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凡最近買了一本相對「潮」的哲學書, 書名是《正義 (一場思辨之旅)》, 剛開始閱讀, 發現書中已經提出不少有趣的思辨題目, 分享一下:
假設你是電車駕駛員, 以時速一百公里在軌上行駛, 看到前方軌道有五名工人在施工, 手持工具。你卻停不了, 煞車壞了。你發慌, 知道向前撞過去, 五名工人保證通通沒命。假設這一點你很確定。
突然你注意到, 前面鐵軌有個分岔, 分岔的軌道上也有人施工, 但只有一人。你知道可以把電車轉向這一條支線, 這樣只會撞死一人, 卻會讓五人活命。你會怎樣決定呢?
同一則故事換個版本。這次, 你不是駕駛員而是路人甲, 站在軌道之上的天橋。這次軌道沒分岔。你在天橋上看到電車開來, 前方有五人在施工而煞車又失靈。電車就要撞到五名工人了。你本以為無力扭轉慘劇, 這時卻注意到, 身邊有一名大胖子, 你可以確定把胖子推下天橋的話, 他的身體足以擋住電車, 五名工人可以活下來, 但胖子就會死去 (很多假設, 當你知道發生後的結果, 你又不能選擇犠牲自己, 因為你又確定自己個子太小, 不可能使電車停止)。
兩個故事都是以一救五, 但第一個場景就很多人都可以接受, 但第二個場景就不是, 為什麼呢? 這是給大家思考的問題, 公義, 人性, 社會利益...很有趣。
還有很多情景, 有時間再分享。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我看這個故事第一感覺是兩個都可以接受耶!
回覆刪除不過我認為人們覺得第二個較不能接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身分的問題。
環境一中我是電車駕駛員,意外發生的一刻很突然,我沒有時間去選擇,因為五條性命都在我手,以一救五單從數量上好像很合理。
反觀環境二,我只是路人甲,雖然我只是救人心切,但在這件事上,我又似乎不像電車駕駛員般有五條性命在我手,且推胖子下橋,像是謀殺,感覺不太好。
當然有很多可反駁的地方,以上只是單純分享。
在此也想問問止凡兄,假設你是一位醫生,手上的藥物及設備只足夠拯救一位癌症病人,但你的病患有兩位。一位是幾歲的小朋友,另一位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你會選擇救那一個?為什麼?
Mandy真的很用心回看這裡的舊文章,加油。
刪除我想作為醫生,對不同人的性命都不應該分高低的,不過我本身不是醫生,難以回答呢,哈哈。
謝謝止凡兄讚賞。
回覆刪除其實這是我大學導師問過我們的一個問題。這是有"標準"答案的。一般人會傾向救小朋友,因為老人活了大半輩子,但小朋友若沒機會認識這世界就死去,實叫人難過。
但大多數情況下,醫生會選擇救老人。
因為小朋友還年輕,細胞生長比速度老人快很多,癌細胞亦然。相比起來,若救老人,他能活下來的機率會比小朋友大很多。
這答案我今天仍深刻記得。我發現原來人在面對人生中一些重要決定時,往往是以主觀感受為主導,反正忽略了客觀的事實。當以客觀的事實分析這件事,答案的出現並不是把人的性命分高低,而是把醫療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把這個放到投資身上,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哈哈。
哦,這就要有點醫學知識才能有此答案的,不過我還是傾向救小朋友,更有未來嘛,純粹主觀,哈哈。
刪除止凡兄剛做了爸爸,有此想法實人之常情。我家也有一個,哥哥的兒子,5月就3歲了。
回覆刪除小朋友嘛,不用自己照顧就最討喜。
把玩人家的小朋友總是更好,湊小朋友就麻煩多了,不過又有另一樂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