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集有線電視的樓盤傳真分析樓市, 她說是從某blog看到的分析文章, 從多個角度分析之下, 樓市有機會到2014年開始回落, 理據如下。
土地供應於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出台之後, 在98/99年時達到超過30000個供應的高峰, 之後就大幅回調, 而一般建樓都需要大約4年時間, 及後樓市谷底的確出現在4年後的02/03年, 其後就慢慢回升。
之後, 政府的土地供應在整個曾任權政府都處於底位, 到2010年為谷底, 一直到今年2012年才升至高位, 超過16000個供應, 這批供應預計會在2016年落成及投入市場。現今發展商都會在單位落成前一年預售, 即2015年開始正式加大供應。
美國的低息政策又會維持至2015年, 分析之下, 2015年將會又加息, 又增加供應, 在兩面攻擊之下, 樓市很難支持。有線又提出, 一般市場可能提早一年會有行動, 故2014年市場有機會已經開始回落, 跟一些風水師的預測一致。
信不信由你, 對於風水師及美國加息日子, 止凡就偏向不信, 關於風水師的論點就不用多說, 至於美國加息的日子, 今天伯南克說2015年, 可能下次宣佈2016年或2020年, 又或者見失業率好轉或通脹加劇而立即加息也說不定。
至於供求的分析則有點意思, 如果2016年由於供應高峰期而變成樓市谷底的話, 2014年開始下跌也正常不過, 加上樓市絕對離不開經濟學最基本的供求問題, 任何不提供供應的政策都只是「塘水滾塘魚」, 實質作用不大。
曹仁超觀察, 樓市一直有一個大約7至8年的周期, 大約計一計, 再等2年左右就開始回調, 要上車的實在急不於一時, 再等等也無所謂吧, 無謂做接火棒。而投資的更是, 其他市場比樓市吸引很多, 不要老是說資金沒有出路就亂買東西。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作為打工仔,投資股票可謂兼職,能認真追蹤及了解十支八支股票已經算十分勤力了。還要以找尋爆升10倍以上的明星股為目標,實在難上加難。一般的情況都會變成追逐市場消息,買這買那,可能曾經擁有數十至數百支股票,為的是找出「代表作」,希望找到明星股。 【加入 「止凡公海」TG channe...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