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講:「恒生指數10年以來都無升,甚至跌了一點,證明投資港股無前途,長線投資已死。」
另一邊廂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月供2800,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要『別人恐慌時貪婪』,大跌市正是物超所值的時候,長線投資要有信念才行。」
如果你是以上兩類人,都應該深入一點了解一下恒指發生了甚麼事。
恒生指數這些年的變化
恒指於2020年尾開始加入「同股不同權」的股份,這有點仿傚美國科技指數的做法,希望讓公司能賣多一點股權出來集資,但公司擁有人又不失控制權。其中有兩隻巨無霸入指,即阿里巴巴(09988)與小米集團(01810),可惜它們的表現自入指後分別下跌7成及超過一半,對推跌恒指的「貢獻」不少。
另一個變化是恒指成分股的數目。直至2020年,恒指成分股總數大約50隻,這個數目維持多年。到2021年第一季,恒指管理人有意將恒指成分股增至100隻,目標希望把港資企業減至25%。宣布前後,恒指已陸續加入新成分股。兩年時間,恒指總數已增加23隻至73隻,即增加了46%。當然,每隻成分股對恒指的比重不一,但這個增量比例影響不少。
新增成分股表現普遍不理想
最大問題是,普遍新加進來的成分股表現都慘不忍睹。包括2020年12月加入的美團(03690),跌了一半。2021年3月加入的阿里健康(00241)與海底撈(06862),分別跌了8成半與7成半。2021年6月加入的碧桂園服務(06098),跌了8成半。2021年12月加入的京東集團(09618),跌了4成。
當然,拿股價作事後孔明的評論並不公平,這年來中港股票大跌,非戰之罪吧。但想提出的一點是,一旦定立了目標要積極增加成分股,代表短時間內需要納入相當數量的成分股,這會導致很多「為買而買」的草率決定。不少決定,即使對其股價表現不作事後揪秤,從生意角度亦難以理解。
例如美團、阿里健康,過去多年都是蝕錢多於賺錢的生意。海底撈於2021年,一年蝕掉41億元,把由2017年到2020年所賺回來的盈利都蝕掉,恒指就於它蝕最多錢的一年把它納入指數。碧桂園服務一直在賺錢,後來內房、物管出事,偏偏恒指就於市盈率高達70倍時把它納入指數,完美摸頂。
經典的中國神華
其中一隻更經典算是中國神華(01088),它曾於2017年12月被納入指數,當時約$20,到2020年9月被踢出指數,約$13,如今到2022年9月又再被納入指數,約$25。整個出入動作有如基金操盤,$20買、$13放、$25再買,完美地「高買低賣」。本來一直buy and hold都算能賺$5($20買至今天$25),如今帳面輸掉$19(輸$7再少賺$12)。
看其生意,亦不覺得這股需要被踢出再買入,自2017年它年賺478億、441億、417億、358億,雖盈利一直在下跌中,至少都在賺,而且是賺數百億元的生意,比之前提到那幾隻蝕錢股票好得多,但此刻(2020年)卻把它踢出指數。及後,中國神華立即大賺516億創新高,股價大升,恒指又從新把它納入,明燈也。
總結
本來恒指不用如此差勁,當中夾雜不少人為操作,才落得如此下場。十年前的恒指與今天的恒指根本不是同一個樣,拿它們作比較其實意義不大。與此同時,以此得出價值投資或長線投資並不奏效的結論,亦不合理,投資者需注意。有興趣就此命題了解更多,不妨重溫小弟的相關影片。
文章連結:經濟通
相關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heng-sheng-zhi-73296358
告訴大家一個股壇笑話:恆生指數
回覆刪除有幾好笑?
刪除咁都唔夠好笑?整個更好笑既俾你嘆:恆生科技指數
刪除呢個仲陰公...
刪除告訴大家一個股壇笑話:恆生指數服務公司,長線估空左恆生指數
回覆刪除咁咪好好賺?
刪除說穿了重點來
回覆刪除之前有冇留意?
刪除指數公司D人,吾方便講白同抵毀,但係好難令人吾懷疑有串通
回覆刪除有任務
刪除非傻即壞
刪除簡潔
刪除佢用TA做買賣指標,跌穿支持沽出,升穿阻力追入!
回覆刪除佢? 邊個?
刪除共富呀
回覆刪除yes well...
刪除恆生指數被一班蠢人去管理操作,分分鐘玩下玩下得返幾千點,就真係笑死人。
回覆刪除陰公
刪除請問止凡兄仲有冇港股?
回覆刪除有呀, 三隻腳策略
刪除只談恆指的“估值”的實質數據,以今天為例:
回覆刪除20201028----PE-------股息率
14863.06-----8.36-----4.47%
最近兩年恆指的最高點位是31085點(2800盈富基金是31.24元),也就是說,下跌了52%。2800盈富基金今天是14.94元,下跌了也是52%。
把這組數據與2008年恆指相比是:
20081010----PE-------股息率
14796.87----8.76------4.79%
2008年當時恆指兩年最高點位是2007年10月30日,恆指是31638.22點(2800盈富基金是32.17元),也就是說。下跌了53%。2800盈富基金在2008年10月10日是15.32元。下跌了52%。
2008年10月27日恆生指數進入它的絕對底部,是11015.84點(2800盈富基金是11.6元),PE是6.52,股息率是6.43%。整體下跌了65%。
假如這一次恆指下跌也是65%的話,那麼,恆指將會是10823.22點(2800盈富基金將會是11.4元),PE將會是6.09,股息率將會是6.14%。
我的建議是,與其責怪恆生指數,還不如實際計算一下恆指目前的估值與2008年比較一下,內心會有較清晰的認知。
我對恆生指數做過通盤的了解,並且每10年分段了解,下面是每10年的數據:
Date------1970s----1980s----1990s----2000s---2010s
十年平均 : 348.5---1729.7---8422---15606.1--23748
2020年過了兩年快又十個月,恆指的平均數是24642.98點,真的會比以前差嗎?讓時間去說明,不要猜測。投資沒有什麼奧妙,凱恩斯說得好:“能計算就計算。”(calculating where we can)
恆生指數與盈富基金都只不過是我們投資的一個對象,不需要對它們有過多的感情!今天盈富基金報14.94元,投資它成功的概率是否遠大於失敗的概率,答案是的話,就買進。耐心守候到它升上去,假如守候兩年會升上去30元,那你的利潤就是100%。賺錢並沒有太複雜。假如真如上所言會下跌至11.4元,買進後的利潤將會是163%。香港的市場很好賺的,機會最多!相信我。
成份變了很多, 尤其是近年, 這正是這篇文章的意思。
刪除止凡真含蓄, 簡單D講就係變左質, 所有數字都變做歷史
刪除可參考恆生指數編制方面的方法學:
刪除https://www.hsi.com.hk/static/uploads/contents/zh_hk/dl_centre/methodologies/index_methodology_guide_c.pdf
ch liu 兄很好的分析。王澤基在他的書反轉腦袋投資學也有類似的分析。他也提到要成立的話,要基本面不變。
刪除恆指的最大問題是人為指數,嚴格上並非被動投資,更似那些smart beta 的ETF。同人手揀股(或基金)一樣,即使經濟欣欣向榮,恆指的回報永遠不會同經濟同步。在經濟上升時追不上,在經濟下滑時跌更多,比死更難受。
小股民要的,其實是一個更全面的全市場指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