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止凡聽到Citibank在港不停開分店, 連全球最貴租的地段(銅鑼灣) 都開了很多間新舖, 她的搶佔市場策略路人皆見。
搶佔市場佔有率當然是市場策略之一, 先不計成本去擴大市場佔有率, 再慢慢想如何在做大了的餅裡賺錢。不過, 香港人對匯豐銀行的情意結根深柢固, 實在太多人都在匯豐及恒生銀行出糧, Citibank 要改變這個事實始終困難重重。
還有, 盲目地開分店只會不斷增大成本, 看一盤生意時, 成本效率十分重要, 其實這個因素就是巴菲特選股中的重要一環RoE, 或看成本效益率, 或看毛利率。
舉個例子, 一家公司有1億股本, 上年賺到2000萬, RoE就是 20%。而公司並沒有把這2000萬盈利派息, 而是把賺到的2000萬拿來開分店擴張業務。今年股本就有1億2000萬了, 賺到 2100萬, 盈利多了100萬, 而RoE就是17.5%, 開了分店的回報效率變相減少了。
大家還可以跟這家公司不派息的決定算算賬, 就是上年的2000萬盈利回報是多少, 假設之前一年的1億股本的回報率保持20%不變, 因為這個2000萬而多賺的就只有100萬, 即這個2000萬盈利的額外回報率實際上只有5%而已。這麼低的回報率, 為何不當股息派出來呢?
公司管理人應該優先考慮股東利益, 2000萬盈利派多少出來 (即上市公司的派息策略), 不是沒有根據的, 不派息? 可能因為公司在擴充發展階段, 可能盈利保留在公司比較好, 可能公司需要現金, 但數字騙不了人, 擴建也好, 保留現金也好, 買新機器也好, 如果年年都不派息而令RoE 每況愈下的話, 這不是好現象。
說回 Citibank, 希望市場佔有率不是她的唯一目的, 因為最終企業要的應該是盈利, 市佔率高而大大拖低盈利效率, 這不一定是好事。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有緣於標竿兄的新書分享會上認識一位年近五十的blog友,就叫她W小姐吧。當時覺得她聽到了價值投資時很醒神,似有很深啟發,學習態度亦十分積極。近日,她似悟出了另一種投資方法,是短炒美股,炒動量,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她還斷斷續續錄了共超過一小時的說話留言PM我(fb會自動斬成每條留...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