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星期四

未來高通漲的策略 [YC兄系列]

分享YC兄的文章,正式來到最後一篇了,如有興趣的blog友可以一口氣回顧,只要按文章下方的標籤,所有有關YC兄的文章就會跳出來的。




YC兄轉載文章【香港金融管理局 觀點專欄】2009年3月26日: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有助應付當前的挑戰,但需要審慎處理可能衍生的後果。

最近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量化寬鬆」這個術語來形容美國等先進國家現時採取的貨幣政策。不少人索性稱之為「開機印鈔票」,意思明顯不過。其實,「量化寬鬆」並不一定要加印實物鈔票,可以是為貨幣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即是為本土的銀行同業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促使互相拆借,令借貸成本(即同業拆息)維持在極低水平,最終希望能夠惠及所有借款人,支持整體經濟運作。

實際上,「量化寬鬆」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取決於銀行的反應,特別是否能夠將充裕的流動資金及低廉的資金成本惠及借款人。當然,銀行可能要考慮借款人的信貸風險及本身的資本充足程度等因素,來決定是否支持增加貸款,但一般來說「量化寬鬆」確實能夠支持整體經濟,並有助紓緩或遏抑經濟逆轉的影響。

技術上,央行在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時,會向市場拆出資金或買入資產,並在銀行結算戶口上記入相關結算金額,從而達到創造貨幣的效果。這有別於央行在正常情況下進行的「沖銷」安排,即中央銀行從市場買入資產時,以某種形式的借貸方式來獲取資金,支付有關的收購,避免影響貨幣供應。香港方面,「總結餘」是指所有持牌銀行按規定在金管局所設結算戶口的結餘總額。假設香港要實行「量化寬鬆」,金管局會從持牌銀行買入資產(例如美元),然後在其結算戶口注入相應港元金額,就可增加總結餘,令銀行同業市場有更多資金可供借貸及降低同業拆息。

央行可選擇是否向銀行結算戶口支付利息,視乎不同地區的做法而定。以香港而言,金管局不會就總結餘向銀行支付任何利息。至於其他地區,特別是那些規定銀行要在央行維持某些存款準備金,作為控制貨幣其中一項措施的地區,例如中國內地,則會向銀行支付利息。但不論付息與否,銀行從這方面所能賺到的利息始終有限,它們通常只會在結算戶口,存放最少金額以應付結算需求或法定存款準備金等規定。在妥善管理好信貸風險的前提下,銀行都寧願將剩餘資金貸出以增加收入,結果令市場上借貸更容易,利率更低。

短期而言,「量化寬鬆」及其他刺激經濟的公共政策都有助經濟復甦。然而,當大量資金爭逐有限的貨品供應時,將可能會引發通脹的潛在風險,儘管通脹現時並非需要關注的事項。金融及經濟危機當前,極度寬鬆的貨幣環境對資產價格帶來的後果雖然不是迫切的問題,但仍須小心注視。正如我早前所說,有關當局要及早籌謀,因應付金融危機所採取的特殊措施的長遠安排。隨著越來越多地區進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必要制定有效的長遠策略,否則全球金融體系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風險。

過去18個月(尤其對上6個月)全球金融形勢可謂觸目驚心,歐美銀行體系幾乎崩潰。相比之下,香港金融體系,特別是銀行體系,維持穩健,但我們仍須提高警惕,尤其防範全球各地紛紛推出史無前例的措施可能對貨幣及經濟所產生的後果。

任志剛
2009年3月26日



YC兄評論(2009年3月26日):

對於美國「量化寬鬆」印銀紙挽救經濟方案我和溫總一樣確實有少少擔心!最近美國經濟數據似乎有好轉跡象,有望擺脫大蕭條之陰影,但伴隨而來因濫發貨幣而引至的高通漲將不容忽視。由於美元已不再是健全貨幣,而港元與美元掛勾,如果美元驟然大幅貶值,港元資產相對其它外幣包括人民幣也將大幅縮水,因此我未來的投資策略也會調整如下:

1. 我會盡量延長樓按的年期減少每月供款,並購入黄金對沖資產貶值。金係資金避難所,現時除左美國之外,英國和日本亦開始印銀紙救市,混亂的貨幣系統一旦失衡會使黄金需求呈爆炸式增長,令金價上升。現時的救市措施,正好比時間我去build up自己既戰略性黄金儲備。至於樓按就由得佢幾年後慢慢用平錢還。

2. 現時銀行樓按息率已跌至2厘幾,實在太平,唔借對唔住自己!我會繼續透過re-mortgage方法整大個餅,但唔會再係香港整餅。下一個目標會是深圳樓,雖然租金回報只得3至4厘,但計返港幣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在內,回報率可能比香港樓還要好。重要的是我可以maintain一個steady人民幣收入,唔駛每次換錢都咁肉痛。最近深圳樓市回暖,成交大幅增加,樓價亦已回升少少,似乎是入市機會。

這一次金融海嘯,美國底牌已比人睇清楚,想再做經濟一哥已不可能,而中國將會是最早復甦的一個國家,並將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李嘉誠今天剛在記者會說有餘錢現時可以入市買股票和買樓,但要量力而為,各位ready未呀!


後記(止凡):

「量化寬鬆」這幾個字,當時由任總解釋其背後意思及影響,今天回看,這好像沒什麼特別,亦對曾發生的事件歷歷在目。今天美國很想「收水」,又想加息,不過在其他大國都在「量化寬鬆」,而美國自己的「體質」又不太好的時候,要「收水」的確不容易。

那些年,大家做了什麼呢?YC兄做了一些動作,就是拉長樓按還款期、借便宜錢、買黃金、買內地物業。是否合理?見人見智,每個人對借貸的控制能力都不一樣,對不同的投資工具也有不同認識。

幾年過後,今天的借貸環境其實沒有多少改變,低息、銀紙貶值。而美元跟人民幣走勢的預期則跟當年有點不同,當年預期美元一直走弱、貶值,人民幣就一步步升值起來。反而,近年美元嘗試強了一陣子,反而人民幣則累不少人損手。

不過依我觀察,以當年YC兄的資產與部署,應該令資產值增加不少,而且這樣的資產配置其實相當穩健,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一向都不贊成「賭單邊」,投資不是猜市升跌,猜中就贏,猜錯就輸。而是穩健的計劃,有如做生意控制版圖,有攻有守,這才不容易在逆市中被沒頂。

有時一些大時代過去,世紀大事件都出現了,看看自己這些年的「資產」,是多了還是少了?不單指投資的資產,還有個人知識、工作、家庭、朋友、修養,若能增加累積,這個模式持續下去,將會有好未來。

25 則留言:

  1. 近日很多人在談香港可能會出現deflation情況。市道其實唔太好,百貨公司都在進行減價戰,前晚買對鞋上班,"新貨"都差不多半價,平到唔信,以消費者而言當然開心,但也不一定是好事,更宜小心理財哩。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年以印銀紙手法操作,否則應該各國早以出現通縮了。

      刪除
    2. 止凡兄 : 其實"印銀紙"係真的去印銀紙還是一種貨幣政策 ? 有時間,可否詮釋一吓 ? 印銀紙唔係有什麼"金本位"之類,這樣,各國印銀紙有咩著數 ?

      刪除
    3.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1/08/blog-post.html

      金本位沒有了很久了,我理解的印銀紙是真的在印噢,主要是增加貨幣流動性來救經濟。

      刪除
    4. 原來美國已於1971放棄金本位。
      汗顏,汗顏。謝謝止凡兄。

      刪除
    5. 的確很早已經不用了。

      刪除
  2. 而家通漲好少...就變零啦, 2009 至2016 唔夠十年.

    佢連風水佬都比唔上, 其實, 佢只係一個本來好細細細粒0既公墓園仔...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上面提到,如果不是各國大印銀紙,通縮早就出現了。然而,YC兄沒有在預言未來十年,經濟周期亦不會沒有變化,及後沒有YC兄的分享,我反而喜歡學習他當時所作的決定。

      我又認為,他越是低級的公務員,其財商又越值得學習,不用高薪厚職亦有如此投資成績。

      刪除
    2. 不得不佩服YC兄的清𥇦思路,以及早著先機的部署,真正能理財成功所需要的智慧和執行力缺一不可。

      刪除
    3. YC兄更將操作分享出來,讓我們有機會分析研究,對也好,錯也好,總有得著。

      刪除
  3. 猶記得當年美國宣布QE時把我嚇死,這意味著以後每月份糧將會隨著QE力度而打折扣,為了自救決定(1)儲實質資產比儲鈔票更能保持購買力,(2)増加被動現金流收入以防萬一。差不多十年後的今天,前者尚算力保不失,但後者就抺一額汗,皆因去年股市的大起大跌完全蠶食了之前幾年的總成果!現在又要重新努力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運用不同方法自保,可以越練越精的,加油。

      刪除
  4. 止凡兄,我是最近在facebook較常回應你的那個Grace。在大學畢業後工作的首個五年,因為我要專心儲首期而沒有投資。我人工不高,所以只能買細價舊樓自住。暫時達到目的後,便學習把餘錢學買股票收息。至今差不多兩年,買的都是大藍籌,最集中買2800。起初買價無咩起跌,但最近股市低迷,帳面價幾乎全部見紅。不過我諗一時升跌都無所謂,目的係累積資產收息。不過又覺得自己眼光仍然不夠準確,因為我諗總有人買嘅貨大部分帳面價都唔會跌。好彩我個人都唔太會因為股價上落而唔開心,亦打算長期持有至退休(希望)。
    之後又想換樓,但我資產暫時只有三部分:自住樓、股票及極少量只夠生活的現金,也不知道來年換樓是否明智。

    想請教止凡兄,兩年過了,不知道你對939的預期和當初是否一樣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grace分享了你的心路歷程。

      有關建行,今天依然是我的持股之一,今天的中國問題大家都見,壞帳亦一步步升上來,如這是配合個人的長遠投資計劃,有幾個問題需要認真考慮的。

      首先,長遠看,中國是否步日本後路?一直衰退幾十年,還是一個經濟轉型找方向的時候?另外,分開價值與價格來看,內銀的內在數字是否跟股價一樣在虧損中?還有,你對你的投資到底有多大信心?有多喜歡它成為你的資產一部份?

      每個人心中答案都不一樣,所以會得出不同的投資決定,這沒有對錯,希望幫到你思考問題吧。

      刪除
    2. 謝謝止凡兄回應,讓我思考一下。

      刪除
    3. 匿名21.5.16

      我已趁低價多入建行(資本有限入也不是多),但見超抵買,心開放,多入貨,總有日升的。
      看重是建行是有規模系統的大銀行,她的內裡真價值是超越股票所定的價格,所謂超值。當然壞帳是有,有幾多呢﹖是否足以影響建行的發展。

      2015是股是牛巿 恆指高位時見2萬8千點,若那時多入貨的人,現在萬9點當然帳面虧了,或全紅字。其他股票也一樣見紅字。這是正路常規,普通人家怎樣入貨,也是紅字,不過個%小是即比率上虧少了。

      看長遠D,五年、十年、十五年又如何﹖建行會變成怎樣﹖

      GRACE若擁有建行成為你的資產,你願意嗎﹖金鵝一直有生蛋呀!每年也在收息呀!
      過路人

      刪除
    4. grace,個人的投資,的確值得深思。

      過路人對建行頗樂觀,但當然整體內銀亦有很多隱憂,所以在投資前,應通盤考慮,衡量安全邊際是否足夠。

      刪除
    5. 同樣看好939,如果有閒錢絕對值得買。

      刪除
    6. 內銀實在不乏支持者。

      刪除
  5. 任總講話如同上了一課金融堂。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年看,這番話就更有智慧。

      刪除
  6. 低息對各方都像毒癮一樣吧。一旦上了癮,不容易戒掉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形容不錯,美國尤其中毒最深。

      刪除
  7. 最近併購日本的Sharp與微軟芬蘭Nokia功能手機的郭台銘先生就說:
    負利率顯示有經濟體快無計可施
    http://udn.com/news/story/6/1710015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能利用負利率渡過經濟周期,這又不算壞事,只是不知道經濟何時好轉吧。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