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當遇到預言家

還記得年初時,有外國組織預測香港有機會落雪,令全城嘩然,當時香港天文台回應指香港當時並沒有落雪的條件。結果,香港沒有落雪,但天氣比天文台預測的溫度還要低,山頂結冰了,我們都認為天文台失準。天文台也承認預測失準,解釋了預測失準的原因,其實天氣比預期低了三兩度,主因是天雨問題。




當時,不少人認為天文台被KO了,預測失準,外國組織更準繩。網民與傳媒開始翻舊帳,拿一連串的事件討論起來。例如過往天文台多次颱風預警不準確,應該掛風球的不掛,使大家冒著大風雨上班上學,不應該掛風球的時候卻掛風球,大家躲在家中時外面卻「一滴風」都沒有,重提一些過去大家較稔熟的事件,批評天文台的能力。

看了看那些討論,潛移默化,我們朋友之間也會有差不多的想法,在飯局中也會取笑一下天文台,當然說完便算,沒有下文。事實上,人到中年,難道明知山上結霜有危險,還會特意跑上去湊熱鬧,指望救護人員去保護自己嗎?新聞指天文台的預測準不準,山頂結冰不結冰,還是在戶內閒話家常好了。

記得翌日聽收音機,電台請了一位嘉賓,記不起那嘉賓的來頭,類似是一些民間監察組織,還是前天文台職員,這位嘉賓往日經常留意及批評香港天文台,但當有人提出是次事件時,他出奇地替天文台講說話,因為他不認為天文台的預測能力有問題。

這位嘉賓的解釋是十分科學的,他指預測不是一次半次的準確性,而是長期以來的平均數值,客觀的指標,應該記錄每一個事件的預測與真實的偏差,再以平均值去計算其準確度,若這樣計算出來的準確度很差的話,這才是值得批評的。而他指,香港天文台在天氣上的預測,絕大部份時間都非常準確。

預測天氣需要很高的科技,預測器材、電腦軟件及儀器,他直言,香港天文台對於預測天氣的儀器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而且長期以來的準確度也是非常高。因此,他過往多只會質疑天文台的應變能力,例如對於掛風球的訊息發放時間與字句之類,卻很少質疑天文台的預測能力,因此科學計算上,它這方面的能力絕對不俗。

很有趣,我們一般對待預測未來的人和事,多會把注意力集中於大事件之上,無論一個人猜對與猜錯多少次也好,猜錯時與事實的偏差是多少也好,只要他於一些世紀大事上說中或說錯,那就成為了人們對他的印象。

近期,用fb時留意到多了很多投資課程廣告,由於我曾經like過或瀏覽過一些投資理財相關的東西,所以這類廣告特別多會跳出來,能針對目標組群登出廣告,這是fb有效廣告能力的一種。有時我也會按進一些投資課程的廣告去看看,看到一些課程口號如幾多個月內賺幾多?又看到百多人一起做一些手勢或宣誓似的動作在合照,感覺不太良好,這些宣傳手法太誇張了吧。

近日,經常跳出來的一個,提到逢「7」必災,意指1987年、1997年、2007年總有股災發生,所以預言2017年應該出事,背後加點論述,如中國經濟放緩、美國加息、香港選特首等,遠因近因炒作一團,再加入週期、技術分析、見什麼線形,作一個「背水一戰」的預言,說中就英雄,說錯就狗熊。

這跟債王在金融海嘯時大手沽貨一樣,猜中了就天才,一夜成名,賭單邊贏了,勁賺數以億計的回報,成為「當紅炸子雞」。只可惜,及後債王每次接受傳媒訪問,所說的預言都錯到離譜。其實,這與挑戰天文台預測天氣的道理一樣,捉緊大眾對預測的心理,在鮮明的題目上大膽說出一隻「黑天鵝」,話題最緊要夠爆,人們就會印象深刻,非常受樂。

廣告出得這麼厲害,預言如此鮮明,若說錯了,真的要做狗熊嗎?其實要設一個好局,可以補充一些技巧,例如加上一個拍檔,瘋狂地預言2017年會大升,當然要好好設計其論述。另外,再加上另一個拍檔,瘋狂地預言2017年股市大體上會保持平穩,又把論述設計好,把好壞因素說成平衡恰當。結果出來之後,哪一位說中了,哪一位就可被塑造成教主,因為2017年預言成真,至少整個2018年也能好好「吸金」。

作為一般投資者,當聽到某某人話懂預測未來,所提出的致富方法異常利害,毫不需要「貼地」幹活而必能製造巨富,一定要加倍小心。對預測能力的量度準則又要有所認知,即一次半次黑天鵝大事件的命中只能說是精彩,而不是量度預測能力的考慮。能脫離大眾的一般見識,成功機會已大大增加。當然,最好的是能發展出不太需要預測未來的投資方法,慢富但必富吧。

這篇文章前文後理,本應很適合放於iM專欄,不過iM本身有不少預言家,這篇文章的內容似跟他們不太咬弦,供稿好像不太好,還是在這裡分享好了。

22 則留言:

  1. 情況就像馬經版一樣,個個欄貼的馬都不同,跑完第二天就把貼中的圈出來,吹噓他的的馬評家多麼犀利。嬴咗大雷大鼓,輸咗唔會解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正是這個現象,「心水清」者看見不少。

      刪除
  2. 但世界上有很多事物,只能夠observe 到一個現象,背後理論尚待確認。

    DT

    回覆刪除
    回覆
    1. DT兄在說一些頂尖科學的發現嗎?這常常聽到,現象先行,真正能解迷往往是若干年之後。

      刪除
  3. 今晨閱台灣電子報說:科技大躍進 未來十年「5產業」恐消失
    該報引用英國金融時報預測,未來5~10年,旅行社、小型零件製造商、汽車保險公司、金融顧問與修車廠等5項產業,將受到數位化與自動化浪潮衝擊,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27002136-260410
    當然,這種預測是比較靠譜的,不像股票市場裡那些使用什麼“牛眼”去預測未來一年走勢等荒謬!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10年,人類的生活被智能手機改變了很多,回想10年前,今天很多事情實在難以想像,未來10年如何實在不得而知。

      刪除
  4. “汽車保險公司”讓我直接就想起Benjamin Graham曾是大持股人的GEICO,後來被Warren Buffett的Berkshire Hathaway 旗下全資擁有的GEICO汽車保險公司(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mpany)。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呀,而今天巴菲特的旗艦也是做再保生意的。

      刪除
  5. "英國研究,中國製造,台灣報導,南韓起源,北韓宣布"既FD---XX預測...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用詞都似曾相識,哈哈。

      刪除
  6. 年尾又係要小心"預言家"既時間!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年頭年尾特別多,口號也越來越誇張。

      刪除
  7. 天文台的例子、正正就反映出消防救援的問題呢、真是經一事、長一智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時官僚制度,又的確需要出事才會改變的。

      刪除
  8. 匿名30.12.16

    其實我不太信任什麼預言 反正他們建基於什麼條件做推測也不清楚 沒有太多參考的價值 通常都是一笑以蔽之 面試未來總總的不確定性 我反而覺得當下的知識要吸收多點 以待將來出現重大變動時 能作出最合適自己的決策:)

    90後會計小嘍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樣的態度很正面,嘍囉兄加油。

      刪除
  9. 匿名2.1.17

    這裡有一個簡化了的說法:市場有效,錢的流向會造成回報均化,預測沒有必要。市場無效,沒人猜得準,預測沒有必要。但是我覺得一個投機投資同時存在的市場,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管短線長線,這個世界都註定有不確定性,而且跟所有社會科學一樣,消息有自我應驗的傾向。我不相信技術分析能讓所有人賺錢,但能理解為甚麼會有一堆人相信技術分析。去書局稍微看某些講技術分析的書籍,第一點聲明就是短線的自我應驗,我覺得那是合乎邏輯的,只是跟Graham講的一樣,所以玩這個遊戲賺錢的人很少。

    當人們在抱怨天文台的不準確,很可能已經認定了天文台平日也很準確,所以要求他們預測難以預測的事情。我天天預測市場會跌,跟我每次預測颱風吹正一樣,我總有一次會對,不過這種資訊一點用都沒有吧。

    新年快樂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可靠的投資,是能發展出一種猶如天文台平日預測天氣的方法,長時間一點一滴地幹活,大部份時間也準確,有時對於大事件出現一點點偏差,也能作好準備,更正再上路,這絕不是求猜中一次半次黑天鵝而做英雄的概念。

      刪除
    2. 匿名2.1.17

      話說,天文台的預測能力,九天已經是極限,所以我覺得有時要求能力以外的事情是不合理。天文台的預警工作其實是足夠應付危險的,人們的抱怨很可能是要返工呢,那是天氣以外的問題。

      另外,沒有天文台的能力,出門前也可以看看天上有沒有風起雲湧,然後帶把傘子,又或者冒著煙雨前行,多浪漫。

      T

      刪除
    3. 其實天文台的預測在大部份時間都是準確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到一些極端天氣而特別有印象時,就拿誤差三兩度來大造文章。散戶對預言家的預期也是一樣,細水長流式的正確操作,總不及猜中一次黑天鵝來得吸引。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