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財, 穩妥投資, 有多餘錢就買入好資產, 好資產是能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東西, 這些道理不難明白, 但做得到的總是不太多人, 原因何在呢?
看不見遠景未來就不做
這是止凡從一位朋友身上聽到的, 他不是80後, 但也曾經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不理財不儲蓄, 其中原因是他當時人工低, 儲蓄也剩不了多少, 數千元人工, 減去生活費及給父母的, 可能只剩下一千幾百, 不如消費罷了, 後來又因為加了薪, 又要計劃結婚, 於是才被迫要有理財計劃, 現在算是不錯, 但他也有點後悔自己起步太遲。
賺快錢心態
曾有人問, 慢慢等投資組合成長, 是不是太慢嗎? 知道股市在瘋狂中, 在泡沫中, 何不用一點點錢作投機呢? 炒一、兩轉好過整個組合等五年, 我想這是機會率問題, 不錯, 在股市瘋狂時炒一炒, 一轉可能賺三幾倍, 每次都贏的話, 十分和味, 但事實上, 你在贏誰的錢呢? 只是在市場對賭, 有人賺, 就一定有人蝕, 沒有公司的實質經濟效益, 股市就只是一個零和遊戲, 最後賺的都是收佣及手續費的單位。
投資實體在投資知識之前
在投資之前, 很多人都沒有好好地投資自己的知識, 就在我身邊的人, 不少買了很多年股票, 但連市盈率還不懂, 有些能談市盈率及公司盈利的就已經是討論中的專家, 可是坦言沒有看過年報, 更說:「我識睇年報我就係會計師啦!」我發現他們都十分崇拜專家, 每日專家說了什麼, 他們就會說什麼, 認為這些就是能令他們賺錢的消息, 就算輸錢都只埋怨自己知道消息知道得太慢而已。
羊群心理
心理學中對研究人類行為有一種理論, 就是羊群心理, 當大眾都在做一件事情時, 人類心理上就不會離群地做別的或相反的事情, 當電視的財經專家, 以至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什麼東西在短時間會升值時, 不會有太多人能夠考慮更遠的投資, 因為這是一種成為異類的行為。
所以, 財務自由之道, 說來容易, 做卻難, 開始可能沒有儲蓄, 有儲蓄又想賺快錢亂投機, 想投資又沒有投資知識, 有投資知識又有資本的, 但又很難離群地操作, 如果你能做到的話, 恭喜你, 而你可以看看身邊的人到了哪一個水平。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便是因為有很多不懂的人在股票市場打滾, 加上羊群心理, 吸引了大鱷的目標, 才覺得在大鱷群中做大鱷冇興趣的長線, 還可以有一點希望。
回覆刪除(股市升時一齊贏, 跌時一齊輸, 也不覺得沽股票的人是和買股票的人在對賭, 因此不認同股市是一個零和遊戲。)
升時一齊贏, 跌時一齊輸?
回覆刪除贏什麼、輸什麼呢? 想清楚, 短線操作, 沒有買賣, 有贏輸嗎?
看來你還未想得透徹, 你有可能相信在大跌市時市場蒸發多少億是真正損失了, 大升市時市場脹了多少億又是真正賺到了, 想清楚, 跌市蒸發的錢到了哪裡? 升市賺來的錢又從何來? 想不透的話你不會找到答案, 不會明白對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