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投資不太熟識, 沒有深入研究投資產品的一般市民, 多會手持現金以不變應萬變, 止凡有一個很簡單的操作適合這類投資者的, 就是買入有限額的物品。
楊受成先生曾跟謝霆峰說過一定要懂投資, 買地舖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他深信舖是買一間少一間的, 物以稀為貴, 一定升值。
這是簡單道理, 香港大部份富可敵國的家族都是靠地產起家的, 其中最強的家族可謂「利氏」家族, 他們是銅鑼灣的地權令他們的家族資產不知有多少億。所以, 很多投資老手到最後都把資產放到最可靠的地方, 即「磚頭」。
「磚頭」只會越來越少, 就算政府如何對房策朝令夕改, 始終很難變出很多土地出來, 這是有限額的物品, 長遠一定升。
另外, 貴金屬及珍品也是一樣, 但當然計及擁有的過程, 不會有「磚頭」的回報效果。無論如何, 今天手持現金一定輸, 因為美元不是有限額的物品, 她每天都被印很多出來到市場用, 不停在貶值, 港元也被迫要跟隨。
不懂投資的, 就簡單地找些限量品儲蓄一下, 只要普通常識也足以應付這種操作, 好像iphone產品之所以炒上天, 全因限量, 內地有需求但沒有貨而已。橫豎都是長期持有, 一定不可選擇印量不停增加的現金。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