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一本書學識投資

終於看完John C.Bogle所著的"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為何說「終於」呢?因為這著作曾被巴菲特推介,亦有不少blogger談論過,早已經令止凡心癢癢,不看不安樂似的。


未看這著作之前,大概都了解書中的論點,主要是推介指數基金,因為作者John就正是創辦指數基金之父。連巴菲特都曾表示待自己過身後會把餘下身家全數轉換至被動的指數基金,可想而知買入指數基金的合理性。這著作主要拿指數基金跟一般基金比較,最欣賞是其內容有很多數據,差不多所有結論都是透過數據分析為基礎,不像我這樣說「感覺」,純「吹水」,哈哈。

其中最有印象的篇章,是John統計了355隻基金在1970年至2005年的表現,追蹤後作了總結去說明一般基金的表現跟指數基金是如何比較。1970年,起初的355隻基金,到2005年的時候,當中有223隻已經消失了。其餘生存的基金當中,有60隻每年嚴重跑輸標普500指數超過1%,它們雖仍能倖存,但不能說得上成功吧。

另外,有48隻基金交出的回報是標普500指數回報的正負1%之內,可以說與市場同步。剩下來的24隻基金,當中只有15隻能夠年均跑贏大市少於2%,其餘的就是9隻基金能夠年均跑贏大市超過2%,這算是有點成績吧。

這9個贏家中,其實有6個基金主要是靠在早年較為領先,通常是當它們規模較小的時候。我的理解就好像某基金於2003年買入國壽、平保,一直持有至今,又或者2010年買入騰信、銀娛,又一直持有至今,但其後的其他買賣可能相對差勁,但整體成績還算不俗,這樣也能令年均回報跑贏指數超過2%,這有點像隨機的勝利。

撇開這6隻「好彩」的基金,這樣就只剩下3隻基金仍能持續做出好成績。355隻基金自1970年開始一直至2005年,35年的長跑,真正的勝利者就只有3隻,成功率為0.8%。

為何會有這結果?按我們的理解,指數基金不是大市嗎?如果指數基金是買入整個市場,是市場的指標,在零和遊戲之下,不是一半贏一半輸嗎?合理地,應該一半跑贏大市,一半跑輸大市才對。為何大部份都不能跑贏大市呢?

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的,若是看某一年的結果,一半贏一半輸,這是大概成立的。但看一個長期紀錄,情況有點像入賭場買大小:

一舖開大,機會率大約一半,即0.5。
連續兩舖開大,就是0.25。
連續三舖開大,就是0.125。
連續35舖開大,機會率應該是0.00000...291。

一般基金,每年都要成為跑贏大市的一半之中,連續多年都能成功的機會率可想而知,實際的統計之下是0.8%,這比起隨機或然率已經是偏高的數字,證明有極少數的基金經理的確有不錯的能力。而指數基金呢?買下了整個市場,它每年都與市場同步,不多不少,就是這麼簡單。日子有功之下,在眾多跑輸大市的基金襯托之下,自然會令指數基金顯得強勁。

再者,John指出,其實買賣主動型基金並不只是零和遊戲,而是輸家遊戲。因為佣金手續費、套現稅項、買賣手續費、基金經理操作失誤之類。多一點成本,投資者就少一點回報。減去這些成本之後,「買大小」的機會少於一半,其實是在玩一個輸家遊戲,這又令指數基金更具吸引力。

不少人都會想,只要選過好的基金,一點點的成本也不成問題吧,看完這著作,我們會發現這操作的成功機會只是0.8%,這是採自美國的歷史數據,感覺贏面極不理想。跑贏大市毫不容易,難怪連股神都推介投資指數基金這概念吧。


《分子金融》連結:
http://www.moleculez.co/#!%E3%80%8A%E8%B2%A1%E5%95%86%E6%9C%89%E5%83%B9%E3%80%8B-%E4%B8%80%E6%9C%AC%E6%9B%B8%E5%AD%B8%E8%AD%98%E6%8A%95%E8%B3%87/cojo/564886520cf21009be87e347

31 則留言:

  1. "另外,有48隻基金交出的回報是標普500指數回報的正負1%之內,可以說與市場同步。剩下來的24隻基金,當中只有15隻能夠年均跑贏大市少於2%,其餘的就是9隻基金能夠年均跑贏大市超過2%,這算是有點成績吧。"

    止凡兄所說的「年均跑贏」意思是指每一年計算均跑贏(即每一年獨立計,連續35次跑贏),還是在35年期間計算「年均回報率」,一次性計算長期的跑贏?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估計應該在說後者,即35年期間計算「年均回報率」。

      刪除
    2. 流星也認為是這樣,所以止凡兄所提到的「賭場買大小」一說好像並不成立? (因為不需要每一年均跑贏大市)

      其實大部份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並不比大市優勝,本來平均來說應該是一半跑贏,一半跑輸的,出現僅有0.8%跑贏大市的最主要原因,則是JOHN也有提及的「費用」,也證明絕大部份基金經理根本不值得收取如此費用 (因為他們在收費後本應做到「額外」的回報,即跑贏大市之餘,跑贏幅度亦應高於收費率)

      刪除
    3. 這是一個幫助理解的點子,沒有成立不成立,當中亦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例如買大小只有贏輸,但基金的回報比較可以一年跑贏很多而往後連輸幾年之類,重點是借這例子帶出多年後的結果跑贏大市的難度。

      刪除
  2. 我近期看完的是Seth Klarman 的Margin of Safety, 雖然Seth的名氣比不上Buffett, 但Seth身為基金經理平均回報有20%, 是連續二十年以上的成績, 不是數年的成績. 所以Buffett也說過這本書永遠都會在他辦公室的桌面.

    其實還有縛個十分值得研究或一讀的長線投資者, 不是只有Buffett一個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著作好像也有blog友提過,有時間找找來一讀。

      刪除
  3. 也大概是因為美國ETF競爭激烈,fee level越來越低的關係吧
    像SPY好像只收0.09%,在香港2828卻要0.55%,唉,在香港在這方面落後太多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香港,單是強積金也搞到滿城風雨,有點兒那個。

      刪除
  4. 匿名16.11.15

    止凡兄。昨天終於做好自己的income statement. 結果當然有點嚇親自己。亦同時review 了自己的基金組合(年少無知,買了投資相連保險,才供了3/15年)。發覺輸得慘重(當然也因為我沒定期做review)。。。昨日呆坐在電腦前,也不知如何是好。。。看來我也要轉去指數基金(如果有的話)。。

    想請教指凡兄有什麼途徑可知道基金的消息?股票尚有financial statement可參考。但基金。。。唉

    Ki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基金的financial statement,看來也關係不大,重點是基金經理本身。不過,我也沒太多基金投資的經驗,不好說。

      刪除
  5. 匿名16.11.15

    買基金, 絕對是減低回報。最好學習投資etf, 有不同國家市場etf, 產品etf, leverage etf 等等, 選擇多及低管理費, 又冇買賣差價
    香港有不同平台可買外國etf, 不要局限於香港市場
    凡兄有咩意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少有投資基金,這書的結論是指數基金更吸收,我也很同意。

      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6. 匿名兄可否分享一下香港有哪些平台可買外國ETF?
    相信有很多blog友也會感興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etrade有嗎?可以找找看。

      刪除
    2. etrade有嗎?可以找找看。

      刪除
    3. Etrade 可以, interactive broker 也可, commission 都很低
      有關etf products, 可search etf db. 有很多不同產品

      刪除
    4. 這裡總有blog友作資料提供,太好了。

      刪除
  7. 匿名16.11.15

    Bogle also said he wouldn't invest outside of US.
    and , he sort of admits that Index investing hasn't been working in the last 10 years.
    -tak

    回覆刪除
    回覆
    1. tak兄所言,我也有留意,主要是看John在iM中的訪問,給我的感覺是他持有的基金太大了,不會亂來放進沒有充足保護的市場,而他對美國以外的市場都不太有信心,最多也只是多考慮一個英國市場,因而有這個結論吧。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完報導有否如我這個感覺,不妨分享一下。

      刪除
    2. 應該是信心問題吧

      刪除
    3. 我的留言長篇大論,簡單就是信心問題而已。

      刪除
  8. 止凡您好,看完你最近這篇關於基金的文章,以及我最近工作時參與的公職金講座中,我發覺很多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句"跑贏大市",慢慢我在思考其實所謂的跑贏跑輸大市到底意義何在? 大市是一個市場平均回報,意味著如果大市多年平均回報如果是-10%,那我所投資的基金是-5%,那我就跑贏了大市,基金經理會跟我說已經算很好了,那我應該開心嗎?投資意義上是幫助人去財富增值,如果我多年後回報是負那我為何不持現金? 更不是要去跟大眾比較我比你們蝕少了錢吧?所以我開始很懷疑這種跑贏大市的對比究竟有什麼意義,我這樣想對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基於股市長期來說總是上升的假設而作出的論述吧

      刪除
    2. 當然賠錢只是假設,而我疑問的是究竟跑贏大市的意義在於為何,我能想到的是,在眾多投資產品的環境中,如何你的投資長期平均回報能跑贏大市,那你就是做了"正確"的投資決定,然而這個回報是否乎合我現實需要,對我有沒有幫助好像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類似"標準"的東西,大市給了你一個參考標準,但實際標準還是得自己去定。

      刪除
    3. dixon兄所提及的是相對回報與絕對回報的問題,有本著作叫「牛眼投資法」也深入討論過這概念。作為投資者,當然是要跑贏通脹,有正回報,享受複利率的威力,與大市比較結果是很多基金經理及市場指標。

      我自己認為個人的投資理財是全方位的,是通盤計劃,股票上的投資回報可以只是一部份而已,最重要是累積資產的能力,這是我個人的著眼點,比起與市場比較更著重。

      刪除
  9. 匿名18.11.15

    其實細心留意本書係講美國
    其他市場ga index fund ? 我看未必

    Sams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體的確是談美國,而指數基金的特性就每個地方都差不多,與主動型基金比較結果可能也差不多,但回報能力可能有異。

      刪除
    2. 匿名19.11.15

      的確,
      但最重要的是回報,選擇那一個地方的指數基金也是要點

      Samson

      刪除
    3. 走資本主義路線,大部份企業都面向世界的市場,成功率較高吧。

      刪除
    4. 匿名19.11.15

      基本上主流 ga 指數都係世界性企業, even 國企, 但注意回報差異可以甚大

      Samson

      刪除
    5. 這的確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事情,切勿聽見指數之父推介指數基金就買,投資前還是要先了解。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