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不少網友對會計制度有意見, 尤其是有關公平值入賬的討論更是熱烈。其實止凡也不是讀會計出身的, 再說下去可能就會見底, 網上會分享的會計高手還有多的是, 我也經常讀到非常好的文章及概念。
對於投資, 為何我們要了解會計制度呢? 按富爸爸作者, 這好比一種語言。學大部份科目都要學語言, 包括經濟、地理、歷史、生物等, 而學一些特別學科就要有特別的語言, 好像學音樂就要有樂理基礎, 學物理要有數學基礎, 而財務的基礎就是會計, 看不懂會計報表就看不懂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就好像不懂ABC, 怎會看懂英文小說呢?
所以了解會計制度就能看懂你想看的東西, 了解後就會知道某會計制度入賬的方法, 但我認為不需花精神探討制度的不公平, 而是了解背後由來後再對這家公司作出適當分析。相反, 如果不了解的話, 例如把有大量水份的盈利計算價值, 又或是計算時不顧盈利跟現金流的比例有異樣 (盈利的含金量不高)等, 這就算是會計基礎未到家。英文學得不夠好, 怎能讀好英文歷史呢? 所以有這種情況時, 應該從會計基礎下苦功, 再談投資。
作投資之用, 對會計學有一定量認識就足夠, 不用每個人都學習嚴謹得像註冊會計師的水平才可以投資。我的準則是假設自己是老闆, 請了會計師幫我的公司制作報表時, 我應該要有能力了解他在做什麼, 以及有能力讀懂這些報表及對報表發問。不過, 相信對會計學完全沒有認知而又買賣股票的人實在多的是, 因此成功的投資者永遠都是少數。
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錯 可惜有很多投資人也忽視呢一點
回覆刪除特別是有水份的盈利 往往計算起上來是差天共地之事
雖然未必要讀會計出身才可投資 但是我也認同止凡兄所
說 你需要有明白你的會計師在做什麼的程度 報表其實
終究也陷阱處處
對呀, 要有基本知識才可以避開陷阱
刪除對,絶對同意.(關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