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再說王澤基先生的《反轉腦袋投資學》, 最後一章給了一個很好的點子, 就是任何賺錢方法都要雙贏才合理。即是如果任何交易方案, 永遠只有同一方賺錢而另一方蝕本的, 這樣的交易一定不能永遠長久, 投機行為亦然。
王先生的解釋是這樣的單贏方案, 蝕錢的一方只有兩個可能, 一是感覺被當傻瓜不再參與, 或是每次都蝕錢輸得不能再參與, 總之這樣的交易將有一天自然停止。這樣的交易行為在一個股票投機的零和遊戲中經常出現, 每個投機者都希望自己是長勝的一方, 但又期望對方總有長蝕的一方。
很久以前止凡在這裡亦有討論過, 進行投資理財行為時, 先要明白自己所賺的錢在什麼地方, 如果是零和遊戲, 投資回報將不能長久。有人會問, 一方買就一方賣, 不是零和遊戲可以是什麼呢?
其實這只是投機者或交易者的想法, 投資者應該看股票公司的長遠價值, 生意做得越來越好, 價值就能創造, 投資的回報就是公司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例如騰訊 (700) 由幾千萬客戶增長至數以十億計的客戶, 其間的廣告及用戶費用收入的增長非常驚人, 投資的回報絕對不是一個零和遊戲的計算, 即不是一方輸才有一方贏的交易所至。
而王先生在書中提出一個低買高賣的動作亦是雙贏的行為, 由於在股市處於低潮時, 大市缺乏資金及流動性, 在這時候非常需要資金, 正正在這個時候入市的投資者是在別人最想出貨及最缺流動資金時入市, 符合了人家的期望, 而自己又能拾便宜貨, 亦是一個雙贏的操作。相反, 在股市高位, 資金過剩, 人家想買貨時出貨, 亦能達至雙贏。
原來隨著雙贏的方向思考, 亦能找到很好的投資操作, 值得參考。
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不過有不少人把股市當作賭場, 而不是交易市場, 因為輸完又來賭過。
回覆刪除哈, 這又控制不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