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盈富基金倒閉?

有天收到網友私訊問一個幾得意的問題,令我有不少思潮。


讀者R:

止凡兄,久仰大名。有事想向你請教。我一直都以價值投資方式,操作2800盈富基金買賣。但見近年ETF市場開始受矚目,並漸漸有巧立名目變得花巧的ETF推出市場,通常變得花巧的投資工具或市場,必須加倍小心。所以我有疑問,ETF是否會漸漸變得複雜有高溢價?會否像基金一樣有倒閉風險?盈富基金會否都有倒閉風險?

止凡回應:

借讀者R的問題,分享一下我對風險的一些理解。於我的概念中,任何投資項目都有倒閉風險,一家公司,可能因為借錢使現金流出現問題而倒閉。不借貸的公司呢?盈利或投資失利、突然換來喜歡冒險的管理層,同樣也能短時間內出問題。讀者R提到的基金似乎比單一公司好,但也要看其產品與投資手法如何吧。

公司、基金有機會倒閉,大家都能理解。其實就連國債、銀紙也可以一夜之間變廢紙,希望讀者沒有持有過前蘇聯的國債與貨幣吧,因蘇聯解體後它們都雙雙變成廢紙。物業磚頭又如何?戰亂中都不值錢,政治上改朝換代,突然鬥地主,打倒資本家,物業磚頭或成負累。黃金又如何呢?若一夜之間人人都不再相信黃金,它就只是一件不值錢的金屬。

這樣說,太鑽牛角尖了吧。這不代表我認為以上所有項目一定會倒閉,而是想指出其實任何項目都有機會倒閉,只是機會的高低。我喜歡這樣去思考,每每想一想極端情況,這會更容易看見風險。風險需配以相關機會率才有意思,情況就好像出街擔心被太空船碎片擊中,或者被雷擊中,發生的話,死亡機會相當高。但由於機會率極微,有多少人會因擔心這些情況而不出街呢?

全世界的價值都是一個遊戲,當中價值背靠甚麼?若能看穿,知道風險所在,自然能作出管理。其中一個價值來源,竟來自信任。

提到信任問題,最經典例子有好幾個,首先當然是金融海嘯,當年有誰會想到美國樓市會大跌呢?基於相信美國樓市持續向好,大量的衍生工具被設計出來。又有多少人會想到雷曼、AIG會倒下呢?複雜的金融產品於大企業之間互相發行,彼此背靠對方實力。結果,信任一被瓦解,所發生的事情是多麼可怕,差點兒整個金融體制也崩潰。

更有趣的例子,金融海潚後數年間,有好幾次出現美債上限問題。當時全球關注美國國會能否通過增發債券,若不能通過則有機會出現違約。當時全球出現信心危機,資金找避險地方,傳統資金都走回美債,使美債價上升。有趣吧,出事的地方(美債),全球資金卻走去那處(美債),主因全球金融才俊都是由同一本金融教科書所教出來的,即美債就是零風險,所有數字、公式都是來自這個假設。若基本一旦被衝擊,會出現多麼反智現象。

價值可建基於虛無縹緲的東西之上,信任、合約、群眾力量等,若一下子消失,這正是其倒閉風險所在。

例如盈富基金,背靠甚麼呢?公司有沒有舉債?有否老闆?會否走佬?它與其他的ETF有何分別?它買賣恒指成分股的方法是買入實股還是以衍生工具拼湊出來?會否如雷曼迷債,任何成分公司倒閉也會違約?

當你想出風險所在,預計好出現機會,找尋應對方法,這就是風險管理。

文章連結:imoney

推影影片:https://youtu.be/d0t_sF3C8VQ


4 則留言:

  1. Probability與Possibility二者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極易混同。後者只要不違反矛盾律就能成立。太陽從西方升起來,是可能的。《封神演義》裡的一切是可能的,如,哪吒祭起九龍神火罩一罩便能把任何東西都燒成灰燼,但卻燒不死土行孫,因為他屁股一扭便借土遁逃跑了。所說的都不矛盾,所以,在哲學上是可能的。哲學家萊布尼茲在《單子論》裡說,可能性大於現實性,現實性大於必然性。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是現實的,但也達不到必然。科學的理論也達不到必然只是蓋然性非常高而已,只有數學與邏輯才是必然的,但很可惜,只是分析地必然的,因為它的結論是從前提分析地導出來的。所以,維根斯坦說它是Tautology。這猶如說:紅花是紅的。並沒有增加任何新知識!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寫得真的很“哲學”,Graham在第8章裡如此說:
    不管怎麼說,投資者自己最好是事先接受,他大部分的持股在今後5年的不同時期,它們的價格,比如說,將會比最低點上漲50%或更多,以及會比最高點下跌三分之一或更多,這是概率而不僅僅是可能性而已。(p.196)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性配合機會率, 可以好有趣

      刪除
  2. 匿名13.3.23

    止凡兄會否寫一篇矽谷倒閉事件薄,湊湊熱鬧。:)自己友

    回覆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