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提出低買高賣, 現在應該到低水的地方買樓, 所以應該不在香港買樓, 而是應該買美國樓, 因為美國地產自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一直低迷。
看似是頗有道理, 但止凡並不覺得做起來容易。身為香港人要買香港樓, 要處理的東西已經不少, 按揭成數及額外印花稅這些東西都經常在變, 還有大訂細訂, 交吉期等, 真的要完成一次交易才對整個過程有點了解。買美國樓呢? 我不知道, 但相信其過程不會比買香港樓簡單。還有, 交易成本如何? 手續費及律師費是多少呢?
又是巴菲特的名言, 「我只投資在我熟識的東西」, 我們都有一句話「唔熟唔食」, 除非已經是樓市投資老手, 否則不要低估投資項目的複雜性。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2年7月3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上一篇談到一些與鍾記及威廉人zoom討論內容,分享了鍾記減持銀娛(00027)原因《 「跟著價值走」的示範 》。這篇繼續分享一下鍾記對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與恒生指數的估值邏輯。
-
記得2021年尾曾與鍾記來一次zoom討論,距今約一年多 【 對中港股票樂觀的玄機 】 ,當時他指自己趁低位買入銀娛(00027)、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等股票,後來這些股票表現各有不同,有些曾經比他買入價大跌一半。近日見他於blog內談到一些最新操作,借機再...
同意!
回覆刪除近來經常看到Discovery channel 賣美國樓的廣告, 100萬港幣可以買3層美國樓, 但美國朋友說這些樓位於市郊, 沒有工作機會, 很少人居住, 難以轉手和租出. (關蛇)
回覆刪除的確是, 百多萬港紙就有house, 連獨立泳池都有, 不明白當地市場實在很容易中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