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

了解港鐵收入結構

早前港鐵工程鬧得滿城風雨,下月高鐵終於通車了,西九龍站參觀入場券在炒賣,又一次令我們感到港鐵的「金剛不壞之身」,即使搞到怎樣,多少高層下台,仍不損港鐵的盈利能力。想投資港鐵,可能先搞清楚港鐵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先想一想答案,再看看你有否搞錯。




2007年左右,可謂港鐵物業發展的高峰期,它可算是一家地產公司多於一家鐵路公司,特別的是港鐵不會自己建房,而是出地皮再與發展商合作,由發展商建房賣樓,事後分成。

當年總經營利潤約為142億元,物業發展佔83億元,約58.5%。還有13億元來自收租、物管業務,車務利潤謹佔約三成。

記得2010年左右與一位朋友也有談起港鐵,見《投資前要留意數字》。當年朋友有意買入港鐵股票,認為港鐵公司既有進攻又有防守性,有地產賺錢能力,當地產低迷時又有鐵路作固定收入,是一間很穩固的公司。

而我則提出,朋友應該更認識當時的港鐵,物業發展利潤確實佔比甚重。一旦所謂的地產低迷時,佔比過半的經營利潤對整體利潤影響十分大,而佔比謹三成的鐵路業務是否能做到所謂的穩健呢?值得深思。

2007年至今超過十年,今天又遇到有朋友想買了港鐵,他見港鐵出事,股價被推低了,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能做到人棄我取,火中取粟,有膽色。

朋友投資前問過一些港鐵員工(他的朋友),形容它是一家地產公司,所以近期與鐵路生意有關的問題根本影響不大。我聽見後立即回應:「噢,這是十年前的狀態,這個形容今天還準確嗎?」

翻翻港鐵的年報,自從2007年物業發展利潤佔比達高峰之後,物業發展的佔比一步步下調。2017年年報顯示,經營利潤為211億元,其中香港物業發展只佔11億元,即佔百分之五,即使計及內地物業發展的23億元,物業發展的總利潤也不過佔16%。

10年過去,今時今日的港鐵不應再被形容為一支地產股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三張圖,由2004年至2017年港鐵利潤成份的變化。







朋友的認知未必正確,我問他,買入前有否看港鐵年報?他指不懂看:「年報?識鬼睇咩?」我打趣地說:「你不是買了《跟著價值走的12堂課》嗎?該著作有講,內容好淺,怎會還說不懂看年報呢?哈哈。。。」

想了又想,下本書(如有機會再出)可以談談投資分析功夫,當然不可能有鍾兄著作般專業,但至少分享如何定性一家公司。買入一家公司前,至少知道它在做什麼吧。

31 則留言:

  1. 止凡所指的”地產”是物業發展(property development)?
    因為港鐵的車站商務其實是港鐵站的舖位租務, 加上香港物業租賃, 其實港鐵有一半盈利來自收租。港鐵仍然有很強的地產元素。
    當然收租股的防守力會比物業發展股強。
    Hutchis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27.8.18

      覺得應該把「物業發展、物業租賃、車站商務」當成地產業務吧 ..

      - 來自小新的文

      刪除
    2. 對呀,我寫地產股的意思的確只是指建房賣樓的動作,港鐵還有一部分盈利來自物業與商舖收租,這部分沒有計及。

      刪除
  2. 傳說:止凡派冧把,派完就...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次講完這冧巴,好似無事😅

      刪除
  3. 《跟著價值走的12堂課》以$3.3預約外借,產生被動收入中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指公共圖書館預約外借?要錢的嗎?

      刪除
    2. 匿名27.8.18

      是的, 圖書館預約是要錢的, 但可以有較新的書借, 我最近也預約了鍾記的書 SUNNY

      刪除
    3. 原來如此,我較喜歡去書局掃書,始終喜歡家中藏書,久不久可以翻閱。

      刪除
    4. 哇!大眾交了這麼多稅怎麼是這種服務!
      我在瑞典社區的市政府的圖書車向他們查詢市立圖書館是否有沒有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tnard Keynes Volume XII(我知道他們沒有!),他們即可就上網去找,果然沒有!於是,她就繼續向全瑞典的各圖書館去找,一共找到有12家圖書館有這一本書。最近我居住的城市有這本書的是30分鐘車程的Lund大學圖書館。一星期後市立圖書館通知我去取書,我回覆說我已經填表讓圖書車帶到我所去住的社區,於是,我便在下一個星期三下午16點45分在那兒取得該書!剛上網去一搜,呵呵!磚頭這麼厚的書508瑞典克朗呢!由於大學圖書館沒有人知道該書是個寶,一直沒有幾個人借,所以我的借閱期為半年,到期還沒有人借閱,到期之前一星期左右,可以在市立圖書館的網上申請再延長半年。我想,這才叫做服務!啊!忘了說,是完全免費的!

      刪除
    5. 假如不幸市立圖書館有這本書的話,窩就只能借4星期而已,過期一天可能會罰2克朗,假如沒有人借,也只能續借4星期。在網上續借只能3次。必須歸還後才能再續借。
      我女兒更厲害,她借的書講日本古代歷史、藝術、神話與建築,只有英文書好幾本瑞典國內都沒有,從鄰國挪威借調,也是免費的。

      刪除
    6. 國民要借書,它們會從鄰國借過來?實在太正了。

      刪除
    7. 是呀!那屬於遠程調借,應該是北歐簽定的圖書借調合約。所有遠程借調的書都放在服務台的旁邊的一個角落,你去圖書館出示手機上的通知,他們鍵入電腦便告訴你一個號碼在那一個大寫的字母的書架上,自行取書。有一次,我拿了書,服務人員也讀進電腦確認是本人借閱,我拿到書後(好幾本書,連女兒要借的書),放進書包走出圖書館,但警鈴大響。我回頭從書包裡取出所有借調的書出示,他們看了看說,啊!那是挪威的書,防盜條碼跟瑞典不一樣,他們也不能掃碼,叫我直接出去,警鈴與亮紅燈也不用理會,才知道女兒要借的將日本文化的書來自挪威!
      這才真是所謂的服務!免費的。

      刪除
    8. 嘩,勁,很特別的經歷。

      刪除
    9. 我並不贊成太多東西免費的,免費很容易招惹一些人攪用,並非人人都會自律,浪費公帑。
      香港圖書館預約圖書,送到指定(最近)的圖書館只要HK$3.30,比搭巴士還平宜,已經很好。
      香港圖書館一般借閱2星期,如果沒有人排隊等待,可以續借5次,加起來差不多3個月,很不錯了。

      刪除
    10. 完全同意。這與社會,教養,人口密度等等因素有關。像北歐人口這麼少,人口密度這麼低,圖書館的書不想出這種方法去促借,很可能一方面是塵埃滿佈,最糟糕是市政府裡的政客會因為圖書館使用的人數遞減,因而減少經費,甚至裁員,讓他們丟工。我想像北歐五國,加拿大,澳洲都是地大人少,能夠城際與國際圖書共享,是一種資源善用的好方法。假如香港圖書館的經費充足,不收費應該是公共設施對公民的一種回饋,尤其對納稅的公民為然。

      刪除
    11. 我第一次去波蘭旅行前,曾獲波蘭朋友推薦一本英文本非常厚的書,詳盡地介紹波蘭的民族,宗教,歷史,文化與音樂等等方面,寫得非常具學術性,我拿著書單去圖書館借,結果因為這本書太專門,很不幸它就一直安放在市立圖書總館的倉庫裡(當然保存得很好!),我接到後發現上一個借的人是80年代!真的沒能做到物盡其用。

      刪除
    12. 公共資源的分配是一個大學問,平衡點不容易找,更要按當地時、地、人的背景而制訂。

      刪除
  4. 睇完TBB講清講楚 陳帆話起高鐵唔系因為要賺錢

    對於手持港鐵的我心涼一涼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27.8.18

      係某角度來說,他確實說對了一半。自已友

      刪除
    2. 政府出錢建這條高鐵,其實又未必太影響港鐵盈利。

      刪除
  5. 港鐵係好公司,除非有第二間公司,可惜無。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意思是想有第二間與它競爭?

      刪除
    2. 🤣根本无可能有第二间港铁公司。

      刪除
    3. 當然,投資者想到這裡,也大概明白如何考慮

      刪除
  6. 港鐵的業務是公用為主,地產為輪。
    但係估值就比公用股和地產股都高得多,真係好難玩...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難玩?怎樣玩?

      刪除
    2. 打錯字,地產為「輔」先啱。

      我意思是,真係好難買得落手。

      刪除
    3. 哦,1+1可以大於2,估值問題,有時很藝術的

      刪除
  7. 匿名12.11.18

    求止凡師父教路:
    小弟自問看書不多學歷平平,年近40,亦不善投資,儲蓄亦不多。但最近開始實戰股海,結果不用多問,幸而錯誤中醒過來,發現麻目追貨追call又追put貼市上落,跟澳門差不多,感覺不是投資,亦好像遊戲离題。當中經過觀察,才發覺不如長時間吸納或月供,希望為未來帶來一點長期收入,對生活上有所作用。
    觀察后有些股票本人比較喜歡,但亦不知是否可作長期吸納:(03,05,66,388及2800)當中2800未知是否變了質,好像中資公司越來越多,其實手頭上亦有其他房信託,至于是否沽出reits來換(5,66),希望給點意見。
    謝謝你
    初哥史譚上
    12 Nov 2018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平時很少談個人投資操作,亦不給投資意見,投資是自己的事,好好增長財商,自然能替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操作。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