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日,止凡看電視播著公開大學的講座,講者是楊梵城先生,他是某保險公司行政總裁,在行內已經工作近五十年,實在經驗充足。楊生在講座中分享做管理層的要點,的確值得學習。
今時今日,要在世界級的公司擔當管理層,甚至是行政總裁,的確不容易,亦要注意不少地方,在這裡分享一下楊先生在講座中的一些論點。
「責任」-要保證公司每年有20%的增長,做公司高層不是「打工仔」,不是做好本份就每月賺取月薪就算,主要目的是替公司賺錢。
「工作」-要替公司賺錢,最簡單四個字「開源節流」,「開源」就要替公司找生意,要找生意就要識人才。可能看中了別的公司有人中之才後,打算以高薪挖角,但又可能眼光不好而蝕本,這個「開源節流」平衡的能力很重要。
「用人」-世上有千里馬,作為高層一定要懂千里馬,不是伯樂就分不出千里馬,要找到「忠心」及「有能力」的人才,這兩者缺一不可。
「健康」-沒有健康難以擔任高層,試想想,人家做8、10、12小時,但你做6小時就要休息,怎跟別人競爭?
「能力」-高層本身也要不停進步,好像巴菲特拍擋Charlie Munger所言,每天都要比昨日更好。
「鼓勵」-員工外出工作相當辛苦,作為高層要懂得鼓勵員工,才人員工甘心為你打天下。
「政治」-要不時了解自己的位置及處境,身處高位,公司內外很多人都會對你不客氣,隨時想坐你的位子,不懂公司內的政治學實在難以生存。
「管治」-身為高層,公司內多數人會向你「擦鞋」,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會這樣做,營銷部門的員工多不會,因為他們都不資薪,收入是靠他們帶生意到公司時所抽取的佣金,在他們的角度,不是公司在養他們,而是他們令公司生存。所以要有管治之道,認清各人立場及思考對策。
「團隊」-世界上太多專業,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個人不可能兼顧所有東西,所以一定要靠一個團隊去工作,要懂利用團隊及對團隊有信心。
「人際網絡」-鋼鐵大王曾經做過研究,顯示80%的行政總裁多是靠人際網絡上位的,而其餘的20%就是能力太強,所以不找他們也不行的個案。人際關係很重要,在公司內外,就算人家不說你的好話,但只要不說你的壞話,成功機會已經大增了不少。
「轉工」-Fortune 500內的高層,有30%是從畢業開始就一直沒有轉換過工作的,不轉換工作的至少有份忠心。實際一點看,當公司內能力比較好的員工都走了,留下來的員工要「上位」都自然能快一點,因為競爭少了。相反,能力高的員工,轉了工作所以又升職加薪,但轉換工作後又要跟新上司重新磨合,又可能被新同事及下屬排斥,情況不一定樂觀。楊先生本身就35年沒有轉過工作,由office boy做到副總裁。
「運氣」-楊先生提到這點令我覺得很有趣,但他解釋後又的確很有道理。楊生說運氣在職場亦很重要,大家可以觀察身邊的人與事,有能力的人際遇可能比你差,無能力的人際遇可能比你好,比比皆是。甚至乎一個人的出生亦已經決定了很多事。
今天還不是高層的你,也可以學習這些觀點,至少可以了解高層的思維,增進知識,多點進步,亦能替自己做好準備。人家說「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我慢慢覺得這句話要改一改,應該是「有準備的人才能看見機會」。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好多人講:「恒生指數10年以來都無升,甚至跌了一點,證明投資港股無前途,長線投資已死。」 另一邊廂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月供2800,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要『別人恐慌時貪婪』,大跌市正是物超所值的時候,長線投資要有信念才行。」 如果你是以上兩類人,都應該深入一點了解一下恒指發生了...
-
早前心血來潮與市場先生及巴黎兄搞了一場zoom,主因看到市場先生近期的一些blog文,指他傾向把多餘資金放銀行定期存款,靜觀其變,不輕易入市。當晚市場先生詳細分享想法,加上巴黎兄的評論,內容非常寶貴。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回覆刪除有準備的人才能看見機會,,
把握機會而行動的人才能邁向成功,,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同意,成功起步三步曲。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