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投資成本控制
近日止凡聽到Citibank在港不停開分店, 連全球最貴租的地段(銅鑼灣) 都開了很多間新舖, 她的搶佔市場策略路人皆見。
搶佔市場佔有率當然是市場策略之一, 先不計成本去擴大市場佔有率, 再慢慢想如何在做大了的餅裡賺錢。不過, 香港人對匯豐銀行的情意結根深柢固, 實在太多人都在匯豐及恒生銀行出糧, Citibank 要改變這個事實始終困難重重。
還有, 盲目地開分店只會不斷增大成本, 看一盤生意時, 成本效率十分重要, 其實這個因素就是巴菲特選股中的重要一環RoE, 或看成本效益率, 或看毛利率。
舉個例子, 一家公司有1億股本, 上年賺到2000萬, RoE就是 20%。而公司並沒有把這2000萬盈利派息, 而是把賺到的2000萬拿來開分店擴張業務。今年股本就有1億2000萬了, 賺到 2100萬, 盈利多了100萬, 而RoE就是17.5%, 開了分店的回報效率變相減少了。
大家還可以跟這家公司不派息的決定算算賬, 就是上年的2000萬盈利回報是多少, 假設之前一年的1億股本的回報率保持20%不變, 因為這個2000萬而多賺的就只有100萬, 即這個2000萬盈利的額外回報率實際上只有5%而已。這麼低的回報率, 為何不當股息派出來呢?
公司管理人應該優先考慮股東利益, 2000萬盈利派多少出來 (即上市公司的派息策略), 不是沒有根據的, 不派息? 可能因為公司在擴充發展階段, 可能盈利保留在公司比較好, 可能公司需要現金, 但數字騙不了人, 擴建也好, 保留現金也好, 買新機器也好, 如果年年都不派息而令RoE 每況愈下的話, 這不是好現象。
說回 Citibank, 希望市場佔有率不是她的唯一目的, 因為最終企業要的應該是盈利, 市佔率高而大大拖低盈利效率, 這不一定是好事。
搶佔市場佔有率當然是市場策略之一, 先不計成本去擴大市場佔有率, 再慢慢想如何在做大了的餅裡賺錢。不過, 香港人對匯豐銀行的情意結根深柢固, 實在太多人都在匯豐及恒生銀行出糧, Citibank 要改變這個事實始終困難重重。
還有, 盲目地開分店只會不斷增大成本, 看一盤生意時, 成本效率十分重要, 其實這個因素就是巴菲特選股中的重要一環RoE, 或看成本效益率, 或看毛利率。
舉個例子, 一家公司有1億股本, 上年賺到2000萬, RoE就是 20%。而公司並沒有把這2000萬盈利派息, 而是把賺到的2000萬拿來開分店擴張業務。今年股本就有1億2000萬了, 賺到 2100萬, 盈利多了100萬, 而RoE就是17.5%, 開了分店的回報效率變相減少了。
大家還可以跟這家公司不派息的決定算算賬, 就是上年的2000萬盈利回報是多少, 假設之前一年的1億股本的回報率保持20%不變, 因為這個2000萬而多賺的就只有100萬, 即這個2000萬盈利的額外回報率實際上只有5%而已。這麼低的回報率, 為何不當股息派出來呢?
公司管理人應該優先考慮股東利益, 2000萬盈利派多少出來 (即上市公司的派息策略), 不是沒有根據的, 不派息? 可能因為公司在擴充發展階段, 可能盈利保留在公司比較好, 可能公司需要現金, 但數字騙不了人, 擴建也好, 保留現金也好, 買新機器也好, 如果年年都不派息而令RoE 每況愈下的話, 這不是好現象。
說回 Citibank, 希望市場佔有率不是她的唯一目的, 因為最終企業要的應該是盈利, 市佔率高而大大拖低盈利效率, 這不一定是好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