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

買入香港電視的比喻

早前止凡出了文章談論有關香港電視(1137),再加上一篇討論其投資風險。但一些朋友的著眼點還是在發牌與否,他們一般不太懂看公司年報中的財務數字,所以習以為常地看一個投資只站在新聞、事件、概念、邏輯分析。


曾多次提過,從日常生活發現身邊有值得投資的公司,是可行的,但這只是第一步,不可以有個概念就衝過去投資,最終只會頭破血流。例如自己日日到超市買東西,不是百佳就是惠康,這兩家公司佔去全港超市八九成,即刻要投資嗎?

百佳是李嘉誠的,就算百佳盈利可觀,長實的一年盈利中百佳佔了多少呢?你付出的本金有多少是買賣百佳的盈利能力呢?惠康一樣,母公司Jardine又是一間龐然大物,業務種類繁多,為惠康買入Jardine基本說不通。

還有很多例子,某某飲料、便利店、交通、名牌時裝公司、金飾珠寶品牌等,太多股民聽一點,看一點,明一點,就說自己有分析過,說自己是學Peter Lynch的方法,從日常生活發掘投資項目,是價值投資。靠日常生活及報章上的「認知」就作出投資決定,其實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在買什麼。

今天香港電視又是一個例子,全城都知道這家公司正在等待發牌。概念上,是發牌成功就贏,越遲發牌就越蝕,投資時只著眼點在成功發牌的機會率。香港電視財務的數字我不打算再重複,之前兩篇文章都大概分析了。

只想提出一個有趣比喻,今天買入香港電視(股價升至$2.5),就好像買入一間店舖,店舖內有一個裝有100萬元現金的夾萬,但整個店舖只賣80萬元。為何一間店舖,所有生財工具齊全,再加送100萬現金,但竟可以用80萬買回來呢?原因就是這家店舖還未有做生意的牌照,你覺得這個價格有趣嗎?

還是那句話,個人認為發牌是遲早的事情,我想不到政府有什麼原因阻止(一般都是中央暗暗阻止,但香港電視又不是走生果報的路線),而且投資的重點並不是賭它發不發牌,而是看見價值。

2 則留言:

  1. Value only worth money only if it can be realized...

    there are many stocks in HK whose share price are lower than its NAV per shares...

    this can happen becos, the book NAV cannot or difficult to be realized...(e.g. the asset cannot be sold easily or the asset book value is overvalued... etc)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 PB低於1的公司多的是, 而股本內的多不會是現金。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