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星期六

MPF自願供款 即賺17%

兩年前寫這篇imoney專欄,記得政府推出退休三寶(自願性強積金供款扣稅、自願醫保、年金)後,都有不少公司接觸我,寫下文章、做下訪問、搞下講座,用意是令全民留意這類產品,曲線推銷一下。事隔兩年多,大家又搞了哪些寶?


立法會已三讀通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稅務扣除相關條例,由4月1日起(2019年)生效。由2019/20課稅年度起,納稅人作出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享薪俸稅或個人入息稅扣減,個人扣稅上限為每年6萬元。

此為一則好消息,但任何新聞放到某報章平台上,總會有不少負面留言︰「傻仔才會參與自願性強積金供款!被管理費蠶食供款。有閒錢不如買盈富基金(02800)!」其實,這項政策是好東西,若大家深入了解並作適當操作,等於政府變相派錢!

交稅2.6萬才可受惠

先看個人課稅,若打工仔扣減所有免稅額之後,還有超過15萬元的部分,首5萬元需要被徵收14%的稅率,往後的(即超過20萬元的餘額)都需要被徵收17%的稅率。

因此,若打工仔扣減所有免稅額之後,還有超過26萬元收入需要被徵稅的話,即交稅額多於26,200元,就能利用這6萬元上限去省下10,200元的稅款,即等同以49,800元去買6萬元強積金的貨,變相當年賺了17%回報。若打工仔未有如此高收入,當然無意思。

整個計劃令筆者雙眼發亮的是扣減稅率達15%或17%的部分,若打工仔的扣稅部分未達這個稅率,甚至根本不用交稅,那不如保留資金自己作投資罷了。

要取得這個「優惠」,背後也有不少技術問題要理解,透澈地思考,才決定這是否適合自己。最多人質疑的是強積金的回報低與管理費高,其實過往小弟有不少文章討論過如何做到強積金操盤,理念不是太複雜。選個最低管理費的追蹤恒指基金,按市好、市差來調動,回報差不到哪裏。普遍市民的強積金戶口回報不佳有其原因,解決管理費高的問題,亦有其方法。不聞不問,好事都變壞事。

近日有報道指港股首季大升12%,令打工仔強積金賺大錢,數據顯示強積金首季錄平均7.53%回報,平均每人帳面賺2萬多元。賺了,到股市太高、太熱時應該做甚麼?

若從未有理會過強積金戶口,一味指強積金回報低,管理費高,無人幫到你。

八三折投資強積金

另一個爭論點是強積金長期不能取出,若要急錢用時,難道還把錢放進強積金戶口,等數十年後才能取出嗎?無可否認,強積金理財很視乎個人理財背景。曾與身邊一位剛結婚不久的朋友仔談及此事,他相當年輕,人工未算超過生活所需太多,未有小朋友,未置業,預視到未來有不少花費。若我是他,當然不希望把錢待到一個65歲才可以取出來的戶口中。因此,這政策是好是壞,也要衡量個人需要,愈有多餘錢,愈接近退休年齡,就愈要考慮。

愈年輕,效果愈不明顯。

要補充一點,這17%是首次才有的變相回報,而不是每年都有17%回報。若讀者來年就退休,一年扣17%回報,就是17%。若還有10年才退休,取回10年前供進去的資金,平均每年額外回報1.7%而已。但總算是以八三折投資強積金基金單位,有折扣地把近身錢變棺材本,如此優惠是否應該拿取,見仁見智。

此政策並不是直接派錢,而是鼓勵打工仔付出更多後再省稅,相信政策想針對中產人士,加強退休保障。打工仔需要達至高收入的中產人士,於該處境中生活,才會感受到其政策效果。

文章連結:imoney

推介影片:

8 則留言:

  1. 匿名19.6.21

    只啱就快退休高入息人仕

    回覆刪除
  2. 點計都係自己錢,你交稅就無左

    回覆刪除
  3. 其實系有著數,,不過D錢要鎖到退休先享受到個種紅利

    回覆刪除
  4. 計埋charge 每年~2%是否有着數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買乜charge 2%咁多?回報追唔到?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