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曾於《iMoney》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見連結),談及對強積金的一些想法。去年4月1日,政府一口氣推出了「退休政策三寶」,筆者12月只提了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今次分享對另外兩寶的睇法。
自願醫保補足現有保障
若購買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所付的合資格保費,可向政府申請扣稅。自願醫保計劃因政府支持,令原本難以投保的長者或身體健康狀況出現變化的市民,亦可獲得保障。
對此計劃,筆者認為若大家能配合本身醫療保險,作一個保險計劃upgrade,這是十分不錯的。因為本身已買保險,而保險費又可以扣稅,算是多了一個折扣。
然而,若市民因為想拿此着數而故意買醫保(即使不認為有需要),這就有點怪誕。我過去不止一次分享過對保險的看法,這不是一個投資產品,而是一個消費品,為保障風險所需要的一項支出。
或者換個角度說,保險是一份你不想有回報的東西,因為當你覺得「抵買」,可以claim錢時,這代表你已經出事,「回報」越好就代表你越大件事。保險是一個保障,保障投保人別因為出現意外而影響生活。所以理念上並不存在着數、抵買等概念。因此,大家在投保前,最好搞清楚概念,真正認為該醫保適合自己,能力許可的話,又能配合政府該計劃的支持,不失為一個精明選擇。
延期年金計回報錯重點
繳付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的市民,保費可申請扣稅。年金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目的是幫助投保人把資金轉化為將來的穩定現金收入。個人來說,筆者並不會考慮購買年金計劃,這與我對年金的理解有關。嘗試舉例說明一下,在香港作物業投資,向銀行借錢做按揭,何解很多人因此發達?有人會說因為樓價升值,其實可能都是同一堆因素。
這堆因素包括通貨膨脹、銀紙貶值、低利率等。物業投資,多會利用槓桿,槓桿的威力,除了把樓價升值的回報倍大之餘,其實還有一個重要效果。物業按揭,借今天錢,30年後還,比較一下,今天100萬元與30年後的100萬元有何分別呢?想像不了,不如想想今天100萬元與30年前的100萬元的分別吧。
今天銀紙貶值的世代,借錢行為的其中一大好處,就是這個。今天付少少利息,就可借錢用,30年後還的金額一樣,但其實該筆錢的購買力已減值得很厲害。明白了這個,知道物業投資者贏的其中一個因素之後,再看看年金操作。這有點倒轉來,你好似做了物業按揭中銀行的角色,定時定刻把錢「借」給年金公司,而該公司到你年老時就定期把錢「還」給你。
年金的操作情況就像你先把堆錢放到我處,30年後我再把這堆錢連一點點利息定期派給你,保障你的退休生活。若剛才所說的物業按揭的致富威力如此之大,而年金的操作卻剛好相反的話,不就是食之無味嗎?看待年金,若去計算回報,這是錯重點。大家應把它看待成理財工具,而非投資工具,這適合一些沒有理財知識,或欠缺財務控制能力的人。
若你本身有好的財務計劃,執行力強,甚至已財務自由,則無需考慮購買年金。見坊間不少專家會計計年金的回報率,以投資角度看,不太吸引,因此這並非筆者杯茶。
文章連結:imoney
感恩止凡分享~教左一寶之外,仲可以聽埋另外兩寶!LIKE
回覆刪除止凡你都識講本身有好的財務計劃,執行力強,甚至已財務自由,則無需考慮購買年金. 但其實好多人月月清,年金都算系一種蓄錢方法. 況且可以扣稅, 兩孩取其輕拉. 但我非常反感保險agent成日用最高稅率去做例子, 講到年金好似回報好高一樣. 試問交得呢個稅率, 財商真系咁低咩..
回覆刪除定義清楚就可以了
刪除跑馬都有個三寶彩池,缺一不可。:)自己友
回覆刪除這比喻,哈哈
刪除同意, 年金是理財, 而非投資工具.
回覆刪除同意止凡兄既見解,要扣鋭我吾會選年金、寧願選擇可扣銳MPF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