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止凡有舊同事講過一個買波必勝法, 聲稱完全不需要對球隊熟識也可以有贏無輸。
方法聽起來很簡單, 就是他發現「和波」的賠率很高, 一般有3倍以上, 他再發現出現「和波」的場次都很密集, 隨便看過往一、兩日的賽果, 10場之中都發現有5、6場, 長買「和」一定有錢賺, 再加上一個聯賽可能有20個球隊, 買「和」的話就要該賽事中的兩隊都不要再最強及最弱的4隊之中, 增加「和」波的可能。
他還有一招, 就是賭仔經常用的以大摶小的方法, 即第一場買10蚊, 輸了的話, 下一場就買20蚊, 之後就40蚊, 如此類推。
就這樣說好像很有技巧的必勝法, 但當我過一、兩個月之後再問他成績如何時, 他就氣餒地說: 「之前煲到第六次都無「和」, 之後無再追啦。而家睇緊買下盤, 通常大冷門都賠得好高, 7倍甚至10倍都有可能, 而我發覺下盤又唔係好難出現......」
其實, 一聽落就知他會出事, 不看球隊而只計機會率又怎可能贏到馬會錢呢? 但一直都沒有深究, 因為心中認為這一定是不可行的做法。後來我無聊地作進一步求知, 試過利用馬會網上的對賽資料庫,分別拿 3個聯賽的對賽結果出來分析, 發現「和波」的比率大約有 27%左右, 有些會高一點, 甚至到 30%, 有些會低一點, 如果不計及最強及最弱的 4隊賽果, 和波的比率仍然差不多。
27%代表什麼呢? 把0.27 x 3.5(一般「和波」的賠率) <1, 這代表 100場中有 27場和波, 就算和波賠 3.5倍, 長買都必輸, 何況和波的賠率一般都不會超過 3.5倍, 在數學上馬會是處於不敗之地的。
再者, 以大摶小的方法在機會率上也是必輸的, 因為每一注本金跟中奬的回報比例都非常高, 一定高過出現「輸」組合的機會。
這個之前都已經解釋過, 當你用這個方法買大細連輸 10次, 由 10蚊買上去的你在第 11次時已經要投入本金 20470元, 之前輸掉了 20460元, 所以如果贏的話就有10蚊利潤, 即 20470元摶 10蚊, 而連續輸 11次的機會就有 1/2047的話, 這個用 20470摶 10蚊而希望不要出現 1/2047這個機會的行為就是剛好合理, 打個平手, 可惜大細是有圍骰通殺的, 所以輸的機會率比 1/2047為高, 所以這個以大摶小的行為是必敗的。
如果輸了就來多一舖, 再投入 5萬多元, 再下一舖就過 10萬...一直下去, 你有無限資金嗎? 沒有, 相反馬會就有, 加上機會率及賠率是馬會的專家們設計的, 怎可能贏呢?
如果我再見到這位舊同事, 我一定會問一問他們的成績, 看看結果如何。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的確、飛鳥明知贏不了馬會、但每次彩池多過2000萬、小弟都會買張20做下善事~~~~
回覆刪除用做善事的心態, 不錯吧。
刪除十賭九騙! 長賭必輸!
回覆刪除啥霖
十賭九騙, 哈哈...
刪除其實計算賭局既機會率就知一定輸, 但唔洗騙人, d人都會賭。
十賭十一死O.
回覆刪除但阻止唔到多數人的賭根。
刪除之前的10次總共輸掉應該如下
回覆刪除10+20+...+5120=10230
所以如果第11次贏的話應該如下
20470-10230=10240
而連續輸11次的機會率應該如下
1/(2^11)=1/2048
請問不是這樣計算嗎?
第11次贏的話,投入本金應為10240,贏來10240減掉之前輸掉的10230,即只贏到10元。
刪除明白了,也就是說總投入是以下
刪除10240+10230=20470
那我所計算的連續機率1/2048這個值對不對?
正確,應該如你所理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