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跌價代表內在價值跌?

近期內銀股價低迷,不時有blog友私訊小弟問及意見,有些更表示有點擔心。今天即管借這個工作坊命題來討論一下個人看法,其實也沒太大特別,只是提醒大家專注價值而已。




KW:

1. 何謂內在價值?如何計算?
例如建行3個月前7.5,PE才6、7倍,現在PE己經跌到5倍,但3個月買下的人帳面蝕了兩成多,是否代表它內在價值沒有7.5?還是市場持續低估了它?

2. 近期跌市,你有什麼部署?

3. 請問你可否透露一下你的持股?

4. 你是如何學習財務知識?


止凡回應:

試試先很簡單回應你的問題,有機會再在blog內分享更多。

1. 你要先分清楚價值與價格的分別,內在價值的計算可以很複雜,不只是看市盈率這麼簡單。舉個例子,你辦一家茶餐廳,日復日地做生意,有人出價向你買下這家茶餐廳時,你覺得他出的價是否就是你這家茶餐廳的價值呢?你心目中一定有一個價值,這價值可能是因應其盈利、資產、前景、效率、品牌、毛利率等等而定立的,買家的出價不一定能反應你心目中的價值。

2. 在近期急跌的市況,我已買入一些零售類股票。

3. 我的持股其實在不少雜誌訪問都有刊登,沒有什麼新鮮的,我不再重覆了。而參考別人的投資組合都作用不大,最重要是自己創出一套投資理念,在什麼價位買入什麼股票都要有合理解釋。

4. 學習財務知識可以有很多渠道,看書、看blog、看影片、實踐經驗,能做的都可以做。


後記:

上年8月的工作坊,當時的建行由高位$7.5回落了不少,這令不少人很擔心,亦開始對價格與價值的概念有點混淆。相信來到今天,建行的股價更低殘,概念更模糊,認為價格下跌就代表價值下跌,市場所給予的估值總能反映其內在價值的。在這一刻,我又想提提有何因素影響價格與價值。

以建行為例,影響價值的因素,包括盈利能力,壞帳問題,借貸公司的還款能力,即中國的負債比重問題,還有的是中國對內銀的政策等等,應該還可以舉出更多,總之影響其生意營運的因素都有關係吧。

至於,影響價格的因素,當然有很大程度關乎市場對以上這些價值因素的解讀,除此之外,還包括資金的流向,資金對內地資產的興趣,資金進出中國的自由度,市場氣氛,大戶的取態等等,還有更多的,所有影響價格的動作都有關聯。

每個投資者對以上看法都不會一樣,就算是同一個投資者在不同時候的看法都不會一樣,估值亦無絕對。正因如此,所以在不同時間會有買家,也有賣家,達至成交,這才會做出一個「市場」。

其實,對於內銀,我的持股是長遠的部署,可算是憧憬中國未來的一項投資,若中國真的爆煲,那我就需要多寫一個從失敗中學習的故事了。當然,各路英雄與新聞雜誌所提出的陰霾風險,每一則我都會去理解,例如,大鱷要沽空中國、中國整體負債佔GDP達280%、中國經濟增長下降、中央需要提出「債轉股」來請救民企等,相信大家對內銀今天的處境都心中有數。然而,有幾個考慮點令我還是頗樂觀的。

建行的2015年盈利仍是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背負這麼多問題,但所得出來的數字,卻不是AIG在金融海嘯時虧本的狀態,又不是渣打在2015年出現27年來的首次虧損,建行賺的是2000億元人民幣!想一想,其實這是一個多麼具大的數字,但卻被說得像就來破產似的。

在《難得的銀行C》一文中與國際銀行的比拼,盈利效率等因素,大部份來說今天仍然有效。身邊有在國際銀行工作的朋友,之後再到一家內銀工作,對銀行業頗了解,這位朋友表示未來日子能賺取暴利的銀行就只有中國的銀行,因為它還是在玩一個封閉著的遊戲。

每年中央也有一個借貸上限,其實每一年各國有內銀能賺多少,都是中央說了算,息差亦然,這樣的現象,有好有壞。然而,在今天國際銀行都在吃苦頭的時代,內銀受這樣的控制與保護,實在不是壞事。

建行在2005年尾以$2.35上市,當時每年賺不到500億,論賺錢能力,今天已超過4倍了。論風險,壞帳問題最嚴重的時候應該是內銀上市之時,當時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大約只有10%,今天是13%,比國際一級銀行都要好。當時的不良貸款率為3.84%,今天為1.58%。最應該擔心的一個比率,減值準備與不良貸款比率,當天是66%,不足一倍,這代表減值撥備比不良貸款還要少,而今天是150%,對上一年是220%。

另一個考慮點是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2005年時大約為7.5%,即銀行每借出100元,需要放7.5元在人行內,變相就好像在做一個13倍的槓桿。過去十多年來,人行一直在提高這個存款準備金率,直到曾經超過20%,一直到2015年才「降準」。借出100元要放20元在人行內,槓桿就只能是5倍。其實,這幾年全球在放水,中國股市總是升不上來,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央借這個存款準備金率在「收水」。

關於價格是否一定反映價值這一問題,以前在《市場有效論》一文也有討論過。常聽說在內地的股票,國際大戶的佔比不高,八成是散戶。這又有可能,內地市場,資金隨時准入不准出,內地的富豪都想辦法把資金調出境時,哪個大戶夠膽把資金投入內地市場去呢?我一直有一個迷思,這樣的市場結構,出現嚴重錯價又多出奇呢?大行出報告唱淡,指問題有多嚴重,指造假帳云云,其實大行們又有多少個有能力投資進這個市場呢?

作為普通散戶,手上資料不會比市場上其他人多,分析個股時如果受市場氣氛影響,很容易變成了「見好唱好,見衰唱衰」,再看著價格來擔心一番,這就正中大戶下懷。另外,如果這樣一眾內銀,完全什麼陰霾都沒有的話,有無可能如此低殘的價格呢?關鍵在於安全邊際是否足夠。

請別誤會我又在唱好內銀,只是說說個人看法,考慮點並非價格,而是價值。建行雖仍是我的愛股,但絕不是唯一持股,我對影響內銀內在價值的因素亦非常擔心,如見變質,絕對會沽掉,但今天還未到這地步。

最後,有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就是中國的數字真假難辨,如果這些數字全是造假,這則是最大的風險來源,影響深遠。各blog友如有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會,亦犯不著去冒這些風險,買個「盈富基金」就可以了。題外話,如果中國爆煲,「盈富基金」大概都不好過吧。

43 則留言:

  1. 讚! 作為一般散戶, 可以用投資方法去平衡市場風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如理財見習兄的月供平均成本法,再在市高市低調整金額,10年下來成績不俗。

      刪除
  2. 雖然很老土,但投資一定要自己做功課,不可以人云亦云。尤其在這個資訊大爆發的年代,資料比以前容易找到,流言也同樣比以前散播得更快。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少投資者受市場氣氛與股價影響,可能會忽略價值。

      刪除
  3. 很同意止凡兄話長遠黎講只有內銀有資格賺暴利。睇短線好可能索羅斯啱,但係長遠計就巴菲特啱(今年股東大會佢話明睇好中國)。所以我組合一定有一部份內銀股。其實就算中國真係爆煲都唔代表止凡兄錯呀,試諗下如果爆煲,呀爺最需要維持穩定嘅應該係銀行(以現今體系黎講)。所以就算之前持股跌左我都冇乜理,只係暫停入貨而睇下有冇更好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與錯好閒,畢竟只是小小散戶一名,亦錯過不知多少遍了,哈哈。

      始終認為中國爆煲機會有限,看負債比率論爆煲的話,我相信美國、日本、英國應該會先出事。

      刪除
  4. 非常好地闡述影響因素。

    回覆刪除
  5. 很喜歡這篇文章,把自己投資建行背後的邏輯都說出來了,讓股民明白投資從來都是嚴謹的工作。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篇文章不是十分嚴謹,只是從簡單的數字拼湊出一個畫面。

      刪除
  6. 匿名13.6.16

    1. 何謂內在價值?如何計算?
    首先要自己學習財務知識,,學下睇財務報表,,
    學下如何計算一間公司的估值和其內在真正價值等......

    2. 近期跌市,你有什麼部署?
    每個人的部署都會因應其本身的背景和需要不同而不同,,
    所以要問問自己的目的和風險而配置,,

    3. 請問你可否透露一下你的持股?
    人地的持股不能作為參巧,,因為若然人地哥d係唔好的,,
    你又是否會因而買入,,投資係自己的事,,
    金錢都係自己,,所以自己的錢自己管,,

    4. 你是如何學習財務知識?
    網上,,書,,講座,,想學隨處可以學,,

    投資前必需先去真正認識,,
    因為識同唔識係有好大分別的,,
    祝福這位朋友,,
    努力,,互勉之...
    cleverpeople...

    回覆刪除
    回覆
    1. clever兄也回答問題,又多一個參考角度,真好。十分認同「識與不識」有好大分別,我自己都看見自己十多年來的分別。

      刪除
  7. 多謝提醒!今日個市十居其九見紅,應該嚇怕不少散戶了。
    我都要告訴自己脫歐問題只是暫時性,要專心股票的內在價值。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想法很好,加油。

      刪除
  8. 不停質疑自己的理論不是壞事。最重要是自己找到答案, 不是人云亦云

    回覆刪除
    回覆
    1. 除了自己不停質疑之外,只要把它放上網,自然會不停有其他人在質疑,是很好的試煉。

      刪除
  9. 最近在看鐘兄的著作,發現不同行業需要用不同方法去評估價值。PE、PB等客觀數據只是參考。對我這種初哥來說就更覺混亂,因為沒有一個universal figure去量化、去比較,連選股(包括選行業、選公司)之類的初步功夫都已感到困難,更何況是更深一層的投資策略。

    我暫時覺得了解公司的business model和financial statement都很重要。銀行業有不少賺錢門路,續一了解都不易。我選擇少買為妙,為收息除外。但收息是為賺passive收入,短期波動不應太上心。

    不過,如果止凡和各路英雄可以分享下各自對價值定義,我們一定會獲益良多。我指的"定義"是比"概念"更多一點的描述,例如:會否把financial statement內的一些內容抽出作比較?怎樣把大環境的因素、管治因素、市場消息等考慮進去?會有一條formula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擔心是因為未掌握內在價值是甚麼。

      刪除
    2. 久不久我也會心血來潮抽一些數字出來討論一番,只不過不算多而已。我初初開始投資也頗迷公式的,尤其我這些理科人,對數字都頗敏感,後來發現這樣不行,至少對我自己不行。

      不同行業都有不同的business model,所以沒有一個單一評估方法與公式的,簡單看看每季的大行報告給予某公司的目標價,幾家大行,幾個價位,你找找它們的參考價值都夠你忙了。

      刪除
  10. 多謝上凡兄分享!

    如果中國爆煲,「盈富基金」大概都不好過吧。 香港都不好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都算是頗肯定的結果。

      刪除
  11. 王浵世先生兩星期前在iMoney有一篇文章值得閱讀:
    匯豐大班的訓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3%80%90%E7%8E%8B%E5%B8%AB%E5%82%85%E5%91%A8%E8%A8%98%E3%80%91%E5%8C%AF%E8%B1%90%E5%A4%A7%E7%8F%AD%E7%9A%84%E8%A8%93%E7%A4%BA-%EF%BC%88%E7%8E%8B%E6%B5%B5%E4%B8%96%EF%BC%89-040608504.html
    銀行最重要的是吸引存款進來。銀行家最高準則是:
    Banker like to live on threes and sixes:borrow money at 3, lend money at 6. play golf at 3.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當然,不過近年銀行吸資成本很低,這是環球資金氾濫的結果,其實這是對平日做得好的銀行不太有利,因為做得好與差,吸資能力都分別不大,所以低息多游資的環境,不少往日巨企都正在吃不少苦頭。

      刪除
  12. 銀行大班最推崇三六準則:
    3%利息去吸收存款進來,6%利息借出去,下午3點飲下午茶打高爾夫!

    推薦大家細讀Peter Lynch的Beating the Street 第12章 It´s a Wonderful Buy 第12章 A closer Look at the S&Ls
    可增進對投資銀行股的認識。

    回覆刪除
  13. 止凡兄,6月23日講座主要內容是什麼

    回覆刪除
    回覆
    1. 鐘兄一定講股票,我的部份賣個關子吧。

      刪除
    2. 這樣的題目有點像一個課程,把這當成一個分享會會更好。

      刪除
  14. 匿名14.6.16

    當有自己既一套分析方法,其實唔會再問呢種問題,呢到大部分BLOG友對於,價值同價格都有自己既一套見解,而我自己覺得,只要內在自己分析既主要因素未出現大變化,愈跌愈低,反而係好事,市場先生既錯格,會係經常發生,就算今次師兄問完,有結果之後,股市價格千變萬化,最好都係自己發展左一套分析方法。係面對唔同情況下,都唔會再需要問人,希望師兄可以做到這一點,BLOG友們 大多都係睇長線發展,如果問短線問價格,呢到唔會有咁多同道中人,既然師兄有緣黎到呢到,不仿睇多D咁多位同道中人既文章,相信得益非淺,亦可能會令你對股票既諗法,有所改變。

    胖胖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得胖胖好像頗年青的,但看這番說話,似有不少投資經驗似的,成熟穩重,前途無限,加油。

      刪除
  15. 匿名14.6.16

    我都係努力建立自己既知識庫中 blog友們中少少既一名學生

    胖胖

    回覆刪除
    回覆
    1. 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努力。

      刪除
  16. "賺取暴利的銀行就只有中國的銀行,因為它還是在玩一個封閉著的遊戲。"

    這正是重點,要睇利率市場化行得幾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四大國有就代表中國,它們賺的是中國的,又是國家機器,中央無需要搞垮它們的。

      刪除
    2. 不是要"搞垮它們",但只可賺合理利潤,中央也意識到暴利其實是"搶"人民的.市場化已前幾年在電訊實行,現在三大油企也要引入民企兢爭,銀行利率市場化行得慢了因為依兩年要先處理壞賬

      刪除
    3. 同意,最終只會賺取合理利潤,宜看看止伐如何。

      刪除
  17. 止凡文筆真的很好、把很多影響因素解釋得很詳盡~~~

    回覆刪除
    回覆
    1. 某天跟身邊朋友討論寫blog時,他再三表示我的文筆其實很差,可能飛鳥兄對「文筆」的定義跟我的朋友有點不同,哈哈。

      刪除
  18. 一動不如一靜。當你願意買入時,記住買入的"一籃子"原因。價格升跌十常八九,有波幅才有市場。如非當中什麼原因出現變質,欣然接受吧。 P.S買入的,是忘卻了十年廿年都依然猶在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入後切勿忘掉自己的投資,要定時檢視其價值,「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只是一種境界。

      刪除
  19. 當面對内地客減少,租金仍高,消費疲弱,零售前境底迷,當股價下跌,為何仍覺得價值被底估?股價下跌是盈利下跌,不是心理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幾篇文章討論過不少,不妨看看。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search/label/%E6%8A%95%E8%B3%87%E6%96%BC%E8%A1%8C%E6%A5%AD%E6%9A%97%E6%B7%A1%E6%99%82

      簡單總結,近期的確是嚴峻的環境,所以價格有所反映,股格與股價有多少安全邊際,這是投資者的一個考慮點。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