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星期四

用經濟學餵小朋友食飯

未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李根興的影片,當中不少極富誤樂性的。近日看了其中一條影片《諾貝爾獎知識分享 - 如何令人客啱feel》,講述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Richard Thaler的一些理論。




這理論利用一條問題引發思考:

假設你去了一個島,島上有一種病菌,有0.1%機會染病,若真的感染的話,一星期後就會死亡。如今有一種藥,吃了就會無事,你願花多少錢去買這種藥呢?

另一個情況,同樣有一個島,島上有一種病菌,有0.1%機會染病,若感染的話,同樣一星期後就會死亡。我向你付多少錢你才會去呢?

兩個情況,訪問了很多人,得到了統計結果。第一個的情況,平均願意付約1,000美元(994美元),而第二個情況,平均需要收到50,000美元(49,700美元)。

兩個情況所承受的風險其實是一樣的,但何解人們願付出或需收到的金額相差50倍之多呢?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的其中一些理論正解釋了這一點,這是Endowment effect(稟賦效應),人類行為不一定理性。

Endowment effect的解釋大概是,若本來未曾擁有的話,得不到的感覺不算什麼,但若本來擁有,後來被人取走,感覺會特別強烈。

這個效應對於日常生活都頗為重要,做銷售的可以應用。例如你向客人賣產品,標榜用了該產品會健康一些,這是加數,效果不夠強。若你指不用該產品的話健康會出現什麼問題,這是減數,效果將會強得多。

其實就類似情況做了很多不同研究,兩者一般相差3.28倍左右,而「島上病菌」那例子的結果相差達50倍之多,主因是那場景關係到生命,相差比例相對被放大了。

影片舉了另一個有趣例子,一個乞丐訓街,習以為常,他未必會有很大感覺。若你將這乞丐安排入豪宅,之後再要他訓街,他就會有很大感覺了。

做生意最高明的招數,別告訴客人買入產品後如果能從訓街變住豪宅,反而要告訴客人不買入產品的話,會從住豪宅變成訓街,後者的感覺比前者強烈得多。

其實於生活上亦有類似觀察,當你未有享受過奢華生活,沒有就沒有,感覺不大。但當你曾經享受過,又或者知道某人過著這些生活,有比較之後,感覺就不一樣。所以,財務自由與生活水平,人人不同,這與昔日的生活際遇有關。

曾聽過一些老闆,先帶下屬進花花世界,鼓勵下屬換車換樓,穿著名牌,出入什麼club之類。動機是要培養下屬成為高消費人士,對收入要求自然提高,亦緊張份工。因為這些老闆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下屬財務自由、無欲無求,會很難被控制,又不會太聽話。當見過花花世界,慣用知名品牌,要反轉頭,十分困難。

留意這條影片,源於一位朋友推介,他很興奮地告訴我,他把這個經濟理論應用於其兩歲多的兒子身上。話說朋友對兒子的進食一向很苦惱,磅數超低,但經常不肯進食,試下餓他,打打鬧鬧,軟硬兼施,試不到一個有效方法。

從前進食時,他會告訴兒子食完後會有什麼玩具,或者打罵,效果不好,兒子寧願不吃,也不要這些玩具。一天,朋友試試應用這經濟學智慧,試試先給兒子喜愛的玩具,讓他玩一陣,然後告訴他若不吃餐的話就會把玩具取走,試了好幾天,兒子的確更積極進食,因為他怕失去手中玩具。

朋友透過這個實驗證明這經濟學十分奏效,我聽起來覺得好好笑,亦覺他很有創意,哈哈。大家不妨觀察一下,自己或身邊朋友的行為如何符合這個經濟學理論。


42 則留言:

  1. 中國人好醒, 有一句叫做
    痛陳利害
    好多時, 都係害個PART 有說服力0既...

    回覆刪除
  2. 我女兒也是不肯進食,頭痛呢!
    看書是說要慢慢引導,不要強迫,她餓了就自然會食,不過就兩歲小孩罷。。。
    不過這方法很有創意,不知這樣做老婆大人會否批准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與小朋友鬥捉心理,很有趣。

      刪除
  3. 有點似魚蛋論-黃子華

    回覆刪除
    回覆
    1. 知道身邊有人比自己好就不快,這的確有點似魚蛋論。

      刪除
  4. 兒子不吃飯是因為不餓。😅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一般孩子的情況。

      刪除
  5. 一個宅男,從來未拍過拖,佢唔會覺得咩嘢;一旦佢拍過拖,之後失戀,就好容易跳樓。
    一個投資者,從未贏過大錢,唔會覺得咩嘢;一旦贏咗大錢後又輸返,都好容易跳樓或變病態賭徒。
    買咗一隻股,從未升過,你唔會覺得咩嘢;一旦大升後又打回原形,你會想死。
    ......例子不勝枚舉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種近乎阿媽係女人嘅常識,都可以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嗯,我真係識條鐵了...哈哈。

      刪除
    2. 假設之後,能夠透過統計實驗去得出兩者相差的比例,用科學數字量化心理,這個較為珍貴。

      刪除
  6. 老闆讀經濟出身,所以他有空時會把我當成學生一樣,說很多理論和生活例子。聽多了,我會覺得很有趣,因為覺得經濟學和心理學的關係原來是這麼密切,而人的行為也比我想像中微妙。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這樣的老闆很好,你應該學到很多。

      雲地兄好久沒有出現,近來好嗎?

      刪除
    2. 之前主要因為工作量突然大增的關係,潛水潛了好久好久……現在 settle 好了,所以回來探望大家 =]

      謝謝止凡兄的關心 ^^

      刪除
    3. 那以後要多寫blog交流了。

      刪除
  7. 另一個可能會出現的結局就是, 小朋友哭個不停, 停飽了就停止進食。

    回覆刪除
  8. 記憶中每次生病後總有幾星期勤於運動, 想找回健康身體。大概也是同一道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始終失去比獲得的感覺來得強烈。

      刪除
  9. 學倒野
    難怪英國佬咁大方, 送左支世上人人都希望得到的聞煮豉油比香港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的確不少人都感覺到這是一種政治手段。

      刪除
  10. 匿名26.10.18

    how about this?
    https://www.facebook.com/idapplenuk/videos/521142931698653/

    just kidding lol

    回覆刪除
  11. 想起每次看电影,戏中毒贩或赌场大佬都会对新手特别宽容和大方,因为等他们上瘾之后就变成了他们的俘虏了

    回覆刪除
  12. 匿名26.10.18

    我看到標題「用經濟學餵小朋友食飯」時,以為是經濟學當飯食,哈哈...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被標題引進來了,哈哈。

      刪除
  13. 心理學的確有趣,應用在經濟上也有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兩者合壁,效果不錯。

      刪除
  14. 心血來潮,想知道子凡計劃何時出下一本書,會講關於哪方面的心得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指香港版的著作嗎?書會出的,努力的話,希望下年書展前吧,內容方面就先保密一下,哈哈。

      刪除
    2. 好的, 我又潛返落水啦^^, 祝一紙風行

      刪除
    3. 潛水員?哈哈。。。

      刪除
  15. 止凡兄,島上細箘那個例子,兩種情況其實唔可比。第一個情況係用錢防範了0.1%會死的風險,買了保險之後100%唔會死。第二種情況係你點都有0.1%機會會死,即係有99.9%的機會唔會死。

    994美元係買保險保証100%生存率,49700美元係冒0.1%會死的機會賺錢,兩者所承受的風險,係差天共地,所以金額都反映左出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無直接睇過Richard Thaler點講,但好似片中所講的話,個例子係錯比了。

      刪除
    2. 機率一樣,而考慮情景不同,正是這實驗想研究的結果。

      刪除
  16. 兩個情況的Risk and reward不一樣,當中有asymmetric risk/reward的存在。前者risk係$994保險金,reward係生存,後者的risk係有機會死,reward係$49700。

    放在股票市場,類似的例子應該是期權。long put risk$6000,reward可以好大。但short put reward係$6,000的話,risk(大跌市時)係可以好大。

    Asymmetric risk,我都係睇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書先識,佢都有批評過Richard Thaler缺乏asymmetric risk的理解(其實係罵戰,哈哈),止凡兄有興趣可以上網睇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後者要收多50倍其實絕對理性,所以Richard Thaler的Endowment effect在他這個例子上是解釋錯了。

      刪除
    2. 謝謝,有時間也看看。

      刪除
  17. 做生意就係種入去果吓最難,事前要做大量評估。事成之後仲要留返隻紅心Dee,慎防有其他competitor出現。客戶因各種理由扭計要降價,降價後還能保持利潤。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有現金流也要注意,做生意可以很複雜。

      刪除

熱門文章