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一位從小就失去四肢的澳洲人 - 力克到香港作演講, 鼓勵香港人, 實在令人反思人生。
力克今年二十五歲, 從小失去四肢, 由於身體的缺憾, 八歲時曾經考慮自殺, 幸好家人不離不棄, 使他對人生變得積極, 今天他擁有會計及財政雙學位, 學會多種運動, 曾對超過一百萬人演講過他的人生觀。
很多人每次看到有關力克這類新聞的報導後, 都會有點自慚不如, 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十分好, 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幸的人, 天生出來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你會這樣想嗎?
人生是什麼? 人生追求什麼?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每一個人都不一樣, 有趣的是, 向同一個人發問這兩個問題, 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們的思想在選擇答案。
當你總想著自己的不足, 這個世界怎樣不公平, 諸如此類的思想, 就會做就你的世界觀, 總是活在不快, 不滿足的人生中; 同時, 覺得不足, 自然對物質有所追求, 久而久之變成人生的一個終極追求, 物質主義正是資本主義的核心主義。
如今看到一些連人生基本需求都難以滿足的人卻對人生如此積極地面對, 是否需要反思一下物質主義的意義呢? 金融海嘯, 雷曼事件, 很多人叫苦連天, 天天在罵政府無能, 有時在想, 如果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像力克身體殘缺的苦難, 這個世界應該會更和諧。
值得高興的是, 看到力克的新聞, 心中替他感到驕傲卻沒有一點慚愧, 因為每天止凡都很努力享受人生, 你的感覺又是什麼?
力克下一站會到四川鼓勵地震後的災民。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好多人講:「恒生指數10年以來都無升,甚至跌了一點,證明投資港股無前途,長線投資已死。」 另一邊廂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月供2800,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要『別人恐慌時貪婪』,大跌市正是物超所值的時候,長線投資要有信念才行。」 如果你是以上兩類人,都應該深入一點了解一下恒指發生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