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溫一下亞視的香港百人系列,今次這一集講述施永青先生。止凡記得以前已經看過一遍,但今次回看還是感覺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有智慧的讀物不妨多看。
其中一段影片,貴為中原地產老闆的施先生在訪問中表示,他在地產行業中大部份的知識都是他還在當office
boy時所學的。話說當時他需要處理大量影印文件,所有樓契、保險文件、律師信、租約之類,可以看的全都看過,有時又會偷偷多印一份,回家好好學習,吸取知識,當然這算是竊取公司資源,打工仔要小心噢。
相對一些普通員工,可能到影印機處放好文件後,按個制,印好就把文件交還秘書,影印工作就只會仍然是影印工作,意義有限。
另外,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片段,施先生有一句說得很好,就是他很早期就懂得從平淡乏味,甚至是被迫要做的工作中,找尋有趣及有意義的東西。就好像做office boy時期的文書工作一樣,做起來的心態本著增進個人知識的來做,自然不怎麼覺得辛苦。
這令我覺得工作中其實機會是無處不在的,問題是你能否把握,不懂把握的,可能連機會本身都看不見。記得油王Rockfeller做油桶工人時,對著油桶裝上的樏絲數目也研究一番。坦白講,作為油桶工人,一個油桶裝上多少粒樏絲,又與他何干呢?但Rockfeller的生意的效益、成本控制的思維,就是從這類小事情上累積學習著。
近日看電視也有學到類似的知識,原來舊式樽裝可口可樂的蓋邊有21個「牙」,不是20個,不是22個,這也是有專人研究過其效益最大化所得的結論。
大部份人,為生活而需要工作的,其實工作橫豎都要做,很不情願地,很不高興地,又要完成工作,為何不學習施先生的智慧,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好好享受過程,繼而找尋有意義及對自己有價值的地方,樂在其中。
能做到敬業樂業,絕對不是容易,然而如果能做到的話,有所得益的始終是自己,未來更有機會飛黃騰達,成為另一個商界巨人也說不定。
有興趣可以重溫一下:
[影片被刪除]
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最成功的人都有這些特點,更可愛的是他們做到退而不休。
回覆刪除還要把整副身家捐出來,更身體力行做慈善,值得欣賞。
刪除非常贊成「工作橫豎都要做,很不情願地,很不高興地完成工作,何不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好好享受過程,繼而找尋有意義及對自己有價值的地方。」雖然未必能做到樂在其中,但起碼做起嚟冇咁痛苦而自己亦開心尐,而與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工或受眾亦開心些,做到自利利他;説不定能有助日後自己的發展!
回覆刪除持這樣的心態去工作,人生會更美好圓滿的,更能分享你的正能量影響他人。
刪除我同意態度不同,將來得到亦有所不同。
回覆刪除多謝價值兄。
刪除當你視工作為興趣時,,你就生活在天堂,,
回覆刪除當你視工作為責任時,,你就生活在地獄,,
成功的人總有著別一般的思維和態度的,,
努力,,互勉之...
cleverpeople...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clever兄很禪。
刪除我練功夫都係講究基本功, 基本功最枯燥同乏味, 沒有基本又好難上一層樓!
回覆刪除投資理財,做人處事,上班工作,全都能體現這個道理。
刪除施生是我偶像。講的野好有遠見,教子女都有自己的一套。
回覆刪除施先生的確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老人家。
刪除感覺就是說要盡用身邊的東西和不停的改良,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減少消耗,以進行更多的發展。
回覆刪除ccaa就覺得這就是正常人類和不正常人類的分別把(茶
說到「正常」與「不正常」,是否用「平常」與「不平常」會更好呢?
刪除一個人的成功,重點不是他在甚麼地方,而是他抱甚麼態度。
回覆刪除謝謝止凡兄分享。
這也是我所相信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