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星期四

創富類型

要成功,最緊要知己知彼,若不知曉自己性格專長,做了不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模式,不代表一定不成功,只不過會大大耗掉能量,即事倍功半。相反,若能做符合自己性格而去發揮,合得來的工作就做得最輕鬆。




近日看了一段youtube,談一些稱為「wealth dynamics」的東西,節目嘉賓把成功致富類型可以分為八大種,這八種都各有代表人物,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致富模式,一說出來大家都會知曉。

第一種是creator,譯作創造者,大部份的創業人都有這特質,他們習慣提出或創造新理念,看東西看得很遠,而且看得很快,思維永遠超前別人,天馬行空。這類人的缺點是無耐性,不喜歡糾纏於過程細節。代表人物有Bill Gates與Steve Jobs等。

第二種是star,譯作明星,他們擅長去介紹,宣傳,很喜歡吸引大眾注意,亦習慣面對很多人演說,表達理念。代表人物有Michael Jackson、劉德華、Michael Jordan等。

第三種是supporter,譯作支援者,其性格適合於每家公司內當總經理,是善於管理員工,鼓勵下屬發揮其所長。代表人物有General Electric的前行政總裁Jack Welch。

第四種是deal maker,譯作交易者,他們善於公關社交,認識很多人,能將不同人放在一起合作,有如經紀,能做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代表人物有Donald Trump與李澤鉅等。

第五種是trader,譯作買賣者,他們很擅長買賣的timing,天生對時間性拿揑得很準確,在投資銀行內也需要大量的trader替它們投機賺錢。代表人物有George Soros。

第六種是accumulator,譯作累積者,他們很喜歡收集、儲蓄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對資料多會很敏感,著重分析,喜歡看詳細的資料,在冗長的文章裡很快能找出重點。creator想得很遠,而accumulator就想得很深入。代表人物有李嘉誠。

第七種是lord,譯作資產擁有者,我們常聽到地主(landlord)也是這個意思,他們多擁有資產,如專營權、土地,作收租、收息之用,很善於管理風險,亦會運用資產,產生價值。他們看風險會看得很闊,代表人物有石油大王John Rockefeller。

第八種是mechanic,譯作系統設計者,致富方法是以系統賺錢,好像福特汽車的創辦人Henry Ford,把汽車生產流程打散作採購,由於擁有系統技術,所以能賺取巨富。代表人物還有Mcdonald與fb的創辦人。

節目主持與嘉賓於節目中談了一個例子很有趣,就是其中一位嘉賓指自己是accumulator,而拍檔卻是star,在做生意時有一份法律文件非常厚,相信天生為star的拍檔要看五個星期也看不完,而他卻能一星期看了五次,還樂在其中,所以他就很快看完文件,歸納出重點,讓star性格的拍檔拿著重點去宣傳,而這些宣傳工作卻是他不喜歡幹的事情。

這個例子之所以有趣,因為主持自己也是star類型,所以她表示不介意面對群眾表達自己,但她卻不能想像會有人喜歡看法律文件細節,而這正正指出不同人的不同性格,看見的東西也不一樣,以前我們可能簡單分析為內向、外向,原來仔細看可以分得這麼細。

簡單如投資界都很出色的兩位大師,巴菲特與索羅絲,一位喜歡按十年計的投資,另一位的投資可能按時、分、秒計算,結果兩人都成功非常,但若把他們兩人的投資風格互相調轉而行,後果不堪設想。

我一面聽,一面在想自己是哪一類人,感覺自己較喜歡儲蓄有價值東西的一類,即accumulator嗎?但是否喜歡處理細節呢?一點點吧。又有點點lord的想法,又有點點mechanic與supporter,但應該不是creator或star,更不會是trader。我相信可能每個人在不同類別中也有一點點比重,有如九型人格的測驗一樣吧。

在此有三個觀察,第一,事業工作需要配合自己類型,不是人人都適合做「老大」的。例如,古代中國有孔明,現代西方有芒格,有些人就是適合做第二把交椅,天生性格適合扶持「老大」,捧他做「老大」反而害了他。在工作的地方觀察到,不同的工作崗位有不同的要求,適合不同類型的人,所以不少人於工作升遷時會遇到困難。

好像出來工作不久,需要堅持勤力地打工,升級後需要管理,處理人事,再上位的話,可能要找生意回來。由工人的勤力到supporter,再到creator或deal maker不等,每一個崗位所需的類型都不一樣,所以做打工皇帝絕不容易。相反,做生意的,找來不同類型的人,自然出現黃金組合,不用在不同時段做一些不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第二,如果明白不同成功類型此道理,大概會理解到致富成功之道五花八門,單是投資致富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價值投資、技術分析、財技派、trader等,買收租股可以贏,買科技股又可以贏,買點擊爆升股可以贏,買「點穴」股亦可以贏。看著別人贏錢就抄別人的方法,未必適合自己,單看trader與lord的分別,可能一個適合選「仙股」,一個適合選「領展」吧。

第三,成功的類型如此多,但我們會發現有些類型是沒有的,例如悲觀者、抱怨者、批評者,政治舞台可能經常見到這些類型的人,甚至成為政治強人,在日常工作上也偶有遇過,但最終成為巨富的人,卻沒有這些類型的人。

大家又是哪一種人,今天與未來的事業工作又是否適合自己,不妨分享一下吧。


[影片已被刪除]

16 則留言:

  1. 很奇怪的分類,lord已經是富有了,還要甚麼創富?lord也同accumulator似,不accumulate,何來資產做lord。其實覺得用capital allocator會更怡當

    律政強人的律師也很有錢?那他們算甚麼類型

    回覆刪除
    回覆
    1. lord喜歡在已有的資產上擠出價值,有如領展在做的工作,accumulator就未必有這個想法。

      律政強人,管埋與閱讀文件與著重細節的專業,可能是supporter與accumulator,但到了主席的位置,又需要star與deal maker的特質,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有興趣研究更多wealth dynamics的東西:
      http://www.wealthdynamics.com/

      刪除
  2. 好文。很有系統的分類。其實我一直「睇人」都會按類似上述的去做分類,上述是以一個有系統的形式表達出來,非常好。大部份人都不會一面倒的擁有一方面的特質,而大多是conglomerate,樣樣有些,比種不同,但重點是看一個人的重心在哪裡。一個成功的創業家應該各個原素都需要,對於重心只遍重一面的人,應該比較適合打工,老闆們倒最喜歡這類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來Starman兄用人也有類似分類,厲害。

      刪除
    2. Starman, 作為金融/地產投資界專家的你, 如果一個不係好識睇人面色/眉頭眼額的人, 佢想在金融/投資界大展鴻圖, 會不會有難度?

      刪除
    3. 希望Starman兄看見這留言並回來回覆,你或許可以到Starman blog處發問。

      刪除
  3. 這個感覺和學院派management課程的一個理論如出一轍呢,呵呵。
    對Starman大神的『不會一面倒的擁有一方面的特質』小弟也深表認同。
    而小弟認為這些特質可以隨著經歷改變的,例如某些心理陰影、周圍的人帶來的轉變,可以獲得一些特質的同時,也失去一部分固有的特質。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特質會否改變,我也不清楚,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刪除
  4. 一個朋友說很享受閱讀銀行賬戶和信用卡的t&c,所以永遠不會“不小心”被銀行徵收不必要的額外收費或罰款。

    我當時就覺得真是奇人一個,尤其t&c的字體通常是小到沒打算讓人閱讀的意思。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有這樣的人?厲害。

      刪除
  5. 感覺就似九型人格分析!有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點似,不過這只是在總結富人的類別。

      刪除
  6. 各有所長!很有趣的分類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有趣,還有blog友send了相關書籍給我,值得研究。

      刪除
  7. 是九型人格、DSCI等以外的一種實用分類,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近年有書籍專門討論這個題材,有興趣不妨找找看。

      刪除

2025年夏,北海道之旅 (經濟通) (略)

見全文 請稍移玉步到Patreon 《 2025年夏,北海道之旅 (經濟通) 》 按"免費加入"成為免費Patreon會員,Patreon版面可讓你選擇以google/ facebook之類的身份登入,詳情可 按此了解 。 重要連結: 《 分享目錄 (g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