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看到曾淵滄博士專欄,講述新股IPO上市的投資法成績,相對不太理想,文章內容有點感慨,曾博士直言即使他投資多年,自己仍然並不能理解股市中所有東西。止凡看完有所感想,今天借題分享一下。
曾淵滄專欄:玩IPO必殺技難求 (2014.6.30)
近日新股眾多,我(指曾博士)曾經建議可以申請超額認購多倍的股,但是,上星期五上市的恒發洋參(911),令眾多捧場的散戶大失望,上市首日急跌24%,為甚麼會有大戶高價申請認購後,又急急低價拋售?實在是想不明白,唉!投資了這麼多年,但是,想不明白的事還是很多,恒發上市首日股價急跌,也說明抽新股的確不容易找到必勝的秘訣。
後記:
不單止曾淵滄博士所提的一支新股,近期四日有四支新股一上市就「插水」,令一眾投資者對新股上市必升的期望落空。記得曾博士在不久之前提出過買入IPO時的技巧,這技巧跟我一位朋友多年前所討論過的方法相似,在機率上都是說得通的。
方法離不開看看將要上市的新股市場反應如何,在上市招股期快完結之前一兩天看看超額認購倍數,查看孖展貸款額度,閱讀一下認購新聞,好像了解有什麼大戶入股之類,再檢視一下新股的上限市盈率,跟現有上市同業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一下,經過多方面的考慮,這樣算是嚴謹的另類分析,亦是曾博士所講的玩IPO必殺技。
這是單從供求看價格走勢,道理很簡單的,多人買,價自然升,所以曾博士認為對IPO來說,其內在價值相對不太注重,反而看市場供求狀態,值得買入的,首日即沽售,賺取由供求失衡所造成的短期升幅就夠,贏面很高。
問題是何謂「必勝」呢?十次要十次成功才算數?還是十次之中,贏多輸少的就算「必勝」?如果是追求前者的話,我相信在這世間實在難找。但如果是指後者的話,曾博士這個失敗例子又不代表他所提出的方法無效,只要總體來說贏多輸少,這個投資方法仍然是可取的。
我是非常嚴謹的價值投資者,對了解不深(至少自己對投資項目認為是了解的)的項目都不會投資,所以一向我都很少留意IPO,因為新上市並沒有足夠的數據作分析,想多看幾年的資產變化都不能,總覺得不能讓我安心。
然而,我又不會否定投資IPO的理念,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十分重視數理的人,對機會率計算尤其有興趣。曾博士這個方法,我認為在機率上是可行的,我從朋友口中得知,他用了這個類似方法投資IPO,已經賺了不少錢了,美中不足的是抽多抽少不是由他決定,反應越好的,超額越多的,應該首日掛牌將會升得越好的,偏偏被抽中的股數都會相對越少,限制了回報。
我偏向了解一個投資方法的機率分析,就算我沒有以這樣的方法作出投資。然而,不少人投機時沒有從機率方向考慮,吹噓自己如何投資得道,一次、兩次、三次都能獲利,這次賺幾千,那次又賺幾萬,最差都平手離場,單單用這幾次經驗就去確定一個投機方法的可行性,但了解一下其方法,再以理性分析計算後,發現全無道理可言。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看什麼線穿什麼線,聽誰的消息下注之類,前面可能有一個輸一次就輸掉前九次贏回來的錢。長久下去,跟入賭場沒分別,三兩局可能會贏,但最後還是會發現莊家長勝。
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傳統智慧說:要成功不妨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其言、觀其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樣道理,要有效累積財富,不妨向成功的董事長及有錢人學習。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不難發現成功的董事長、有錢人,從來都不一定是最懂計算精準的人,究竟致富之路是科學還是藝術呢?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試想想如果你係CEO,何時會係最佳時候上市?
回覆刪除點解佢唔賺到尾先比你入股? 或者短期內已經賺了你啲錢? 你係 the greater fool?
我自己唔會碰IPO 一兩年內嘅公司, missing opportunities is better than losing money.
- tak
tak兄,正道來說,上市乃集資行為,資集取得資金可作公司發展之用,不能說每家公司上市都想賺股民的錢,始終是把股權賣出的。
刪除I don't disagree with you.
刪除但係集資行為也講timing.一個有能力嘅CEO 在集資之前應為股東(上市之前的股東)爭取最大收益 -- 包括資集取得資金。
對呀,時機好能讓集資金額更多,也是好事。
刪除時機好難控制,排隊的,排到你一係焗上,一係取消重新申請,又要搞多年零兩年。
刪除對呀,所以都要靠投資銀行做勢。
刪除The main point I wanted to say - IPO原因有很多, 缺乏透明度令IPO複雜了, 我自己來說搏唔過
回覆刪除當然,作為局外人資訊有限,我寧願讓人家賺這些錢算了。
刪除世界邊到有必勝的技巧架,,必勝客就有得食pizza姐,,
回覆刪除若有,,佢都唔洗係到寫搞啦,,
追逐短期升跌根本就係賭博,,
投資致富真係講就容易,,實踐就難,,
有時當您10元買入騰訊,,佢跌至7元,,
您覺得自己錯了嗎,,沽出,,
誰知十年後佢600多元,,
投資前需要計好數,,首要考慮要輸一半,,
不然不投資好了,,
互勉之...
cleverpeople...
我又相信曾博士不是為錢才寫稿的。
刪除就算賭博,計數能贏賭場,我亦不否定,不過計贏數的一方大多是莊家而已。
Clever 兄說得好,我幾年重新投資已有輸一半的心理準備,可惜大部份都覺自己學曉的方法係唔會有呢個情況
刪除未懂贏,先有輸錢的準備,這才令考慮更全面。
刪除有,就係唔好買IPO。
回覆刪除睇翻最近三年IPO,有幾多%IPO沒有跌破招股價?
當然有D IPO表現很好,但又幾多隻?
相反港股有千幾隻股票,可以唔使買IPO。
Small potato
正正常常的股票的確有很多選擇,這又是我對IPO沒多大興趣的原因之一,沒有好把握,選擇多的是,為何要投資沒有太多上市資料的IPO呢?
刪除相反如果買入一隻上市超過10年,市值超過一百億,過去十年股價起碼升超過一倍,最好有三倍以上的股票,回報唔會太差。
回覆刪除Small potato
這是小薯兄的統計結果嗎?多謝分享。
刪除這個是第一步,當然也要看自由現金流,派息情況,未來盈利等。
回覆刪除一間公司能做十年利潤增長,股價增長可觀,非常不容易,也有,但數量非常少例如330,所以中招的人也非常多。
但是類似330的公司畢竟不多。
Small potato
同意,而330出事前都有所先兆,管理層有所變動,這亦可以參考,例如他日騰訊有所異樣時,投資者可以懷疑心重一點。
刪除再“優質“的股票也會有變質的一天,真的不可不注意。 權
回覆刪除世界每天在變,什麼都可以改變,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定時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
刪除對極。 權
刪除多謝支持。
刪除奇在很多人日日講自己係Warren Buffett跟隨者,但係好熱衷抽IPO搵快錢。
回覆刪除-tak
tak兄,有很多這樣的人嗎?我不知道。
刪除不過正如我所言,從機率上看,計算過贏面大的話而下注,這也算是合理的,股神也會買垃圾債券及參與套利行為,都是基於計算。
止凡兄, 可能你幸運, 生命圈附近的人(網誌讀者)大多數投資老練經驗豐富啲,我自己周圍許多假價值投資者。
回覆刪除我日日學習中。接近更多你們這裡的like-minded,令我每日思維清晰,心情舒適
tak
的確在這裡不少blog友都有很好的價值投資根基及概念,你也不妨多來成為這裡的一份子吧,看這裡的blog文能令你心情舒適,很不錯呢,哈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