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

【匯君】美國加息預期越推越高

美國1月份的非農職位數據,最新數字是增加46萬,這個比市場預期好很多,市場預期是增加15~20萬左右,甚至有經濟師還害怕會下滑,白宮也怕數字會差,結果市場都跌眼鏡。


這個數字也和去年,12月份GDP數字特別好,究竟這是暫時的性質,還是實際上美國經濟過熱情況比想像中嚴重?

另一邊廂,加拿大上月的職位減少了20萬人,也是去年5月以來首次下跌。之前也常說在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經濟相關較高,為何加拿大會被OMICRON重創傷,但美國沒有?

加拿大的數據也掀起了一個憂慮,當作美國仍然都是經濟過熱,但美國以外的地方是否已經開始放緩?

美國1月份的CPI最新是升7.5%,40年新高,連續第3次新高。最新按月數字是0.6%,市場預期是0.5%,比預期更高。

數字出爐後,十年期債息飆升至2%水平,也加強了3月份加息預期,有更多人認為會加0.5%。私營企業僱員每週實質薪酬下跌0.5%,加薪幅度追不到通脹,這個數字如果持續出現會影響消費。

今年加息,起碼都預期4次了,有部分人猜測是7次,高盛甚至猜測更遠,估計未來3年聯儲局會加息10次,分別是今年5次、明年3次、後年2次,大概總共加2.5%。

高盛也下降了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的3.8%降低至3.2%,原因是財政支持會減少,還有OMICRON變種病毒的影響。

又今年經濟增速放緩,加息4至7次、通脹高企經濟增長放緩,這不是一個FAVOURABLE的經濟環境。大部分通脹是由供應鏈造成,加息確實對供應鏈引致的通脹是沒有幫助的,但是利息太低,銀根太鬆,絕對有火上加油的效果。

比如熱錢炒COMMODITIES,繼續炒油、炒鋁,炒銅、炒鐵,最終也會成為FACTOR PRODUCTION的INPUT。既然聯儲局可以做的是把利率正常化,怎樣都會有一些幫助。

高盛提到全球的商品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現貨短缺情況。期貨市場很多時候會聽見兩個terms,BACKWARDATION與CONTANGO。

簡單來說CONTANGO是期貨價格高過現貨價格,BACKWARDATION是現貨價格高過期貨價格。用石油為例,現貨價比期貨價低,便是CONTANGO,也是較常見現象。

高盛看見很多商品卻出現超高的BACKWARDATION,現貨價比FUTURE高很多。商品FUTURES,可能只有20%是真正對沖用途,有80%是純粹炒作。現貨市場大部份買回來是用,除非你有方法囤積炒賣。但是如果看見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明顯是很缺現貨,但預期將來會正常化。

歐洲1月份CPI是5.1%,好過美國的7.5%,但已經創歐羅區紀錄新高,也是比預期高。這個數字出爐後,歐洲央行內部有吵架的跡象。首先有多名歐洲央行管理員成員表妹不相信歐洲央行目前的通脹預測,傾向支持貨幣政策變得更加進取,甚至最快今年下半年需要加息。

歐洲央行一直說幾件事,第一是盡量不想加息,最好不要今年加息.。另外也是說就算要加息,也要等減買債完成後才可以。他們也強調通脹是暫時性,比美國講的次數更多。歐羅區也下調了今年經濟增長至4%,原本預期4.3%。

在主要經濟體裡,日本比較令人擔心。日本央行強調通脹還沒到2%,所以不用緊縮,也不會加息、繼續量寬,但是1月份企業物價指數是109.5,按年升8.6%,按月升0.6%,這個反映了能源與商品價格上升。

日本企業盡一切方法都盡量不加價,盡量把成本ABSORB。但當企業ABSORB了成本,後果就是賺少錢了,當普遍企業都少賺錢了,即是企業利潤受壓,經濟豈不是慢慢變差?

當日本企業盡量不加價,也是令到薪酬相對上加得慢,這樣會變成日本人的實際薪酬下跌,因為輸入性通脹始終不能避免,消費遲早越來越弱。當企業盈利不好,再投資也較困難。

當通脹不斷累積,日本央行才發現不加息不行,但同時消費與企業盈利也變差,那應該加息還是不加?日本不及早行動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印度央行原本預期會上調存款利息,但是最新決定不變,仍然預期會加息4次。其實現在世界各地央行都面對加息壓力,以應付通脹。市面上的央行主要有兩種做法,有些選擇比美國更早加息,可能因為對自己經濟信心較大,另有一種是看美國頭,美國加息後才開始加息。

現在預期,3月份美國正式加息,接著很可能會有一堆國家跟著加息,這也是較保守的做法,與美國保持息差。

MORGAN STANLEY說全球主要央行,即將開始歷史上最大的量化緊縮,不只是美國會緊縮,因為在兩年前,不少主要央行也跟著美國減息,同時在市場上買債量寬,所以整個量化寬鬆縮減是全球性的,估計高達2.25萬億美元會在未來12個月內消失。

匯君每週國際財經大事完整分析(附中文字幕):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ui-jun-mei-guo-62383277

8 則留言:

  1. 其實想問下點解中國的情況沒有提出的?

    回覆刪除
  2. 日本咁多年想要通脹都冇,今次求仁求仁😝

    回覆刪除
  3. 成日講今次Inflation 係supply chain問題。其實demand 太大都係另一個。covid D人出唔到去旅行,hotel, 食飯餐飲,美容等service 消費大減,成日喺屋企online shoppi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旅行,hotel, 食飯餐飲,美容等service 消費大減"都demand太大?

      刪除
    2. 我意思係旅行酒店等開支大減,D錢使左去買電話,電器,新車等等。另供求加倍失衡。

      刪除
    3. 明白, 即係有啲位demand少左,有啲位demand大左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