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星期四

嘗試對匯控作出估值

早前一位blog友跟止凡在電郵中交流,討論有關匯控估值的問題,內容頗有趣。雖然這位blog友是股票投資初學者,但他的學習態度十分值得欣賞。不過,一開始拿匯控這個非常複雜的年報來看,可能有點「碰壁」的感覺。



讀者R電郵:

止凡你好,在朋友介紹之下,我看到你個blog。我好贊同你個blog的理念與你對投資既態度。亦由你個blog開始,我多留意了好多關於價值投資的資料。最近看到你以下兩篇blog。

匯控被罰令股價低迷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9.html

渣打出事後還值多少?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3.html

於是我就膽粗粗嘗試計計現在匯控應該值多少,誰知我都還未計算將來可能被人罰錢的減值,都已經計到匯控只有$46.37。我想可能我計算過程中應該有些東西理解錯了,可以麻煩止凡給點意見嗎?(見上圖)

最後就是想了解止凡對初學價值投資的我有何經驗之談或者建議。

以下是我最近買了幾本關於價值投資的書籍,將會在未來半年閱讀。

1.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待閱)
2. 證券分析(閱讀中)
3. 像格雷厄姆一樣讀財報(待閱)
4.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待閱)
5. 取之有道1(閱讀中)
6. 取之有道2(未買,實在太多書要看,看完手上的中一定會買)

多謝你抽出寶貴時間讀完我封email,謝謝。


止凡回覆:

感謝你的電郵與購買小弟的著作,希望你喜歡著作。

你計出匯控只值40多元,我不太看得懂你所提供的圖,我認為重點並非在於計算表之上,而是在於你如何定立你的假設,與及其背後原因,例如未來十年增長為零這假設是基於什麼的呢?匯控未來繼續被罰款又有多少?然後,你可簡單總結一下你的計算,就好像我文章所總結的方式,我想別人會較容易看。

不過,其實這些計算表,自己計算就可以了,又未必有需要讓別人檢測,若有些問題總是想不通,不妨把問題集中一點歸納一下,我可能較容易提供意見。


讀者R:

感謝止凡抽出時間回覆email。先離題一點,一路看止凡個blog都覺得你是一個好隨和同肯與人分享的人,但實在想不到你會如此短時間就回覆讀者電郵。還有,原來當一個blogger或作者真的會跟你互動的時候,感覺都幾特別,有點開心加興奮。

說回匯控:

1. 未來十年零增長這個假設是因為回看近5年,匯控都不算有持續的盈利增長,而盈利只是在140億美金左右上落,但如今看了止凡的觀點,十年零增長又似乎不算太現實。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的話,我相信間公司可能已經變質了?換個說法,如果預測間公司十年盈利零增長的話,就不應該投資這間公司。

來到這處,我就會再想,為何最近五年盈利都沒甚增長呢?因為最近五年Global Banking的收入已經飽和?我看看同是做Global Bank的渣打最近五年也是沒甚盈利增長,相反,好多中資銀行,例如建行同中銀就有相當不錯的盈利增長。

但是對於Global Banking的收入是否已經飽和這個問題,其實我在這一刻又真的沒有一個答案。因為我最近這幾個月先開始學投資,去到這地步,我有第一個問題想請教止凡:

問題1.
我應該由哪方面著手去找資料呢?回看匯控最近五年的年報?或者上網在google用keyword去search?例如"世界銀行經濟預測","世界經濟形勢回顧",等。

a. 我嘗試過看匯控最近一年的年報,但發現真的好長好長,有點無從入手的感覺,我應該由哪一部份開始看呢?
b. 上網看報導,就發現其實好多都加入了主觀意見,以我現在的能力又無辦法分析到哪個論點是對的,哪個論點過於偏激。用買樓做例子,政府加辣,淡友可以搬出十萬個理由話加辣會令到樓市下跌,好友又可以搬出十萬個理由話加辣會令到樓市上升。

問題2.
至於匯控未來繼續被罰款又有多少這個問題,正正又可以回應問題1,我之前看過報導話大行預測匯控未來兩年可能每年被罰30億,總共60億。但我又會想,大行這個30億怎樣來的呢?經常都見到大行調整估價,所以我自己個人對大行的預測偏向有保留。如果我不相信大行預測,我又應該去哪裡找這方面資料呢?

還有就是要向止凡說聲不好意思,因為初學投資,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明白,但要明確說出有什麼不明白又好像總是說不出來,所以前一封email可能寫得頗亂。

最後就是再次感謝止凡抽出時間看完我封email,thanks。


止凡:
你的學習態度很好,不過我想提醒一點,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估值,這並沒有標準答案,就連標準方法都未必有。

以我在blog內所提供的方法為例,每個假設都好像有根據,但其實也是夾雜了很多假設,例如為何是10年回本?為何拿恒指歷史作參考?這都沒有標準。

我常常說一個例子,就是高矮肥瘦的,你不太會利用什麼定義與公式去判斷,但看到某人肥胖,你會立即認為這是肥人,你完全不用知道他的重量及肥胖的定義。

回到你的問題,其實兩大問題大概都是找資料的問題,除了公司年報內,所有能找資料的渠道都可以考慮,我也是常留意新聞及一些報告,不少的確有主觀成份,重點是你如何去選擇資訊,若報告內容是真實,只是筆者太主觀時大可以憑自己的認知去判斷。

因此又說回老問題,財務知識很重要,不同財商的人身處同一個社會,接收同一套資訊,所得出的東西可以是兩回事。不妨參考一下Peter Lynch的概念,散戶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認知與接觸,得到大戶也沒有的資料。好像你對global banking的看法,可能因為你的認知背景而得出的推斷,我也不一定能察覺。

我在著作中都說過,讀者與blog友與我的距離可以很近,這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讀者R:

我想我大概明白止凡想說什麼及帶出什麼想法。的確,來來回回,原來我的問題都是回來了財務知識。

之後我會再嘗試從各方面增進自己的財務知識,短暫目標就是可以對匯控作出一個自己滿意的估值。到時候,希望有機會再同止凡分享一下各自對匯控既看法。

還有一件頗有趣的事跟止凡分享。在止凡講之前,其實我都不知道有Peter Lynch這個人,於是我就上網看看Peter Lynch的事蹟與他的理念,於是我就在Google裡鍵入以下keyword:

"Peter Lynch概念"

結果是:


 最後當然還是感謝止凡帶出了這個方向給我,謝謝。 


止凡:

哈哈,我想過去寫了不少文章,就連google上有關價值投資的相關東西都被我灌了水,不好意思。

我常常強調的財務知識,的確難以量化及好好定義,又難以解釋,唯有靠你自己領悟,加油。


後記:

初學者分析匯控的確有點吃力,可能我早前分析匯控的文章寫得太簡單了,很多資料及假設大家看來好像理所當然,其實背後有不少認知與考量的噢。不過,這位blog友如此積極努力學習,在股票投資分析方面應該不斷有所突破的。

為何估值這麼難?其實說難不難,問題是有多少財務知識,當能把數字化為常識在腦內思考時,看企業好壞就如判斷別人「高矮肥瘦」,不再需要利用磅或計算公式了。還有,魔鬼總在細節中,問題是你有否能力看得見能影響大局的細節,能看到這細節又能否判斷它會影響大局呢?這需要財商,需要時間浸淫,慢慢來,錢不入急門也。

33 則留言:

  1. 其實,,.,.
    點估得準
    就算大行
    咁多分析員 咁多數據
    若果按年變快太大 大行都估唔準

    咁作為老散
    睇得明頭果頁大數算啦 :-o

    我唔記得邊度睇過
    話匯控張過負債 用會計手法寫成資產
    普通人
    點睇得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銀行的model是利用負債賺錢,還要很高槓桿,很想了解jack兄所講的文章是指什麼地方。

      刪除
    2. 好似都系blogger
      唔記得邊 haha :-D

      刪除
    3. 明白,謝謝。

      刪除
  2. 匿名9.4.15

    唔知有冇人題過呢個問題,如某股內在價值為5元,如現價1元,在1元這時買入,3個月後已經快速升到5元內在價值的目標,在這三個月內企業不段併購同業,是否說明在首次併購發生後,已經要進行價值重估?調升內在價值IRR或相關折現率的目標價值?
    內在價值是否存在長期內在價值或短期內在價值
    如以巴郡早期投資公司做例子,他基本持有20年以上,那說明他不以內在價值為賣出條件?
    你認為50歲的投資者,組合內指數ETF應佔有多少個百分比?
    謝謝解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似舊文有題過下.,.,,. XDD

      刪除
    2. 匿名9.4.15

      那段舊文有解說,能否指點一二?

      刪除
    3. 若公司有大動作,作重估也是合理的,好像長實的重組動作,全城都在重估其價值。

      我不懂什麼長期短期的內在價值,可否分享更多?

      買賣條件,內在價值是一個很重要因素。不明白你的因果邏輯,為何持有20年以上就代表不以內在價值為賣出條件?

      於我而言,任何歲數也好,投資都是一個計劃,永遠總是以好價格買入有價值的資產。什麼歲數的投資組合應該如何,這可能是財務策劃師的概念,並非這裡的概念,不能解答你。

      不妨考慮留個大名,方便交流。有興趣多來看文,可能你會有另一體會及一些啟發。

      刪除
    4. 另外,這裡文章近千篇,可以試試利用站內搜尋器找相關舊文章,我也經常這樣做的,很有效。

      刪除
    5. 再次感謝止凡教路...我會從新細讀所有相關舊文章,謝謝。

      另外如以財務知識,應如何著手分析中集安瑞科的企業未來競爭優勢與行業護城河?

      【買賣條件,內在價值是一個很重要因素。不明白你的因果邏輯,為何持有20年以上就代表不以內在價值為賣出條件?】
      我覺得應該每年報表發表後調升價值,20年內應該會發生幾次到達當年所計算的內在價值目標(收益少於無風險美國國債回報),但為何巴老不放棄持股,而是在每次吸引價位,再次加持持有股份?這是否以企業擁有人角度,不段增強每年的股息現金流,再利用所產生的股息現金流去併購或全購其他公司?我以上的觀點正確嗎?

      刪除
    6. jason,歡迎你到來。我不認識中集安瑞科這公司,所以不能提供意見,其實你也可以分享一下。

      有關你的問題,首先,20年內是否一定出現價格比價值高很多的情況呢?這點值得看看。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有錢人喜歡資產,比起現金來說,資產更實在。一盤好生意,一家好公司,就是能產生現金流的好資產,若你是有錢人,真的有很多錢,你還會點算手上的錢?每每計算著賣這公司賣那公司之後可以換來多少現金嗎?這是一般小市民會做的事,並不是富豪所想。「現金為王」這句話不是每時每刻都對的。

      上面的概念頗難表達,希望你會明白,沒有一個富豪的幾千億身家是現金來的,若持這個概念,他不可能有這副身家,這點值得深思。

      還有,散戶的買賣動作,股神不易做,始終不是買賣三幾十股,是買賣整家或半家公司,這不容易,亦難以市場價成交。

      刪除
    7. 其實巴菲特錢多過頭,要一到內在價值就沽售好難做到,只佢要有少少舉動都會對大市影響好大。所以佢情願買好公司之後唔買買賣賣。而且要留意佢揸住唔放既公司同佢會賣出既公司有咩分別? 點解佢唔賣可口可樂? 但係點解佢又會賣中石油?

      刪除
    8. 增長股與周期股的分別吧,還有,overprice得太厲害也是因素。

      刪除
    9. 先感謝止凡與Herman的回覆和給予我思考的空間
      【而且要留意佢揸住唔放既公司同佢會賣出既公司有咩分別? 】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思考過,因好公司本身有的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是難以複製,賣中石油的原因是關乎當時的油價已高估,失去安全邊際。

      刪除
    10. 股神的操作,的確有很多智慧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絕對不是靠運氣的。

      刪除
  3. [題外話而已] 「高矮肥瘦」的類比未必咁好,因為話一個人高,係佢係個社會度比起大部分人高,係事實上係真係可以有個標準。比如一個男仔身高180,比起社會男仔的平均高度高出10CM,咁佢就真係「高」。咁當然你可能會問,咁179又算唔算「高」?177, 173又算唔算? 咁始終高的定義係模糊的,但我地仍然搵到某啲高度係一定屬於高的。

    路過亂up.....

    回覆刪除
    回覆
    1. fuzzy logic =D ? XDD

      刪除
    2. 這有點簡單複雜化了,我舉的例子本想說明一些估值的道理,如今好像變得更難明,慘。

      刪除
    3. 雖說係題外話,但其實都可以係題內話。[其實都係題外話,好似係,仲1999]

      個問題好簡單,就係止凡認為所謂價值投值既「價值」,有無標準可言?我猜你大概都答,「有.....但係所謂有,其實同你做左乜野預設同點解做咁既預設有關,比如你認為XXX對一間公司黎講比較重要,所要你假定XXX比YYY重要,但點解XXX比YYY重要,其實可以再討論.........」

      所以,有無標準可言的問題,想問的唔係對於某一個人有無標準可言,而係事實上有無呢?

      路過唔小心認真左......亂up again

      刪除
    4. 何為價值,相對還是絕對,這很值得思考,答案又的確無絕對。

      記得一個故事還是電影橋段,拍賣行拍賣世上只有兩隻的古碗,假設大家都定了其價值是每隻1000萬,兩隻加起來就是2000萬,但有位富豪就拿5000萬去投得這兩隻古碗,大家都覺得他估錯價,不專業。

      誰知他得手之後就當眾毀滅了其中一隻,之後就話另一隻已經成為當今世上唯一一隻同類型古碗,現在在他手上,底價1億。

      可能這是無聊故事一個,但帶出了價值在乎不同人觀點,既相對又絕對,有時很抽象。

      刪除
    5. 好答案,多謝

      刪除
    6. 我諗起,水的價值。

      刪除
    7. 高手,供求,水在沙漠與在香港的價值不同。

      刪除
    8. >> 止凡
      我記得系 <>
      和坤演的幕 =D

      刪除
    9. >> 止凡
      我記得系 鐵齒銅牙紀曉嵐
      和坤演的幕 =D

      刪除
    10. 我看的好像是外國電影。

      刪除
  4. 嗨止凡兄~好久沒來,剛去了旅行充充電XD看到這文章,想到自己也是初學者,好有親切感啊~我覺得呢,我們初學者常犯的問題是太固執,看不懂年報就猛看,但看幾天還是不懂。我的方法是看幾次不懂就先放一旁,看看其他財務知識,一段時間過後回頭看,不知不覺就會懂了,就好像海綿吸收水分的感覺。

    題外話:回來後上網,發現股票升了近一元,嚇了一跳。人們一頭熱湧入股市的情況又出現。止凡兄,初學者不是常會被買入價的高低而苦惱嗎?我近來在網上看到一個方法,不是追求最低買入,而是相對合理買入。找出最高和最低買入價的平均數,等於或低於這個價就買入,你覺得可行嗎?當然前提是對該股票有相當認識才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歡迎Mandy又回來這裡,就看年報來說,不少年報較淺,公司業務亦較簡單,初學者不妨先從這些年報入手。

      最高與最低價格,你是指過去的歷史價位?這跟價值沒多大關係,可能你在股票市場日子短,還未看過好像電盈之類的股票,高位在30多,低位在幾毫,幾合一之後值幾元,你會拿30元加幾毫子除以2去定價嗎?

      刪除
    2. 明白了,所以還是老話,根據自己心中的標準衡量~前提是財務知識要足

      刪除
  5. 匿名10.4.15

    銀行被監管局的罰款,可以看看摩根大通。金融風暴至今,共被罰款190億美元!(其中,大概70%的罚款源自 Bear Stearns & Washington Mutual的收购。)在罰款事上,常有5、6間監管機構(美國、國際)都對同一件事情罰款,而個監管機構開罰單時都不會考慮其它監管機構已经開出的罰單。感覺好似小孩子做錯一件事情,同时被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爺爺、奶奶,個罰大10大板!

    摩根大通說未來是沒可能完全 「排除」 罰款,不過應該會逐漸恢復平常。

    回覆刪除
    回覆
    1. 嘩,罰上罰,這一招實在難以招架。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