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

參考別人股票買入價

上一篇提到有位匿名先生的留言,表示要知道止凡買入股票的價格,其概念是買入價比我低就行了。今天討論一下這想法有何不可取之處,以財務知識角度談談這位匿名先生的概念。


可能有部份人也同樣不明所以,認為買賣價錢決定一切,入貨價比人低,這投資就一定比人成功,贏得比人「深」,不是嗎?止凡常說財務知識,價值分析,如何了解股票云云,今天知道止凡對某股的買入價,比我還要低,有何問題呢?

首先,這樣問blogger所得到資料的真確性如何,你問我何價買入建行,你希望買入價比我低,我可以告訴你,我在高位$8買入坐艇至今,今天的價位$6.2不就是比我低嗎?你就立即入市了,是不?我又可以話,我超低位$2.5買入,你就會乖乖等股災嗎?硬要等到股價跌至4成才買入嗎?等三五七年?我收息都收到成本歸零了。

要知道人家的買入價去決定自己的投資,這是什麼邏輯,想想便知道問題所在,人家的買入價跟股票本身價值無關,更跟你無關的,最大問題是,人家說的是真是假,你懂得去分辨嗎?分辨來又何干?

除真確性之外,這概念又令我想起多年前一位yahoo blogger麒麟王有關物業投資的故事。話說麒麟兄早期有投資物業,大約在2005年吧,方法都是買入後翻新放租,計算好租金回報,持貨幾年,若樓價好就放售,不好價就繼續收租,穩當的投資計劃。

當時,某經紀跟進了麒麟兄幾個物業買賣,熟絡了,也跟麒麟兄討論過投資手法,經紀就偷偷模仿著麒麟兄的投資操作,每見麒麟兄買入物業成交後,經紀就跟手找一個差不多的同類物業,自己買入持貨。誰知有一次麒麟兄跟這經紀傾談,經紀大吐苦水,表示自己跟麒麟兄買入同類型的物業,價跌之後被迫出貨,蝕了不少。原來這位經紀根本沒有太充裕資金供樓,只見麒麟兄買賣總能賺到和味的價差,心想麒麟兄都看中的物業,必定會升,所以便跟風買入。

很明顯,這位經紀朋友跟麒麟兄的持貨模式及持貨能力並不一樣,投資計劃亦不同。說回股票亦然,股票買賣不是單單看長線或短線,例如大家都是長線,我入貨比你低,定必賺得比你多,不是嗎?簡單想想,我買入後持貨幾年,發現建行變質了,所以放售,又或者到股災又再大手增持,又可能我發現有更好投資項目,全數沽出了建行,更可能我對建行是長情之餘,但同時也會考慮在高位沽售賺取價差。一百樣可能,你不是我,你不了解,怎能跟?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這樣的態度去投資,這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又不知其價值如何。今天跟別人買了,賺也好,蝕也好,你都從未對投資項目了解過,到市熱或股災時,人家懂得作適當操作,而你呢?今天問這問題,沒有改變的話,20年後30年後也在問同樣問題,買入賣出,從不知道為什麼,只知某君都在什麼價位買入,我比他更低,自以為必賺,多麼無知。

這類動作我都會稱之為「小聰明」,「小聰明」有條件化為「大智慧」,且看看本身會否下苦功去進步及改變。單靠「小聰明」,短期或偶然可能有點小利,甚至間中比別人賺得更多,但在一段時間後,可能5年、10年,你跟「大智慧」者無法相比,因為有不少大道理及知識是「小聰明」永遠看不通的,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30 則留言:

  1. 參考人家的買入價, 是否又要參考人家的出場價呢?
    賣高左唔通D錢要俾返止凡兄?
    蝕左就搵止凡兄補水:)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明顯這位人兄不會這樣做。

      刪除
    2. 我地要學既係思考方法同技巧,口舌上勝過其他人又如何?

      刪除
    3. 十分認同。

      刪除
  2. 匿名12.3.15

    就算是低過股神買入價買入IBM,Tesco等股票,但並不代表會贏錢。

    股神認為買入Tesco 是個錯誤,所以他並不是買每隻股票都賺錢。

    正如止凡兄所說,投資是一個過程,股票是一架巴士,載你去目的地的工具。

    所以只要持之以恆投資,並不是靠買入一兩隻股票就會發財。

    需要每個月都犧牲少少,儲錢投資,總有一日可以到達財務自由之路。

    Small potato 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重點是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但太多人把重點放於選擇交通工具,這都是重要,但先要看清自己想去哪兒吧。

      刪除
  3. 同人比無用嘅
    唯有不停自我反省 自我糾正 才有用
    買股如是 做人亦然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從股票到做人,同一道理。

      刪除
    2. 用合理的價格買合理的價值,
      其實日常c9都系街市做緊 =D

      刪除
    3. 要騙師奶買貴餸不容易,但要騙師奶買錯股就容易得多。

      刪除
  4. 此乃練拳也練功到老方能通~^^~~

    回覆刪除
  5. 有部份明燈, 佢0既入貨出貨0既位係有參考價值架!!! 例如買比亞迪, 火燒春袋個位....
    如果要同單一散戶比, 點解唔就咁睇移動平均線, 簡單易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平均線不予置評了。

      刪除
  6. 匿名13.3.15

    如果是初學者,參考別人買價,賣價,或許可以從中思考為何買賣原則,並有紀律實行之,不也是學習方法之一.然而,終歸出來混的,總要將所學系統化,建立個人買賣原則,這又是另一個境界了.假若一直停留在看他人買賣價,短期可能會小賺,長期恐怕無以為繼.總歸,個人獨立思考,在投資理財方面確實重要,廣泛涉獵並不斷修正自我,才能學到不賠錢,慢慢做出適合個人理財之路.
    謝謝止凡兄好文,又讓人學習了不少,思考了不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有道理,個人應發展自己投資之路,多謝分享。

      刪除
  7. 匿名13.3.15

    投資股票只睇別人的買入價而作投資的人,,
    到最後9成也是損手離場,,
    連自己投資d乜野可能佢地都唔了解,,

    彼得林奇曾分享過,,一項投資若果比您3分鐘內講唔出點解要投資佢,,
    其實您都係不要投資好了,,
    學巴老講,,要投資前先做下功課學下野,,讀讀年報,,
    這樣對自己都有百利而無一害呢,,
    不過讀年報對好多新手來講好像叫佢地飲廿四味咁,,
    好似有些年報幾百頁嚇親人,,哈,,
    祝那個人好運,,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苦口良藥,年報多看能建立腦內資料庫。

      刪除
  8. 匿名13.3.15

    看完這篇的確,人要明白自己在做甚麼投機或投資,盲目跟從別人或是比較,短期就好比守株待兔,短期可能會小賺,長期沒有自己的賺錢系統,賠錢機會卻是大大增加.獨立思考並廣泛累積個人財商,磨練好屬於自己的賺錢腦袋,不斷精進,才能在這亂世,打造專屬個人印鈔機.
    謝謝止凡兄與留言者精彩話語,每每都能從中學習不同角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想要個人印鈔機,多來留言交流吧。

      刪除
  9. 止凡,正在拜讀您的文章,衷心感謝您的無私分享,得益良多!上次去書局看書,有小小建議,供您參考。我覺得您的書封面設計很有心思和創意,不過如果可以放上您的個人資料,比如“處理”過的照片,作者名稱放大一些可能會更好。“財技”字放小一些。因爲去過很多次,在一堆書中最後才發現原來有止凡的書呢,其他有照片的很搶眼,作者的名字也很顯眼,加上又了解作者,所以就先看到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建議,如再有著作的話,我會跟出版社討論。其實出版社很注重封面,而止凡這名字或樣子不算出名,難以以這為賣點,所算是考慮原因之一吧。

      刪除
    2. stanley16.3.15

      止凡兄,小弟最近也閱讀過閣下的兩本著作,都覺得內容非常實用,十分感謝你與讀者們分享這些財務知識。順便問句,你會考慮幾時再出書??

      刪除
    3. 感謝你支持。

      嘩,除了出版社追我編寫新書,讀者也會,我也希望盡快吧,希望下半年有啦。

      刪除
  10. 單純以價格導向,感覺像瞎子摸象

    如同學習太極拳,鬆腰落胯為基本

    腰不鬆,胯不落,徒其形,失其意也

    個人還是喜歡在深入了解投資標的 & 初步評估經營狀況後

    在一個自己覺得還合理的價格買進,適時審視 & 適度修正

    因為發現鑑價方式百百種,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評估方式

    好像並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

    目前這樣的做法對不對,不過這樣的做法卻是我想要走的道路

    以上為個人淺見。見笑了

    Tim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很合理,相信當中道理是這位匿名先生所需要了解的。

      刪除
  11. 止凡兄看似用詞嚴厲, 其實是苦口婆心
    學習終須靠自己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正是我想帶出的意思,多謝y兄分享。

      刪除
  12. 請問Blog主有用曾淵滄的恒指log scale(曾氏通道)作買賣參考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看圖表及趨勢的我都不會,也不懂。

      刪除

2025年夏,北海道之旅 (經濟通) (略)

見全文 請稍移玉步到Patreon 《 2025年夏,北海道之旅 (經濟通) 》 按"免費加入"成為免費Patreon會員,Patreon版面可讓你選擇以google/ facebook之類的身份登入,詳情可 按此了解 。 重要連結: 《 分享目錄 (g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