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聞報導富爸爸作者的公司破產的消息, 認為富爸爸作者所說的理論只是一個騙局, 又說作者沒有太多實業, 只靠書本及講座作宣傳, 又說只有180萬美元資產的公司負債達二千多萬美元之類, 總之報導非常負面, 好像真相大白似的。
就當這是事實, 就當富爸爸作者一舖清袋, 就當他真的靠書本內容及講座作宣傳, 又如何? 這是重點嗎? 重點是書本內容, 真的會因為作者的際遇而變得沒有價值嗎?
「破產就是失敗者」, 止凡認為這句話是現今教育制度的思維, 考試就要答對問題, 讀書就要學習如何做正確的事而避開失敗, 一旦失敗了就好像天塌下來似的, 站不起來, 又不能從錯誤中學習。打工仔及公務員就正正需要這樣的質素, 正確地執行任務, 不要出錯, 一出錯就要換人。
當然不是說應該在社會上犯法、唯規, 只是說犯錯、破產, 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經之路, 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成功路上所學到的東西多出很多, 犯錯、失敗只是成功的一個經歷, 可是今天的傳媒沒有這個認知, 誰人一出錯就大肆報導, 再加入自己的文字, 把事情弄得好像走進絕路似的, 好懷疑報導的傳媒本身有否看過富爸爸系統的書籍。
再加上, 富爸爸作者清崎不是在寫自己的理念, 而是在寫他的富爸爸的理念, 富爸爸已經過身, 是一位白手興家的人, 過身時是全夏威夷首富, 這已成一個事實, 不會因為清崎公司破產而改變。
今天我還在細看清崎跟妹妹寫的書, 'Rich Brother, Rich Sister', 講述精神滿足的話題。看見傳媒對清崎的報導本來一笑置之, 不過既然自己有個blog, 即管發表一下睇法。其實清崎的書本要看, 同時, 個人分析亦是需要的, 好像要留意寫書的背景美國跟香港有否分別, 又例如有些清崎太進取的做法我亦不太同意, 千萬不要像偶像fans或保皇黨一樣什麼都照單全收。
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