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止凡, 為何低息環境會令宏利 (0945) 出現虧損?
試圖用非常簡單的方法回答, 就拿人壽保產品作例子, 假設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是相同背景, 包括國籍, 健康情況, 年齡群, 工作性質等, 這些都是會影響壽命的因素, 這群人都是40歲, 往後十年中每年平均的死亡率是2% (假設根據精算師的統計數字), 每人死了都會賠100萬, 保險公司會如何收費呢? (假設是十年期人壽保險)
所有東西都簡單化, 計算一下, 每年每100人中有2人會死亡, 即10年總共會有20人死亡, 總賠償金為2000萬元 (2人x100萬每名死者賠償金), 這個2000萬賠償金是每100人在這10年間的支出, 那麼要收支平均的話, 分開這100人, 對每年每個人在這10年內就要收到2萬 (2000萬/100人/10年), 即平均每個月每人要收到1666元保費, 月費1666元是保險公司的 break-even cost, 是沒有賺蝕的收費, 這100人就供養自己的賠償費了。
在這十年間, 再加上保險公司的行政費, 保費可能是2000元左右, 但現實中保險公司是很難用這個2000元去爭客, 因為精算數據每間保險公司都一定有, 而且相差不太遠, 大家都可以對這個保險群計算出這個2000元的人壽保費, 但事實是其他保險公司能做出低於2000元的保費, 因為投資收益也計算在內。
保險公司在不同時段都會有保費收入, 但又未到賠償的時候 (未有人死亡), 這筆無利息負債就是 float, 把這筆金錢作投資, 回報就可以補貼公司, 如果把這些回報也計算在內, 有錢賺之餘還可降低保費, 增加競爭力。
所以保險公司都會有投資動作, 假設了投資回報才設計保險計劃, 我們又假設投資回報是5%, 這十年的總賠償是2000萬, 平均時間有1000萬的float可作投資 (因為收保費是一步步收), 按這1000萬投資10年, 每年5%回報 (不計複利), 都有500萬的投資回報, 於是可以把實收金額推低500萬, 即大約25%, 於是保費就會是1500元。
所以, 保險公司的盈利已經計算好這些複雜的預測, 但如果低息環境來到, 回報率極低, 跟之前假設不一樣, 可以想像這十年的總保費不足以賠償總賠償額, 在加拿大會計規則, 這就要被反映出來, 就算只是一年的利息異常, 保險公司都要計算至永遠的賠償可能, 不足夠賠償的話就要作出攤準, 令即年產生虧損。
說到這裡, 朋友都開始明白, 這就是什麼真虧損假虧損的問題, 宏利是好是壞就靠大家自行分析了, 但當然以上的內容是對保險業極度簡化了。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在其他blog友處看到芒格的投資語錄,止凡立即把它分享到facebook page。內容十分詳盡,一口氣很快地看完,感覺當中不少乃絕世警句,一定要逐一加以評論去認真地在blog中分享一次。
-
未入正題之前,先提提大家一件事,匯君3週年Q&A live就到,他 最新條片 宣布了,第一日就有200人參與。匯君兄未有太著意人數多寡,只不過我們都認為越多人參與會越好玩,氣氛越好。這個一年一度盛事,難得匯君會就大家的問題一一回應,切勿錯過。 按往常安排,當日大家可以入z...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