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王澤基先生及及潘凱媛小姐的《主場經濟學》,當中有很多有趣的經濟學點子,涉及範圍很廣,就連對今時今日十分敏感的政治議題都有討論,而且觀點獨到,很值得閱讀。
書中眾多觀點之中,有一些是較能吸引止凡注意的。其中一個是「贏家的詛咒(Winner's curse)」,主要是講述有關競投制度的問題。競投制度在不少地方都有運用,例如古董拍賣,以及政府賣地,都經常透過競投制度去得到最高價錢,這樣的制度之下,到底對誰最有利呢?
可能大家都會明白,競投所得的結果永遠都是最高價錢,價高者得,天經地義吧。然而,從經濟學角度看,競投的結果永遠會使買家買貴貨,這就是「贏家的詛咒」。王先生的論點是這樣的,競投活動中,有很多個體參與,大部份參與競投的個體都相當認識被競投的東西,但每次最後中標的都只有最高價的一個個體,其他參與者都不中標,而又沒有再出更高價錢,這代表其他參與者都不認為中標的價錢合理,即只有中標者認為這口價合理,到底是誰對誰錯呢?
如果中標者是對的話,即只有他一個人看到其他人看不見的價值,一個人的智慧勝過所有參與者的智慧,這個機會比較低。所以多數是中了「贏家的詛咒」,即買入了貴貨。當然,如果競投參與者的實力都不一樣,或者投得東西的心態、用法及背景都不同的話,中標者又不一定是買了貴貨的。
最有趣的,是投資者可以利用這個競投制度,但應用在「被競投」,因為競投理論同樣能用在銷售上,被競投者好過競投者。普通一個投資散戶,如何可以成為被競投者呢?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大家看看今天的樓市,貨很少而買手多,曾經就有業主以公開拍賣形式去賣樓,同一天很多準買家及經紀一起到單位內出價,價高者得。
今天的樓市在業主一方可以做到這個情況,但在2003年沙士之時,業主卻很難找到買家,因為同時有很多業主希望放售單位,難道這時又可以利用競投方法賣樓嗎?所以,在樓市的買家市,做買家遠遠比做賣家好,相反到今天的賣家市,有貨作為賣家就佔優勢。作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應該要在市況偏向自己優勢的時候操作,即人人想買資產時,你就賣,人人想賣資產時,你就買,千萬不要人賣你又賣,到人人話要買樓時你又話要買,與人家鬥排隊不是高明的。
除這個點子以外,還有一個令我有些驚喜的。當王先生討論香港爭取普選的事情時,講述有關香港的影響力及被重視程度,這也很合理,任何談判都是一個博奕的過程,沒有談判籌碼,談判不會成功,香港的談判籌碼這些年開始有很大變化,這是不少人忽略的。
在90年代,香港GDP是中國GDP的兩成,香港經濟對中國舉足輕重。來到今天,中國經濟起飛,世界各地都要賺人民幣,內地人好像有用不完的資金,等待時候要倒出中國似的。近年,香港GDP只是中國GDP的2%至3%,不需太久,香港GDP就只會佔中國GDP的2%以下,即與內地一個普通城市沒多大分別。
由此看,2003年及2004年的50萬人上街大遊行,效果很厲害,更間接或直接地令特首下台。2014年也算是有50多萬人上街大遊行,還搞了不少其他反抗活動出來,但其效力跟當年的遊行沒法相比。不少香港人還在比較今天與當年大遊行效力,總喊著爭取及改革的口號,其實中央對香港訴求的上心程度已經今非昔比,這一點大家需要注意的。
情況很簡單,就好像向老闆喊加人工,成功與否還是取決於,你靠他?還是他靠你?開除了你的話,以你的人工價能否請回一個能力相約的回來,如果可以,你其實並沒有太多談判籌碼。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5年1月15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有緣於標竿兄的新書分享會上認識一位年近五十的blog友,就叫她W小姐吧。當時覺得她聽到了價值投資時很醒神,似有很深啟發,學習態度亦十分積極。近日,她似悟出了另一種投資方法,是短炒美股,炒動量,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她還斷斷續續錄了共超過一小時的說話留言PM我(fb會自動斬成每條留...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我認為Winner curse 背後其實就系問緊市場有效理論是否正確
回覆刪除我諗大家都同意市場是半有效的
而winner 永遠都有更好的model
更好的團隊 更快的資訊
賺面都系高d
winner是否一定有更好團隊及更快資訊,這個不清楚,只知道一定付了最高價錢。
刪除呢篇係博奕論呢~~~!
回覆刪除的確有點點博奕論背後的思維。
刪除王澤基最近有篇文章"從談判學總結佔中行動",也值得一讀,GOOGLE就找到,雖然未必同意全部觀點。
回覆刪除K
多謝K兄推介,應該是下面這篇文章。
刪除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E%9E%E8%AB%87%E5%88%A4%E5%AD%B8%E7%B8%BD%E7%B5%90%E4%BD%94%E4%B8%AD%E8%A1%8C%E5%8B%95-023605246.html
文章分析佔中運動角度十分理性,多點人看看絕對是好事,感覺今天社會多數聲音有點感情用事,沒有好好商討分析策略及形勢。
只望香港的人好好把握中國的發展令大家身家賺多些,到時中國經過高速發展完,就會像香港經濟一樣,想多賺也比較難。
回覆刪除要懂得好好借東風。
這是單從經濟看的做法,當然還有不少其他考慮,例如香港的核心價值,大家也要珍惜。
刪除供求。
回覆刪除自由一千萬兄經常一矢中的,又點到即止。
刪除諗諗下,買股票都有競投成份
回覆刪除買賣總看供求,競投的供求比例可謂最極端的,只有一個拍賣品,所以一般股票市場買賣也未到這情況。
刪除如果王澤基先生"贏家的詛咒"理論正確的話,那麼在投地拍賣成功的地產商,應該都蝕大本收場,但現實是很多地產商都賺大錢。資訊成本的確存在,造就不同的出價,如我公司投資股票項目,在買入之前,必會先沽出小量,了解誰在接貨。因為我公司總想以最低的價錢買入資產,了解對手是十分重要的。舉例說,你覺得某股票很有價值,卻發現原來巴菲特正在沽貨,你都會再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理據吧。原本想互相分享促進交流和增長學問,不過真的太忙,不好意思。
回覆刪除我博文主題不是講投標,主題是講穩守突擊,投標只是開場白,有時間我會完成這篇文章。
想重申王澤基的"贏家的咒詛"理論不是有問題,他的理論是建基在一個前提下進行,就是資訊和隱藏成本固定。現實正如張五常所言,世界是存在很多不同的隱藏機會成本的。以工程為例,一個建築工程有10年DLP,承建商一般會在報價中加入執修成本的原素,但如承建商有辦法知道DLP只是虛設,他便可以報一個更低的價中標,又同時賺錢。
刪除狗股兄對投標的運作有頗深入的研究,多謝你分享,多作交流實在是美事。
刪除說起DLP,不少工程公司直頭連這個費用都省下,為求中標,到DLP時大不了不收這份大約值合約數額10%以下的尾數,又或者拖得就拖,拖到DLP也完結,這見怪不怪。
成本效益的差別可以容許公司以更有競爭力的價錢投標。
回覆刪除認同,有很好團隊的公司可以做到這一點,以高價奪標也能賺大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