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港燈今次加電費好像過了火位, 本來個遊戲, 無論以前的13.5%或是現在的9.99%, 在這個低息環境之下, 兩電永遠都是贏家, 只要不要 'cross the line', 個party一直可以繼續。
如今, 兩電一下就去到盡, 加電費申請中還要計及多年後才建成的投資, 又加足利潤上限, 建議電費加幅比通脹還要高出很多, 這一定會觸動公眾神經, 變相下一次再討論利潤率的時候, 兩電手持的本錢一定少很多, 這是不智的。
近年上市公司多講 'sustainability' 「可持續發展性」, 兩電明知他們的利潤就控制在利潤率上, 沒有本錢討論提高利潤率, 等於減低可持續發展性, 這樣大大份賺幾年錢之後就被緊緊控制著的公司, 投資價值不像從前高。
止凡認為一間好而又值得投資的公司不是每每都謀取暴利, 得罪人多、稱呼人少的。反而應該要在公眾、股東及員工之間取得平衡, 從而將社會資源發揮到最大化, 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平衡點的話,「可持續發展性」就會受到影響, 一、兩次賺到盡而做嗅個公司名之後, 後果一定自己承受。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1年12月15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好多人講:「恒生指數10年以來都無升,甚至跌了一點,證明投資港股無前途,長線投資已死。」 另一邊廂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月供2800,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要『別人恐慌時貪婪』,大跌市正是物超所值的時候,長線投資要有信念才行。」 如果你是以上兩類人,都應該深入一點了解一下恒指發生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