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一個飯局,兩小時,其實談了很多話題,太多了,很多內容我也記不起,除了上一篇文章《3年600倍回報的投資方法》之外,這篇再把印象深刻而我又算是聽得明白的內容分享一下吧。
談工作,AC兄在矽谷工作二十多年,有不少經歷。其中一個是他慨嘆在矽谷的美國公司,不常見有中國人當上CEO,反而印度人就有不少,如Microsoft, Google, Pepsi 和 Mastercard。有一個有趣現象,一旦印度人當上了公司高層之後,很多時都會請入很多自己的家族成員,明目張膽地請皇親國戚。
公司請人,看見求職者中的「內定名單」,於面試前看看那些人的履歷。誰人的表姪,經驗是到阿富汗當兵。誰人的舅仔,經驗又是當兵。他們的履歷其實與公司所需要的職位亳無關係,但大家都知道這些人是一定要請的。
皇親國戚,工作表現又可以呢?AC兄表示他們又總會交到功課,何解呢?原來這與印度人的文化有關,若當事人工作交不出功課,該高層會叫他入房兇猛地訓示一番,不給面子,親戚反而更加兇狠。除此之外,更會斷絕當事人的社交,告知其太太、父母、親戚朋友,冒必迫到該員工有課交。
於工作方面,AC兄感覺到自己工作晚期的工作態度有點轉變,可能這也是令他離開職場的其中原因,尤其他所身處的行業,節拍非常之快。好像他曾經在一家公司出產指紋啟動手機的按鈕,幫一款手機研發出產之後,幾個月後,該品牌最新的手機型號已經不再用機身的按鈕了,而是把指紋識別放入手機屏幕之中,大家辛苦了多個月的project,原來只是一個幾個月壽命的產品。
有時他看見新入行的同事,看見他們的衝勁,就會特別發現自己態度上的轉變,對完美的追求沒有從前般執著,完到件事就算,寧願早點收工回家湊仔更好。如今他也慶幸能在出現這心態之時達到財自,否則對工作熱誠減,但又要被迫捱,正是中年危機。
講開AC兄有投資的NVIDIA,主要生產Graphics card,他正是這方面的專業。我借機問問近年經常談的Graphics card是什麼東西,為何連掘礦都可以用得著,電腦運算不是靠CPU的嗎?
他向我解釋一下Graphics card與CPU技術上的分別,原來CPU的運算有物理限制,4GHz是以電子運算的極限,要突破的話,除非用水冷,所以以前大家會談CPU速度多少,近年已經少談,反而會講用多少個核,例如雙核心、4核心、8核心等。其實看運算效率,CPU需要的運算速度,大概3核心已經足夠,再多也不會快很多,只是多餘。主要原因是CPU運算方法有限制,它是流水作業式的運算,即計完一個到一個。
用Graphics card就可以解決CPU的限制,因為Graphics card的技術並不是作流水作業式的運算,而是可以同步多個物件一起運算。他舉例,以前Graphics card應用到卡通動畫,主角的每條頭髮也定作一個物件來作運算,一個主角有數千條頭髮,可能被風吹或跳動時,應該如何擺動,若是CPU去作運算,計完一條才計另一條,計到第十條時,第十一條可能又會撞到第三條而影響結果,又要再計算過。但Graphics card就把它們安排為不同的物件,各自同步計算,雖然各自速度比不上CPU的運算速度,也不是進行複雜的運算,但運算結果卻快得多。
為何近年不少科技突飛猛進呢?因為AI的運算速度需求相當高,CPU滿足不了,但Graphics card技術就正正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大提升了運算速度,因此近年AI突然進化得超快,配合大數據,有很大的突破,未來也會有很大的躍進。而掘礦亦然,要不停同步到不同地方trial and error,用Graphics card才能應付。
AC兄是三個小朋友的爸爸,非常關心教育問題,尤其他本身於美國受高等教育,所以也有比較。他覺得外國教育著重思考,而香港教育始終較重背誦,令學生按遊戲規則辦事。以前我都經常說,香港教育制度側重培訓公務員與專業人士的能力,而外國更著重思考與批判,這與AC兄的感覺差不多。
所以他不時都會提醒小朋友,要思考一下事件的本質。例如他們經常到youtube看片,或到facebook看post,大量吸取資訊,他會提醒一下,如何思考一個有系統的方法去判斷資訊的真偽呢?
他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他兒子小五時在學校討論一個命題,澳洲有研究指每天打機2小時以上的學生成績比少打機的學生好得多,學生就開始討論,如打機能讓學生腦筋靈活呢?
因為這個研究的結果,兒子回家告訴媽媽,平日應該讓他多打機。鍛鍊Critical thinking的話就要思考一下,「打機多寡」與「學生成績」這兩件事放在一起,是否有因果關係呢?其中一個可能性或者是叻的學生,讀書容易入腦,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有好成績,所以有更多時間打機。同樣的研究也出現於「運動多寡」與「財富多少」的結果。
需要知道真相,可能需要更多研究去證實,單以以上的資料,不能確認兩者的因果關係。若思考力不足,很容易被誤導了,因為有心人把數據整合,以他們希望引導你的方向來表達數字。
AC兄更感慨香港教育制度底下的學生有時太過勢利,他看過新聞指香港最多大學生畢業後想做的是iBank、專業人士等,明顯想搵錢。但美國及澳州畢業生則不同,最多畢業生反而會想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自己畢業後應該做什麼工作才會令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呢?這個問題,我覺得比起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更加高一個層次。
前前後後只是不足兩小時,實在充實非常,AC兄指從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其實,當日飯局時,大概只有十份一時間是我在說話的,哈哈。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18年3月7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有緣於標竿兄的新書分享會上認識一位年近五十的blog友,就叫她W小姐吧。當時覺得她聽到了價值投資時很醒神,似有很深啟發,學習態度亦十分積極。近日,她似悟出了另一種投資方法,是短炒美股,炒動量,完全不一樣的方向!她還斷斷續續錄了共超過一小時的說話留言PM我(fb會自動斬成每條留...
-
話說家中把魚缸放在窗邊,雖然上班前多會拉下窗簾以免陽光照射,但每隔兩三週都會長滿青苔,所以不時都會清洗一下魚缸。我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信用卡來「摑」魚缸的玻璃,然後換過濾棉,搞定後就開動過濾器,一般隔天整缸水就會變回清水,很少需要換水。
AC兄說CPU跟顯卡的分別說得簡單清楚,這真的是長知識了。
回覆刪除T
华人当ceo有,李开复(中国google),陈福阳(Hock E Tan)博通Broadcom的ceo。黄仁勋Nvidia ceo
回覆刪除我反而著眼教育部分,種什麼得什麼...
回覆刪除想當年我去中電申請做intern,申請表上面寫希望可以用科技同潔淨能源去令世界更美好,結果連面試機會都無。。。
回覆刪除長知識了! 有趣有趣,對教育見解也非常有見地! 我也認同外國教育思考模式比較全面,我自己也是不能背書的人,一定要親身經歷才加深印象 (例如地理的field trip)。
回覆刪除AC兄對GPU和CPU的分析十分專業!本人也是回流香港當工程師,也發覺分別很大。香港的管理模式不太着重個人思考, 決定大多數是由上而下來的. 沒有討論空間, 多做多錯小做小錯唔做唔錯. 有這些管理人才能培育出什麼的人出來,可想而知....
回覆刪除「有時他看見新入行的同事,看見他們的衝勁,就會特別發現自己態度上的轉變,對完美的追求沒有從前般執著,完到件事就算,寧願早點收工回家湊仔更好。」 <- 不能認同更多,也感觸良多。年輕同事還有心力通宵達旦去趕 Project 鑽 Formula ⋯ 有時作為上司真不知道應該鼓勵還是勸勉。
回覆刪除最後ㄧ句點美國澳洲學生思維與華人不同,這點感觸讓我在工作數十年後,才感受到不同思維出發點,造成多大的不同人生!
回覆刪除我都係人在外國以我係大公司未到十年經驗見識到:
回覆刪除印度人主後會帶好多印度人,但有冇關係就唔知,但未必個個打得
跟過兩個法國老細,佢唔要你唯命是從,你比意見佢仲開心,只會比個大方向你,做到佢想要就得,會以鼓勵方式令你完成件事同華人風格唔同
海思
That's the reason start-ups are created by young people, with drive and passion. Not from old folks with a family and burden.
回覆刪除首先,多謝止凡兄的文章,CPU & Graphic card 真的是長知識了~~~~~~~~~~~
回覆刪除接著,確實是現時港澳、甚至內地的學生都係過於勢利,但和以往比較,情況越來越嚴重,看來似乎不僅僅是和教育制度有重大關係,而且和家人及社會環境都影響不小,以至大部分人做任何事都以自己的利益出發~~~~~~~~~~~~~~~~~
其實我都好想知所謂掘礦 係掘D咩出黎?一堆數字?
回覆刪除睇你的問題就知你其實對掘礦係1無所知。應該無可能1句就解釋到。你應該去google 1下先。
刪除當然睇過... 自問知質所限...睇完都唔明....已脫離我能力圈的範圍
刪除一堆數字 ← 某程度上這種說法也不能說是錯誤,只是不夠準確,大大不夠準確。這顯然是一個問錯問題的標準例子,就像問AlphaGo是否一堆數字,基本上全部軟件都是,但是這個答案其實無法讓人明白AI如何戰勝人類第一棋手。
刪除至於脫離能力圈方面,正面態度應該是把能力圈擴寬,拓展至足以觸及疑問範疇的程度,而不是放棄疑問。
而且「掘礦」這問題,維基百科的答案已經很詳盡。如果還要再進一步瞭解其中運行原理,那就是專門知識,不是能在這裏三言兩語說清楚的。
利申:其實我都唔識,以上純屬口痕……
快餐人上
長知識了。以前1直不明白為何用Graphic Card,現在叮一聲明白晒
回覆刪除Nicky Tang
我覺得印度人的"用人唯親"藏有比想像中更高的智慧。
回覆刪除讀書其實只是最基本的教育,還有什麼地方比職場更能磨練個人能力?
這樣變相用公司錢去教育孩子,而且還有錢收,印度人真聰明。
謝謝止凡兄把內容分享,值得大家了解和思考!
回覆刪除可以說東南亞甚至亞洲國家教育制度偏向死記硬背,無法溶入這個教育體系的都被標榜失敗者.可是看看身邊的朋友,成績不怎麼好的都過得很好大部分都自己當老闆了.
當人到了一個階段後,會逐漸的無法適應行業快速節奏.這點在消費產品製造業尤其明顯.
有興趣可閱讀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對教育看法,可以google下(日本科學家大隅良&中村修)
回覆刪除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9/n8381599.htm
看畢AC兄提供的連結的文章。個人以為問題未必在考試制度身上,而是社會整體看待成績和選取人材的過程出現了問題。家長慣性以為好成績就是成功的保證,又或某些高薪高社會地位的行業,以成績作為取得專業資格的門檻,都鼓勵了大家為了求分數而讀書。這個框架對於社會運作的意義重大,在社會整體有足夠共識之前,不能說不夠好就換掉的。
刪除回應Investnovice Path: 可是看看身邊的朋友,成績不怎麼好的都過得很好大部分都自己當老闆了.
回覆刪除十幾年前接觸在美國接觸一位會計師(太太也是會計師)。三十歲前他們還清大學學費,四十歲前能買屋(要供二三十年)及生仔女。四十歲後開始壓倦會計工作,但沒勇氣離開高薪厚績,而且也未能確定60歲時能否退休。
反觀,他爸爸沒有中學畢業,但很喜歡裝修。由學徒至自己開公司,養大三子女,五十歳前退休。
他感慨學歷高並不能帶給他財自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更加困難去走出自己的安舒區 (comfort zone).
這激勵我去找財自方法。其實當中我得著並不只是金錢,而且更有成功感(prove my theory is correct)及與人分享(金錢及經驗)的快樂。
Professionals have too much to lose. Why risk it when one can live comfortably working a stable job. People with less education must risk it all just to survive. The either make it or break it.
刪除有無問佢對 cryptocurrency有咩睇法?
回覆刪除無直接問呀,下一次吧。
刪除AC 兄, 你係唔係通常投資於中小型科技股?因為大型科技股一年四季都請人。 另外你如何透過請人多少變化去估算EPS ?i.e. 一間公司招聘廣告比上
回覆刪除季度多出20percent 可以知道公司盈利應該有上升。但如何估算上升多少?會唔會有earning surprise?
RC兄,大中小型科技股都有投資,不過大型科技股movement估計只有+/-5%.
刪除不是用請人去計算ESP,只能估計比市場預期好或差。是用業績公佈後的新預期去估市價。
如果新預期多出20%,市價就算不是升2O%,都應該是接近20%.
謝分享!
回覆刪除「有時他看見新入行的同事,看見他們的衝勁,就會特別發現自己態度上的轉變,對完美的追求沒有從前般執著,完到件事就算,寧願早點收工回家湊仔更好。」
回覆刪除雖然也認同,但在還未財自的自己還是需要在工作上繼續努力,得到同事上司的認同,希望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所以現在繼續一邊努力打拼、不斷進修為了可以繼續有工作;另一邊努力學習投資、盡快財務自由為了可以不用為生活而繼續工作。所以同輩、後輩、總之是朋友的,我都會和他同一起努力工作,向他們學習,而如果投資上他們沒有想法,我都會向他們推介止凡者的第一本著作開始,會看的自己買來會追看,不看的會嘗試借給他們看,借了也不看的也幫不了他們。希望救得一個得一個,及多一個同伴、工作伙伴及同路人也好。
而以前很渴望想入ibank,一心追求的是科技與技術,現在人大了,的確會有點想法不同,但還是會不斷學習,會轉為學習工作上的business flow和社交經驗,而科技上則會繼續學習一些大趨勢,如現在自己剛開始學習Big data的Algorithm或基礎,而這和上文AC兄說的一樣,也會需要運用到一些如TensorFlow的工具(更進一步處理大企業Big Data的分佈式系統架構會是Hadoop等),以分配不同計算的任務到不同CPU及GPU上作同步運算,以加快運算大量數據模組的速度。
而工作方面,希望自己的心態可以保持學習的熱誠,不過在學習巨人的心態的旅途上,在進入財務自由的路途上,的確心態上慢慢改變,會以自己的時間為重,會多設想放在家人身上,放在增進自己的各方面知識上,及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上,還有就是情緒的控制上,總之就是向各Blog友的良好心態學習和練習,而在這Blog界裡,感覺這裡就是為自己打開了另一個學習階段的大門,而為我大開這扇大門的正是止凡兄呢。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