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資產會生財 負債會損失
舉例我很喜歡駕車,但最不喜歡泊車,不是泊車技術問題,也不是車位難找的問題(當然這也是一個苦惱),而是按時間計費的感覺問題。按時間計費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就好像我到一個商場,駕車前往的話,把車泊進時租停車場,之後到該商場逛逛消費,泊車的時間一直過去,我需要付的泊車費就一直增加著,時間逐小時過去,泊車在停車場的時間變成從我口袋中拿錢的敵人。泊車費始終是有限數目,這不是支出金額或負擔能力的問題,而是感覺的問題。如果公司沒有車位的話,相信我大概不會駕車上班,因為公司沒有車位,駕車回公司需付停車場費用,這就好像「帶錢返工」。一邊在工作賺錢,另一邊廂卻按時從我口袋中拿錢,有富人思想的都不會喜歡。
這個概念延伸下去,是《富爸爸》一書中所提到的「資產」與「負債」的概念,加上引號是因為這兩個名詞並非會計學所採用的定義。「資產」會不停把錢放進你口袋,而「負債」則會不停從你口袋拿錢。透過擁有「資產」,隨時間過去,我們會不停收到錢,時間越多,收入越多,時間因此變成了我們的好朋友,富人最喜歡這種感覺。相反,若擁有「負債」,隨時間過去,我們的錢越損失,時間變成了我們的敵人。因此,時間是朋友還是敵人呢?還看金錢的走向。
買降值窩輪 時間變敵人
在投資上,有時間值的,好像買入後會不停降值的窩輪,又或者一些壞公司,時間一過去,公司業績一直變差,價值一直下降,它們卻有捧場客,因為多數散戶都希望賺價差,低買高賣能賺大錢,這道理多麼顯淺,但能做到的又有幾人?然而,有富人思維的人就是不喜歡擁有這些投資項目,因為擁有這些投資項目的話,時間就變成了敵人,就好像泊車進時租停車場的感覺,不好受。
致富可以很簡單,未必一定是賺價差。反而直接收集「資產」,讓它們隨時間把錢放進口袋裡,使時間成為朋友,簡單直接,時間慢慢過去,財富自然遞增。所以,要富口袋,先富腦袋,有了富人思想,懂得運用時間,與時間做朋友,自然有好未來。
推介影片:https://youtu.be/cyzQxw21rBM
感謝止凡的分享!!!由16年開始睇,睇睇下仲有埋YOUTUBE,一直無私分享好多就算大學都唔一定會教的事,非常感恩您的無私同對後輩的培養!!
回覆刪除多謝支持, 寫左咁耐, 的確儲左一班忠實網友, 感恩
刪除窩輪個例子話時間變左敵人,窩輪即係期權long side,算唔算係short side就係令時間變左自己朋友?
回覆刪除一般散戶買牛熊證,其實就是Long (buy) call 和 Long Put時間值變了敵人。相反窩輪發行商就是Short (sell) call 和 Short Put,時間值變了朋友。
刪除輪商見勢色唔對, 仲可以收回呢
刪除yea but you can't sell puts unless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in the account that is why most users just buy call/puts because they have small accounts.
刪除唔計輪商做生意, 自己Short side睇你short咩股票啦, 如果short一D質素差或大過昂貴既股票, 咁時間只係短暫既朋友, 之後都要面對現實, 就好似accumulator咁就係經典例子, 賺時間值都要小心中伏啊..
刪除很好的重溫
回覆刪除你對這篇有印象?
刪除我絕對可以用你所寫過的文章, 找出相關的原則.
刪除謝謝你用不同的實例, 帶出不變的原則.
厲害, 忠實讀者, 多謝支持
刪除🤣🤣🤣 多謝分享好作品👍
刪除屬於性格原因: 若然連租「時租車位」的錢也不捨得(即係肉赤),這樣的性格就很難創業、開公司了。
回覆刪除租寫字樓、租舖,或請人等等,你都會看成是「負債」?
到商場,租臨時車位的支出也應纳入在「商場消費的總支出」內,不應當成係「負債」那麼嚴重吧? 懷着這種心情去消遣又怎會開心呢?
做生意的成本,與負債,你有少少混淆,你有開公司創業?
刪除止凡兄,何解你會感覺到我上面有將做「生意的成本」與「負債」混淆呢?
刪除我有小公司,已做了多年。但這與混淆「生意的成本」与「負債」係冇必然關係!因這是通識呀,不識做生意/投資的人,也不應該混淆兩者。
我就感覺你將「時租車位」的開支說成為「負債」就似係混淆了。其實你應該話這對你來講係一種心理壓力(肉赤)才啱!
做生意,開支成本,是賺取盈利所需的,當然做生意亦盡可能控制成本,就算處於增長期亦要控制好收支效率。
刪除而消費/負債, 是另一回事,是個人enjoy與否的取捨,要分辨想要與需要。
見你把這扯到做生意的"租寫字樓、租舖,或請人"等成本之上,所以才感覺有點奇怪。
也不要緊,你明、我明、大家明就可以了,不用糾纏於定義之上。
買車都可以被認為是買負債,入油、租車位、維修保養等等, 為何你要買車?
回覆刪除這故事是舉一反三的思維提醒,你就同我舉一反多三,那就什麼錢都不去花了
刪除同意不應該為一些小事例如是停車場收費而勞神。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同樣地,當你心思用在A身上,便只有比較小時間用在B身上。但如果B是你的人生大事呢?正如好多人為了買東西便宜幾元而周圍去格價。但對於幾千,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股票交易卻只是看看圖,聽聽財演說幾句就去買。但公司做那麼?審計報告有沒有問題?去年營業額,淨利潤是增加幾多都唔知道,甚至股票的估值或價值幾多都唔知道。行業未來前景如何?未來經濟如何?這樣子買股票贏錢是運氣,輸錢是應該。唯一辦法就是以後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再買個股,而買股票ETF, 債券ETF, reits等。
刪除同時,小數不及大數,但有時順其自然地平都係好事
刪除講到大數小數, 又諗起呢條片
刪除https://youtu.be/6zgleQBJz9E
最尾可以加句:" 正所謂富腦袋與富習慣"
回覆刪除good
刪除停車場同窩輪的慨念有些不同. 又例如: 買保險都是用的時候才有收入的, 唔通又當是支出 (負債)?
回覆刪除所舉的例子是隨時間減值的東西,時間不站你這邊的意思。好似窩輪,有時間值問題,本身又會到期,持有它作投資工具並不好受。但若你買窩輪的動機是對沖,減省投資組合風險,那又不同。買保險亦是,pay to cover the risk,我相信你也不想從保險處賺錢吧。
刪除你這些點子很好,每個命題都可以另開新文慢慢講,同一個買賣行為,可以好深入,並不是非黑即白。
一邊逛商場,一邊感覺錢從口袋慢慢飛走的感覺確實不是很好。
回覆刪除有時仲會計住計住, 不足一小時當一小時計...
刪除明明還有五分鐘, 但前車出閘有問題, 無端多給一個鐘泊車錢先至最不開心.
刪除你都試過? 有時都堅激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