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止凡下班乘車回家途中, 聽電台有一段嘉賓批評香港教育的聲帶, 當中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故事, 十分有趣。
嘉賓在聲帶中提及他曾經被一位大學生訪問對政府的強制驗樓的看法, 事原大概是該學生要交畢業論文之類。當學生問嘉賓對政府的強制驗樓的看法時, 嘉賓就反問學生的看法, 而學生的答案都是在電視看到的一類答案, 例如這是好東西, 可以減少危樓之類。
而嘉賓就進一步問學生 :「按你所知, 政府有否任何資料把因危樓所產生的意外率, 跟自然意外率或交通意外率比較過呢?」學生在思考著, 沒有回答。
嘉賓再問 :「如果沒有的話, 誰能證明這是一個好東西及必須呢? 又或者轉另一個角度看, 這會否是一種迫遷的手段呢? 當強拍比例由九成降至八成, 這個是政府支持加速回收舊樓的證明, 要協助發展商加速收回舊樓重建, 強制驗樓亦可以是一把刀, 預期花時間精神在收舊樓的價錢及步驟上, 不如由政府發出警告書要強制驗樓, 一些老公公老婆婆的業主自然非常主動地想賣樓...」學生繼續沒有反應。
嘉賓強調他也只是假設, 而他的重點不在他的立論是否正確, 只是著眼於這名大學生的反應 - 「無言以對」。說明這就是典型香港教育的產品, 因為超出課本範圍, 於是便無法處理及分析問題。
我也不完全同意他的立論, 有點太過陰謀論, 先假設官商鈎結是必然的事才能成立。再者, 強制驗樓討論多年, 亦實在不是壞事, 很多樓宇沒有完善的業主法團, 樓房超過50年從未維修過, 實在有危害公眾利益, 好像馬頭圍榻樓實在要正視。
但事實是香港這個教育系統是前英國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沿用的, 因為是殖民地, 政府政策不用公務員有創意, 只需要執行, 所以這是針對執行力的教育制度。香港人讀書成績好的一群都有很高的能力, 但都是語文, 數、理、化及背誦的資料, 以及考試技巧。但挑戰權威的思維及創意力就非常弱, 簡單一點, 就是被訓練得比較聽話。不過, 這個只是主流人士, 當然也有不少例外。
說到挑戰權威的思維及創意力, 令我想起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 中有一幕。工程學總教授指出由於太空環境特殊 (無重力, 無壓力, 極端溫度), 一般原子筆都不能書寫, 所以一群科學家就用超過100萬美金研製出一支可以在太空中書寫的原子筆。然後教授就高舉手中的原子筆, 指手上就是這支原子筆, 他只會送給他認為非常好的學生, 不過多年來他都沒有找到一個這樣的學生, 所以一直保留這支筆, 希望這群學生努力, 有一天可以從他手上拿到這支筆。當一眾學生都用渴望得到這支筆的眼神看著這位教授時, 教授亦非常驕傲。就在這個時候, 主角 (其中一名學生)舉手問 :「為何在太空要用原子筆, 而不改用鉛筆呢?」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2年4月25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在其他blog友處看到芒格的投資語錄,止凡立即把它分享到facebook page。內容十分詳盡,一口氣很快地看完,感覺當中不少乃絕世警句,一定要逐一加以評論去認真地在blog中分享一次。
-
未入正題之前,先提提大家一件事,匯君3週年Q&A live就到,他 最新條片 宣布了,第一日就有200人參與。匯君兄未有太著意人數多寡,只不過我們都認為越多人參與會越好玩,氣氛越好。這個一年一度盛事,難得匯君會就大家的問題一一回應,切勿錯過。 按往常安排,當日大家可以入z...
這個就是現代香港人給傳媒政黨帶著走的主因. 三兄弟這套戲是我近年最喜愛的, 時常介紹朋友看. Very Good! --自由一千萬
回覆刪除的確係好電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