是被利用來賺錢的好地方,所以打工仔的法制保障未必被重視。當一個地方沒有安全網,某程度上這會產生一種推動力。

      刪除
  12. 我之前已說,某國際銀行股公司,有人之前刻意在壓價入貨,之後便有這間銀行公布全球栽員的消息。因忙碌太遲才回應,如有時間再講多少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追蹤這料消息來賺錢又不是我杯茶呢,我只是在分析其行為對公司長遠價值如何,不過,始終有不少人會賺這些靠消息的錢,只是我不懂。

      刪除
    2. 價格投資是一項藝術,很難單從數字確切推論到一家企業的價值。能有效減少自己對估價的誤差,其中一個方法是看對手的出價是多少。這並不代表追蹤消息來賺錢。

      刪除
    3. 市場先生出價多少,大部份時間都只是反應他的情緒,並非價值本身。

      刪除
    4. 可能是我表達力差,別浪費時間,就此打住。

      刪除
    5. 多謝分享。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