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嘉誠管理智慧全集》一書時看到一個有關誠信的故事。
在古時候, 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 當家住持雲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 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 就把他的兩個弟子 - 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 拿出兩袋谷種給他們, 要他們去播種插秧, 到谷熟的季節再來見他, 收的谷子多者可以繼承他的衣缽, 做廟裡住持。
一眨眼收割的時候到了, 只見一寂挑了一担沉重的谷子來見師父, 而二寂卻兩手空空。雲寂問二寂, 二寂慚愧地說, 他沒有管好田谷種沒發芽。雲寂聽罷, 二話沒說便把袈裟交給二寂, 指定他為未來的住持。一寂不服, 問其緣由, 師父意味深長地說, 我給你倆的種谷都是煮過的。
煮過的種谷當然不能發芽, 但一寂為什麼可以用煮過的種谷種出一担谷子來呢? 很明顯一寂為求得到住持位置, 不擇手段, 到市集把一大担谷子買回來了事, 這是雲寂對弟子誠信上的一個小測驗。
香港人出名懂變通以解決問題, 但與此同時也要記緊保持個人的誠信, 一個人沒有誠信, 只會令成功的路越來越遠。
此文章首次在「永不當田雞」發表於 2008-4-3
後記:
止凡在工作上到現在還沒有親身體現到誠信的直接得益, 但對誠信還是有一份執著, 有錯就要認, 過不到自己的絕對要出聲。
眼看不少人做事誠信概念很薄弱, 永遠想著拿最大利益或減少工作而說謊, 說謊時連他自己都騙到了, 眼也不眨一下。心想這樣做事遲早出事, 雖說自己不是什麼大生意人, 但誠信實在要守, 這個世界應該要這樣才行。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筆者讀過很多理財書籍都談及富人與窮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分別,最喜歡的一個觀察是富人較喜歡跟時間做朋友,相反窮人較喜歡把時間化作敵人,卻不自知。從日常的買賣行為,加上金錢走向(流入或流走)的考慮,可以觀察到時間是這行為的朋友還是敵人。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