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星期二

大時代中的內銀股

三月份過去,內銀股都公佈了2014年業績,大部份都需要減派息,不少盈利增長亦放緩。內銀的股價多年受壓,本來以為業績期過後會進一步被唱淡,誰知復活假期後一個「大時代」狂潮開始,轉眼間內銀股成為狂牛炒起的目標,眼見不少專家突然轉口風,180度由唱淡變成唱好,基金經理急忙補倉,好像從前的什麼壞帳、撥備、貪腐問題都一一消失似的。在這景況,作為投資者,更應該冷靜分析形勢。



幾期有關內銀股的政策及新聞都不少,點評一下止凡的想法。前日晚上,下調存款準備金1個百分點,市場將會釋放萬多億元出來,這是什麼天文數字呢?我只知道國企銀行今天還有近兩成的存款準備金放在中央銀行,逐個巴仙或每半個巴仙地放出來,中國市場的貨幣流動性都能大大提高,中央太能操控了。放了資金,代表內銀能借出更多資金作息差賺取盈利,銀行作為百業之母,這消息對內銀股絕對是利好因素。

存款保險制度又怎樣呢?本來大型銀行較穩當,就算存款待遇低一點,客戶都願意存錢在大型銀行處。但有了存保制,大小銀行對存戶的保障可謂沒多大分別。這制度對於大型銀行,包括我愛股之一的建行,算是一個利淡因素,意味著以後要多點成本才能爭取客戶存款了。

息率市場化又如何?內銀多年受著政策保護,一直利潤豐厚,其實這又是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控制型經濟。息率市場化其實應該稱之為息率正常化,這是遲早的事情,到內銀「有毛有翼」,總有一天它們都會走出中國跟其他世界級銀行競爭,雖然息率市場化會收窄內銀盈利,但也是市場成熟的表現,我樂見這些內銀及內地金融體系的成長。

回看內銀的盈利能力,去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難得的銀行C》討論過。今天大型內銀所擁有的盈利能力與效率,可算是世界頂級優質銀行的級數,這可能是因為收取暴利多年所致,就算今天利好利淡各有因素,可能只是把未來的暴利減少一些,回歸正常而已。

朋友問我會否因為以上的一些利淡因素而減持內銀,為求令朋友更容易理解我在想什麼,我提出了一個假設,例如我覺得某公司股票值$18,今天這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機會被新遊戲規則而削減一成兩成,在我心目中這公司股票還值$14、$15,今天這股票在市場的買賣價還在$5、$6、$7,那麼我應該做什麼才合理呢?

港股恒指的歷史市盈率為8至24倍之間,平均值在14倍、15倍左右,以內銀今時今日的規模及盈利級數,採納一個比恒指更高的市盈率也算合理。近期大升一輪,工、建、中、農的市盈利也只是7倍左右,簡單一算,大家又認為它們值多少呢?

買股票多年,經常都幻想自己若能在70年代、80年代買入了匯控、恒生、煤氣、中電、港燈、長實、新地等股票並一直持有之今,當時個位數字的股價,今天收一季股息都不只當年股價的數字了。拿這個概念來看,把今天當成是80年代的香港,有什麼股票在30年後會有巨幅成長的呢?從這個角度想,今天在中國內地的銀行,實在太抵買了。別忘記,這些銀行還未算正式成長而走出中國賺外資噢。

今天,富蘭克林鄧普頓的調查顯示,有四成三受訪本港投資者表示,會以少於一年時間評估投資的成敗,令本港成為全球最短視投資者的地區之一。這調查令我感覺到不會有太多股民用以上的觀點角度去考慮投資一支股票,一心只會著重哪支股票在三幾個月升得多,抱這概念,投資成績會好嗎?希望多點股民知道問題所在,應該多看價值,放長線、釣大魚,做合理的決定,免做「大時代」中的大鱷點心。

61 則留言:

  1. 嗯,我老公(隨便的^_^)選了939,而我不想大家同選一樣的,所以選了1398,等著慢慢收成。現在收入省下的大部分都用了在投資,有時候反而覺得這成為了習慣和興趣,在別人眼裡其實很「異型」,因為不愛名牌、不愛金銀珠寶、不愛靚衫靚鞋化妝品,反而愛投資理財,在大家的眼里是不懂「適當」消費。哈哈,如我所說,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不容易。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可算是少數人,而成功的投資者往往都不會是大多數,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絕不容易的。

      刪除
  2. 匿名21.4.15

    壞帳、撥備、貪腐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正因為這些說了十年的擔心,才讓這安全邊際如此之大,這幾年收的股息很不錯呢。對於這些問題,你又不妨分析一下其嚴重性,對價值又有何影響。

      刪除
    2. 美國無 :o)? XDDD

      刪除
    3. 美國絕對有,我想部份原因是內地對大戶來說,透明度有限,太多未知素令他們一直擔心這些不確定性。

      刪除
  3. 經歷呢兩日大跌大升, 都諗緊係咪應該要鎖定利潤,減低風險,儲存零成本股票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投資策略配合每個人的計劃,沒有對錯,對我來說,今天的內銀價格仍然偏低。

      刪除
    2. >>>理財見習生

      依家, 我會買 0005 XD
      0939 PB 已經系 1.42...
      0005 先系 0.92... 九折...
      仲有 H股 收息要打九折比股息稅....
      ---
      vvv 以下非價值投資
      仲有樣野,.,. 信不信由你
      去到今次升市嘅後期,
      一定系推隻大笨象 推起個市之後散水

      刪除
    3. 銀行股的PB要看股東回報率而定級數,未必直接比較的,好像恒生的股東回報率在20%以上,PB平均在兩倍,2.5倍甚至3倍才算偏貴。其實這是運用資產能力,或者資產質素的概念,質素高的book value跟質素差的book value價值絕對有分別。

      大市升跌,大戶總是拿匯控作磨心,這是過去的應驗的經驗吧。今天能否應驗,又要看看今天匯控佔恒指比例,或今天「大時代」的主題之類。如果純粹因為這原因去投資匯控,投資者不妨深入細想成因。

      刪除
  4. 零成本既掙扎真是好耐人尋味,又可以煅煉下自己,struggling 在賣與不賣的當中,其實真是好「搞事」。如果問自己,點解要賣,點答呢hea?

    回覆刪除
    回覆
    1. 較合理的操作,買賣還是看價值行事,把股票當成資產,看其價值及現金流,符合個人投資計劃的,才作合適買賣操作。所以,沒有話零成本操作一定是對或錯的。

      刪除
    2. 同意係操作問題,儲存零成本加月供股票係我未來投資策略計劃

      刪除
    3. 希望你能達到目標。

      刪除
  5. PE還是個位數的中資股已買少見少, 更何況每年還收緊至少4厘息(今年信行除外...).
    進可攻, 退可守, 邊度搵....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哦,這是過去幾年一直發生的情況,只不過一向跟誰推介內銀股,人家都不太受樂。

      刪除
    2. 送錢給人家都不要, 也是沒有辦法的 :)

      刪除
    3. 又不算送錢給人家,只是分享理念而已,而人家的確有選擇接受的權利。

      刪除
    4. 呢無世界無後悔藥食。
      我係上年開始接觸止凡你個blog 的,
      當時你有介紹內銀,但果陣成日怕內銀要供股抽水,
      又怕d壞消息同埋內銀收埋d 壞賬
      於是唔敢入手。

      點知天下烏鴉一樣黑,
      大貓銀行同英渣銀行果d講到幾咁國際化幾咁專業,
      原來又係幫人洗黑錢。

      還是你講得好,
      呢家的內銀其實就係當年的匯豐,
      用幾年時間去睇,當然看不出門路,
      但如果將時間拉長,10年、20年,
      內銀就不止如此了。

      刪除
    5. 的確,投資所考慮的年期不一樣,對眼前的問題自然有不一樣的思考角度。一個投資要長時間跑到很多倍盈利回來,所講的是10年、20年、30年,大家還記得過去這麼多年的香港發生過什麼事情嗎?有多少政策對銀行有利或不利呢?回看30年後的今天,當年這些股票成長都跟香港經濟一同起飛。看長遠一點,投資考慮未必需要太貼市。

      刪除
    6. 小弟出來工作了五、六年,因為工作穩定,
      個個月有錢回來,所以一直無諗過投資。
      但去年發覺退休後可能手停口停,才起了投資,希望他日能以股息過活的諗頭。
      既然我的理財的目的是退休,所以投資年期可以拉長,
      而止凡你的blog 因而很合我的目標,
      最近,在你介紹下,也有去了巴黎兄的blog 度學習,
      得益不少。
      小弟希望繼續能從你身上學習,
      請多發文,
      謝謝。

      刪除
    7. 你來這裡及巴黎兄處能得到啟發,我感到高興。

      找到自己的投資目標,就一步步去實現,祝你成功,我也盡量多發文吧,大家加油。

      刪除
  6. 止凡兄分享理念簡直係袋錢落人家袋啦~ haha

    回覆刪除
    回覆
    1. 普通都不太領情的,所以說兩句就轉話題好了,哈哈。

      刪除
  7. 止凡兄提到內銀走出世界賺外資。我反倒覺得這方面不能有大寄望。銀行集中心思發展本國業務有可能更好。匯豐走出去發展幾十年,大部份盈利還是來自香港。恒生專注香港,表現遠較匯豐好。再看現在很多國際銀行都在海外損兵折將,要不停縮減海外規模,把重心重新放在本土。有前車可鑑,最怕是銀行純粹為做大而做大,為發展而發展,為分散而分散。

    回覆刪除
    回覆
    1. 走出去的確未必好,不過這的確是未來一個大方向,就算不是每家內銀都走出去,我相信都總有不少內銀會走這一步。

      本地有本地的好,然而,你看今天不少世界級銀行都好像做得比本地銀行差,只是近幾年的問題,主因是全球經濟不好,美國、歐洲、日本各國都自身難保,作為銀行亦首當其衝。但回想匯控在世界賺外資的模式,以龐大資本發股收購其他企業增加版圖,80年代、90年代可謂十分厲害,連你所講的質素優良的恒生也被她收歸。

      所以,有好有壞,對我來說,偏向相信這是未來的利好因素。

      刪除
    2. 或許用巴菲特的格言,最重要是護城河有多大,而不是市場有多大.當然走出去也有強大的獲利能力,當然要走出去,內銀已開始走出去,時間會証明它們的能力

      刪除
    3. 同意sam的說法,可看看未來年報的結果如何,讓時間證明一下。

      刪除
  8. 小弟暫時未研究內銀,所以唔參與內銀平唔平既討輪之中,不過遲d研究完一定會加把口。不過我有d同意RkwC兄既講法。好多投資者都憧景一間公司走出國際,但係我有時懷疑係唔係一定係好事? 例如內銀係中國有良好既競爭優勢: 政府對內銀頗為優待; 同時係國內又有規模經濟。外國銀行係內地做生意一定唔會有咁好既待遇,可能要面對不同程度既制肘。同時又要同已經係龍頭既內銀爭市場佔有率,絕對唔易。而內銀去到外國個位置就同人掉轉。係國外既投資最多只會係得到正常既ROC而唔係國內所得既abnormal return。 外國做得愈大反而拖低全間公司既回報。 另一個我直接係書到抄出黎既例子係Walmart,佢係番美國南部(佢地頭)做得好地地,但係去到加州就一直追唔上當地龍頭...

    回覆刪除
    回覆
    1. 走出去有很多模式可選,其中一個是以龐大資本收購當地做得最好的銀行再作管理,這是匯控十多年前的成功。內銀今天絕對有這資本,但管理文化還未成熟,還看內銀的發展吧。

      刪除
  9. 所以小弟一向對公司開拓外國市場有介心,但係依個係發展既必然階段都冇佢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匯豐銀行是一個向外拓展的例子。

      刪除
    2. 正如我對Ricky回應,向外拓展有好有壞,未必一定要向壞處想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渣打,今天都很多壞消息,管理得差,盈利增長停止,受盡指罵。但回想就三年前,渣打的新興市場擴張模式不是都很好嗎?只是近年在管理南韓地區時出了問題,令盈利被拖低。

      向外拓展是總比留在本地有更大風險,但我相信這始終是大方向,總會發生的。

      刪除
  10. 止凡兄信心堅定, 而我近來也在考慮4大銀行去國際市場問題。
    我還是比較細瞻,傾向好像恒生銀行這樣的發展公司夠了,風險也相對比較細,始中在自己國家安全度夠,市場也足夠,但我會換入中型銀行股的,進入國內市場一年多,在國內也有不少不錯的銀行。但總市值沒有那麼大。
    二者中各有好處壞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重要符合個人投資計劃,的確就算美國也有不錯的地頭蟲銀行,例如股神的至愛富國銀行也不錯。

      刪除
  11. 內銀就國內市場已經有排做。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今天內銀在內地的盈利進帳,的確未見市場飽和的問題。

      刪除
  12. 剛拜讀了止凡兄於IMONEY寫的專欄,恭喜你可以有一固定地盤可以發表理財王道.救萬民於部份作者的歪理之中.
    記得上次牛市時,本人對理財一竅不通,但仍記得那時心裏其實很忌妒身邊的朋友或陌生人每日也不勞而獲幸地賺錢,幸好本人天生對股市有反感和很小膽.一股也沒有跟勢/風炒作,所以幸保不失.
    歷史不停地重現,現在沒有一點財商的人也高談自已的心得,當中包括自已的親友,可是吾已非當天吳下的阿矇(註:"矇"在廣東話意思是無知,跟"蒙"同音).
    本人現在心中很予盾.一方面想拯救親友,但覺得忠言逆耳,別人不會聽的.另一方面是暗喜,因為這正是身家大轉移的機會.現在十分苦惱如何去執行.因為本人今次直覺覺得今次的情況是之前其何一次牛市也不能比擬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算什麼救萬民了,只是分享平台而已。

      我經常都說,個人有了財務知識,所體會到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跟別人分享,別人能接受多少,或多或少也隨緣,不要免強。最重要是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明白自己的投資計劃,自然能在大牛市中遊刃有餘。

      刪除
    2. 謝謝回應,隨緣二字說得十分好,有時際遇這東西很玄的.期望後生的朋友少點負能量,多點自強吧

      刪除
    3. 這也是我的期望,正面一點看事情,得到啟發的機會更多。

      刪除
  13. 跨國也要看方向
    如果是以增加國外據點以服務 個人與企業需求者
    因為可以增加國際服務的範圍而提升自己在國內的競爭力
    新加坡 星展銀行 應該就屬於此類型 獲利爆發性或較低 但較穩
    藉由併購國外銀行快速成長的 如渣打 就在南韓遭遇困難
    但當初也曾大賺新興市場錢 當然當全球經濟不穩時 難免會有炸藥在身上的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每種海外擴展模式都有好壞,投資者最重要是了解清楚其模式,衡量是否配合自己的投資方向。

      刪除
  14. 匿名23.4.15

    止凡兄,請問長線投資的股票放於銀行、股票行定拿實票放回屋企好?謝謝!新手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何處理好,你的問題是指實際操作的費用上嗎?當然是提實股出來費用最低。

      我知道有不少人希望長線投資而故意提實股出來,又或者怕大市短期波幅要走貨而放於證券行,這類考慮也合理,但前提是看看你自己的投資習慣會否就這些因素影響。若不會受影響的話,沒多大分別吧。

      而我就一向有孖展戶口,股票放於銀行作safety margin抵押,操作靈活很多。

      刪除
  15. 呵呵、開心的數內銀資產,享受一下數字上的富貴良好感~~~
    之前16000-25000叫人追,冇人欣賞~~~~
    飛鳥全家一有錢就買足7年仍覺得唔夠貨,手上的中行$2-4,建$4.5-5.8,農行$3-3.8都有~~~~
    而家28000升左上去,外國基金唔理都追入怕追唔上指數~~~~
    老實講叫我再分析內銀這個水位入唔入得過,我已唔知點答,而眼紅飛鳥家人賺到些少真係有~~~
    所以小弟會潛水一段時間,唔寫內銀~~~
    當然其他股票也會寫一些,如我推介過的2388@27賣南洋蚌會$3-5水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內銀的精神領袖,喜歡看你的分析,不要潛水呀,哈哈。

      刪除
    2. 咩精神領袖,我只係每年做下內銀業績excel睇下盤數那支平而已~~~~

      刪除
    3. 這造福blogg友呀。

      刪除
  16. 匿名24.4.15

    有很多國企及民企均有不少項目在海外,內銀在海外設立机關是便於為企業融資。四大內銀在國內均有良好的系統及網點。我相信內銀有發展空間及做大做強。
    美詩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的確是未來內銀的發展機遇,若能好好把握,前景無限。

      刪除
  17. choinm28.4.15

    未來內銀的發展機遇,若能好好把握,前景無限!!!
    怕大陸內銀者可問問匯豐,佢對內銀好有信心,將四大內銀LC(每張幾百萬美金)俾佢貼現,佢多多都收,息口1厘多的,好到你唔信.
    有買貴冇買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哦,原來有這樣的資料,多謝分享。

      刪除
  18. 止凡兄,想問問如果煤氣派了股,我應該怎樣計我組合內的平均價。抱歉,我不懂計算,只懂不停月供,悶悶地投資~~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而且確,投入的金額可能不停變化,因為有增持或減持,股息又不停有,股數又不停變。我一向有一個excel,按每支股票,把所投入過的金額,所收回過的股息,以及所持有的股數都紀錄,計算成本時就拿這三個大數計算出來,不用想太多。

      刪除
    2. 感謝止凡兄的回答,但有一事,我還是不太了解。
      就是送紅股這個問題,我如何才知道這些紅股的價格?因為我不知道紅股的價值,所以不懂怎樣計算

      刪除
    3.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刪除
    4. 所以現在不懂計算該股票的平均價~~

      刪除
    5. 紅股令你多了股數,就修改一下所持有的股數即可。

      刪除
    6. 感謝止凡兄的解答。很期待你下一本著作^_^

      刪除
    7. 好的,加油。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